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内固定加植骨的方法治疗股骨远端缺损性粉碎骨折。方法从髂骨取一块整骨,或切取双段腓骨,嵌植入股骨远端松质骨缺损处与密质骨髓腔中,以内固定(用AO髁钢板或其他加压钢板)把股骨近、远端连同植骨一块固定。术后即将患肢于主架直立附架水平的托马氏架上,使膝关节曲成90°2周,此间应做轻微被动的伸膝活动。结果共股骨远端骨折20例,其中股骨髁间粉碎骨折12例,股骨髁上粉碎骨折8例。使用本法治疗,于1年左右有18例获植骨块成活,骨折愈合,膝关节保持了正常功能。2例因是枪击伤,术后感染,致手术失败。结论使用整块植骨的方法,这有利于术后的骨折部位稳定,静脉回流好,促进患肢消肿和膝关节的早期被动活动及最终功能的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胫骨近段解剖钢板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将68饲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胫骨近端解割钢板内目定,开窗撬拨恢复关节面平整,骨缺损处采用自体骨植骨固定.结果 随访12~36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评定标准,优良65例,可 1 例,差 2 例, 优良率 95.6%.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开窗撬拨恢复关节面平整加植骨解剖铜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腰后路椎间植骨中应用不同植骨材料的临床效果。依据植骨材料分为自体髂骨块组、同种异体骨组,分析2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情况、螺钉位置不良、内固定失败情况、融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丢失高度、椎间高度、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表明: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融合时间短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丢失高度少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植骨后,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椎间高度、JOA评分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ODI评分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对药物与医疗手段的依赖性评分均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积极感受、总体健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平均总分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满意度88.00%高于同种异体骨组64.00%(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支撑钢板结合空心加压螺钉治疗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单侧支撑钢板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对手术损伤情况内固定疗效及恢复情况探讨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随访,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效果佳,均未发生软组织并发症,关节恢复良好。结论单侧支撑钢板结合空心加压螺钉治疗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牢固、关节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  相似文献   

5.
张改成 《化工之友》2008,27(13):26-26
目的非扩髓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方法应用非扩髓髓内钉加骨折端植骨治疗67例胫骨中下段各型骨折。结果67例患者经8~2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在4~5个月,总优良率达94.1%。结论非扩髓、不加压、骨折端小切口,保护了胫骨的血运。骨折端植入自体松质骨,使骨断端搭桥,在支架上发生新骨的生成。采用局部封闭加理疗膝部疼痛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刘凯  张鸣 《化工之友》2007,26(24):19-19
目的评价微创植骨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对46例四肢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骨折不愈合24例,延迟愈合22例),采用微创手术内固定加自体骼骨植骨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于术后3~12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平均6.0个月。结论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操作简单、安全适用、牢固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采用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及骨不连发生,优良率达90.1%。结论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不同特点选择相适应的内固定方式,同时应争取早期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固定和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支架固定加对冲引流在肱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不愈合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肱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后并发感染、骨缺损、不愈合的患者,予以再次手术清创、拆除原内固定,装置对冲引流管以及外支架加压固定,并以两周到四周为间隔再次加压外支架固定器,直到骨折愈合。结果总结了1999年到2007年13例手术治疗结果,术后2~4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其中11例于4~8个月后得到骨折临床愈合,治愈率84.6%;另外2例术后6个月时无明显骨痂生长,且骨质疏松加重,予以再手术植骨内固定,1年后愈合。结论外支架加对冲引流在治疗肱骨骨折手术后骨感染并骨缺损、不愈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一期治愈感染,获得伤口愈合,而且持续加压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骨膜-骨瓣移植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经改良的Smith-Petersen入路,取旋髂深血管髂骨骨膜-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骨槽内,2~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23例。结果经1.5~5年随访,22例4个月~1年达到骨性愈合。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髋关节功能评价为优15例,良5例,可3例。结论带旋髂深血管髂骨膜-骨瓣移植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血供好,固定牢固,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和早期康复对临床疗效和功能影响。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2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掌侧刀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自体骨。术后早期全程规范功能康复,时间6~24周,平均l2周。结果 23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l1个月(4~2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周。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牢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通过系统康复,减少了因长期固定而导致的骨量丢失,避免腕关节的僵硬程度,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F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后入路开窗减压AF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2年。结果 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内固定本身未造成并发症,椎管内压迫去除,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块塌陷或丢失现象,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或断裂现象。治疗后后凸成角、椎管狭窄率恢复程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脊髓损伤按Franke[l1]分级,全部病例获得1~2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开窗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植骨方便等诸多优点,在脊柱内固定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粉碎性跟骨骨折给予一期植骨,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Marg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4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16.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32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1%。结论一期植骨,开放复位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均来源于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来我院的住院病人,在3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下,实施前路病灶清除、椎间大块自体髂骨/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进行抗痨治疗1年以上。结果治疗后经X射线及CT的复查结果显示:植骨完全骨性融合,无植骨块塌陷或骨吸收,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7.5个月,融合率100%。无残余病灶存在,椎管减压彻底,后凸畸形平均纠正47°,结果满意,治愈率达100%。结论 3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以及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彻底清除结核病灶,椎管减压彻底,脊柱后凸畸形得到矫正,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脊柱植骨完全融合,提高胸腰椎结核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后钛板适当塑形后螺钉内固定,部分植骨,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采用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价:优32例,良5例,优良率82.22%(37/45)。结论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完善术前准备,评价和证实神经血管情况,胫骨全长正侧X线片。采用小腿前外侧切口,暴露骨折端,骨折端尽可能少剥离骨膜,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取髌韧带正中长约4cm切口,经髂骨平台前1cm左右开口扩髓,成功后打入髓内针,远端锁2枚锁钉,倒打。结果26例患者3~7个月骨痂通过骨折线并可完全负重,1例由静力固定改为动力骨折愈合,1例10个月无生长趋势,行Ⅱ期植骨;1例软组织感染皮肤坏死,经扩创引流Ⅱ期植皮手术愈合。结论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立行带髓内针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具有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下肢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应作为胫腓骨折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本组100例,平均36岁(10~55)岁。其中头下型20例,经颈型48例,基底型32例。均采取早期闭合复位有限切开,3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制动12周,平均随访2年。结果其中2例复位不理想,2周后经切开复位固定并植骨后骨折愈合,3例骨折不愈合,5例股骨头坏死。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早期复位牢固固定,力求解剖复位。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在达到治疗原则的同时,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手术后不要过早负重,有利于降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8例足跟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6~24个月。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其中优15例,良10,可为3例,总体优良率为89.2%。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本组40例,平均35.2岁(16~55岁)。其中头下型11例,经颈型14例,基底型15例。均采取早期闭合复位有限切开,3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制动12周,平均随访2年8个月。结果其中1例复位不理想,2周后经切开复位固定并植骨后骨折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早期复位牢固固定,力求解剖复位。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在达到治疗原则的同时,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手术后不要过早负重,有利于降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董权 《化工之友》2007,26(24):47-48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手术治疗28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板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者1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者12例,前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及后路半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术者3例。结果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术后致瘫,病例随诊0.5~2年,优良率85%以上,并对其手术治疗提出了术前术后的护理。结论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手术风险大因此术前、术后必须进行充分准备,掌握手术的常规护理及特殊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颈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植骨于术后3个月均获骨性融合,骨折、脱位全部减压彻底、复位满意。无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钉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时Frankel分级好转率分别为55.0%和80.0%,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分别为0.625级和0.975级,分别有2例和3例恢复正常。结论采用经颈前路手术减压、椎骨、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颈髓损伤,颈髓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