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混凝土》2016,(8)
研究了水胶比和成型工艺对道路用无砂透水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振动时间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而透水系数却不断下降;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抗压强度不断提高,而透水系数却不断减小。水胶比、振动时间以及成型压力分别为0.31、10 s与2.5 MPa时,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佳。在最优参数下,可制备出满足轻型道路对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要求的透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利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及再生微粉,采用静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再生混凝土免烧砖,以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为优化指标,分别对制砖成型工艺与养护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免烧砖的强度随着成型压力和蒸汽养护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再生混凝土免烧砖的强度随着压制速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最佳成型压力为15 MPa、压制速度为0.6 mm/s、蒸汽养护温度为80℃、养护时间为16 h。在此生产条件下,再生混凝土免烧砖的28 d抗压强度为12.1 MPa。  相似文献   

3.
以再生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成型方法和施工参数,研究保证再生骨料配制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和强度的最佳施工方式和成型参数。结果表明插捣成型法可以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透水性能。采用压力成型方式时也可获得较好效果,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透水性能不断减小,本试验中最佳成型压力约为1MPa。采用振动成型方法时,随着振动时间的增加,抗压强度不断增大,但其透水性能不断降低,本试验中最佳振动时间为8s。  相似文献   

4.
成型工艺对透水性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在不同集灰比、水灰比的条件下,实验研究了透水性混凝土的成型压力和振动时间对力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型压力为2.5MPa下压制成型或振动成型的振动时间为10s时,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设计出抗压强度为C25的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文章用石子、石粉、天然砂、水泥等材料研究了砂率、水灰比、养护条件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宜的砂率可提高干硬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砂率为2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干硬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干硬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实验振动压力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振动压力较大时,能够改变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提高抗压强度。养护条件的变化能够影响抗压强度,标准养护条件比湿养和室内养护对干硬性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比研究了在试验室内压振成型条件下,骨料粒径、水泥强度等级、用水量、水胶比、砂率对联锁块混凝土各方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骨料粒径与较高的水泥强度等级能够改善和提高联锁块混凝土的成型表观质量与早期强度;改进VC值能够更加定量地表征联锁块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并与用水量呈负相关;随着水胶比的增大,硬化后的联锁块混凝土强度有规律地降低;砂率的适当提高对联锁块混凝土改进VC值与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但会明显改善联锁块混凝土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芯模振动成型高强混凝土排水管的可行性,结合实际生产经验,确定了C70混凝土配合比和芯模振动成型参数,试制了6根公称内径为1 500 m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在覆盖淋水和自然养护条件下,分别测试了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块和管体芯样强度。结果表明:芯模振动工艺在满足质量控制要求情况下,可以成型高强混凝土的排水管;覆盖淋水养护较自然养护更有利于管体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以脱硫石膏为原料,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石膏试块,研究了在不同成型压力、成型温度和成型时间条件下脱硫石膏试块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分布特性,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压脱硫石膏试块的质量损失率整体上随成型压力、成型温度和成型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试块的抗压强度随成型压力、成型温度和成型时间的增大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XRD和SEM分析表明,成型温度升高,试块中的二水石膏先转化为半水石膏后转化为无水石膏,相应出现棒柱状晶体转化为致密型纤维状晶体和多孔疏松型纤维状晶体。正交试验表明,成型温度是影响脱硫石膏试块强度的主要因素;当成型温度为120℃、成型压力为20 MPa、成型时间为30 min时,脱硫石膏试块的抗压强度可达43.9 MPa。  相似文献   

9.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和养护工艺是影响硬化后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介绍了采用不同的搅拌工艺、成型方法和养护方式制备、养护透水混凝土,并研究搅拌工艺、成型方法和养护方式对透水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均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养护方式的不同对透水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不易同时满足的问题,通过对碎石混凝土试块制备中不同的投料、成型、养护工艺进行对比,探讨透水性、抗压强度均满足路面铺设要求的混凝土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净石裹浆的拌合工艺,配合击实法成型,使试块密度达到1.96~2.07 g/cm~3,经标准蒸汽养护28 d后可使试块透水系数达到3 mm/s以上,抗压强度达到20~22 MPa,满足一般交通路面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快硬早强的绿色建材,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根据试块加压成型需要,在塑料试模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干硬性混凝土试块套筒加压成型装置。利用该装置完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干硬性再生混凝土制备研究。结果表明,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当水温为(25±3)℃时,水中养护优于标准养护,可使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12.
不同成型方法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4种成型方法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振动时间和成型压力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透水系数则逐渐降低;插捣成型法可以使透水混凝土获得较高的透水系数但抗压强度较低;振压成型法可以使透水混凝土获得较优的抗压强度及透水性能;压力成型法和振压成型法可以作为透水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  相似文献   

13.
1砌块成型机的振动技术简介1.1振动成型工艺理论砌块成型机依靠振动与压力使模箱中的混凝土拌料成型及密实,因此振动参数的选择对砌块性能至关重要。振动参数包括振动频率、振幅及振动加速度等。从混凝土振动工艺学看,对于不同的被振物料,其最佳的振动频率及振幅都是不同的。振动频率应尽可能接近物料中骨料的固  相似文献   

14.
对盾构管片钢渣混凝土蒸养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胶比及钢渣粉、粉煤灰及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对蒸养后钢渣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养护方式、蒸养工艺对钢渣混凝土拆模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对蒸汽养护制度下早期强度影响较大,对标准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影响小;钢渣粉、粉煤灰及矿渣粉掺入总量为20%时,其拆模强度比其他掺量高,出于经济性及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考虑,可选强度差距不大的25%掺量;采用试件成型后静养时间2h,然后以15℃/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恒温4h后以15℃/h的降温速率降至室温的蒸养工艺能得到较高的拆模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粉煤灰掺量与混凝土抗渗性能之间的关系,文中开展了粉煤灰掺量及养护龄期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渗水高度、渗水压力以及氯离子渗透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渗水高度及抗氯离子渗透系数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渗水压力及孔隙率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粉煤灰掺量为25%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渗水压力、渗水高度及抗氯离子渗透系数均达到最佳。所有类型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渗水压力、渗水高度及抗氯离子渗透系数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强,早期性能的变化速率远远超过后期性能的变化速率。  相似文献   

16.
由于矿物质粉体和减水剂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而自密实混凝土的出现则改变了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生产技术及工艺,将超高性能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结合研发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生产的C80混凝土预应力管桩经12h脱模混凝土抗压强度45MPa,可承受张拉预应力,3d养护后抗压强度达90~95MPa;采用免蒸养、免蒸压的"双免"工艺达到了节能目的。通过泵送浇筑、自密实成型生产排水管改变了振动、离心辊压的生产技术,给混凝土技术带来了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配材料组成及工艺参数控制,研究振动压制成型工艺下生土砌块的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外界压实能量直接影响生土砌块力学性能,压制压力越大,其力学性能提高越明显。振动时间延长有利于生土砌块的早期力学性能,对其后期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水泥掺量由5%增加到15%,生土砌块28d抗压强度由4.02MPa增加到6.65MPa。综上考量,本试验条件下建议砌块的水泥掺量为15%,适宜水固比为0.12~0.13,压制压力为8~10MPa,振动时间为15.5~17.7s。  相似文献   

18.
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生产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和排水管芯模振动成型工艺这二项新技术在国内的使用量有了较大的增加,文章介绍了在国内首次开展芯模振动成型工艺用于生产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的研究情况,并就芯模振动成型工艺生产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入模温度和引气剂掺量对负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在持续-5℃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不同引气剂掺量(0、0.05%、0.10%、0.20%)的混凝土在不同入模温度(5、10、15、20℃)下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低负温环境会抑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相比于标准养护,负温养护明显降低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加了达到预定设计抗压强度的龄期。(2)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均有影响:相同龄期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均越好。(3)相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而抗氯离子渗透性先增大后减小,引气剂掺量为0.05%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2014,(1)
为阐明不同成型压力下粉煤灰微珠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分别研究了不同成型压力、起始施压时间及不同养护方式等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压汞、SEM研究了产物的孔隙率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RPC成型过程中施加微小压力能显著提高RPC凝胶产物密实度和基体-骨料界面黏结程度,进而大幅提高其抗压强度。起始施压时间宜为RPC初凝前1~2 h,过早或过晚施压均不利于RPC抗压强度的发展。高温养护可大幅提高RPC的抗压强度,但会削弱成型压力对RPC抗压强度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