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中列举了几种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机理的经典理论假说,对混凝土试块开展冻融循环次数分别为25、50和75次的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并且对每组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混凝土试块进行表面裂纹观察,分析推断混凝土试块冻融循环损伤机理.对冻融循环试验条件下的试块开展静力强度试验,对其破坏特征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混凝土试块快速冻融循环试验... 相似文献
3.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6,(6)
对普通素混凝土、掺加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进行了快速冻融循环试验,经过对试件进行强度测试,分析研究了冻融循环后掺加不同纤维的混凝土的力学损伤规律,依据损伤破坏的相关理论,对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以动弹性模量来定义损伤变量,依据试验数据对损伤演变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加纤维有助于减小冻融循环对试件动弹性模量的影响,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掺加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损失远小于普通素混凝土,尤其是抗弯拉强度大大提高;结合试验数据对冻融损伤演变方程进行拟合,发现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演变模型有较高的拟合精度,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表征本试验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铺设完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接近20%-30%存在修补问题。为了不影响道路的使用与车辆的通行,修补完成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通车,因此要找到快速变硬但不速凝、耐久性良好、造价较低、生产与应用便捷的高性能路面快速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5.
6.
季冻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注入的压浆材料常经受冻融循环的作用,在浆液中加入乳化沥青、短切聚丙烯纤维和外加剂等能够提高其柔韧性和抗冻性,可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其配合比。 相似文献
7.
8.
文章通过大量的灌浆材料配合比试验,并借鉴国内灌浆材料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各种成分的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得出灌浆材料各种成分掺量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以福建安南水头镇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温度(-20,-30,-40,-50℃)条件冻融循环处理的岩样采用三轴压缩试验、三点弯曲试验、表观显微镜观测和微观电子显微镜扫描(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手段,分析冻融循环作用后岩石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微观损伤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高,冻结温度对花岗岩峰值强度的影响减弱;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花岗岩的抗拉强度损失率呈增大的趋势,花岗岩的黏聚力减小,而内摩擦角有增大的趋势;冻融循环次数相较冻融温度对其表观损伤的影响更大。由XRD和SEM试验分析可知:冻融循环前、后花岗岩试样的矿物成分基本没有变化,但微观结构变得疏松,表面形态粗糙,破坏面增多,表现为宏观上的花岗岩峰值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14.
15.
对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板底脱空分为"唧泥型脱空"和"结构型脱空",并指出两者之间的演化关系,对及时治理板底脱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采用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的混合体作为基材并掺入适量的外加剂,配制成两种型号的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具有凝结时间快、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持续增长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采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了水灰比、缓凝组分、减水促硬组分对修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法讨论修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长规律,总结出了修补混凝土1,2,4h的抗压强度经验公式;给出了配制1h设计强度为30MPa,2h设计强度为40MPa修补混凝土的水泥、缓凝组分和减水促硬组分的材料用量;讨论了修补混凝土的养护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