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琼 《江苏陶瓷》1994,(2):35-36
1.陶瓷敏感材料的特点在敏感技术领域中,使用陶瓷材料的敏感元件占有重要地位,从现有的品种和数量上看,比例相当大,从开发新材料、新器件这一角度来看潜力很大,这主要是因为陶瓷敏感材料具有以下特点:①陶瓷是用无机粉末作原材料,经过混合成形、烧成等工艺制成的一种材料。通过改变无机粉末的组成,可以制成性能不同的各种陶瓷敏感材料。其次。陶瓷材料的微结构一晶粒,晶界,气孔等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这些微结构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因此,不仅通过改变配方可以改变陶瓷的特性,而且控制工艺也可以改变陶瓷的特性,这就为满足各…  相似文献   

2.
郭皓  张涛  朱琦 《硅酸盐学报》2024,(3):1100-1116
稀土层状氢氧化物在保留无机层状化合物离子交换性、可插层性及可剥离性的基础上,拥有稀土离子独特的光、电、磁及催化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是近年来无机层状化合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稀土层状氢氧化物(LRHs)的研究发展历程,主要综述了LRHs的结构特性、可控合成和纳米片剥离,以及现阶段在透明陶瓷及薄膜制备中的应用,重点关注基于LRHs制备陶瓷材料技术的发展及优越性,总结了LRHs及其作为前驱体制备的功能陶瓷的结构及物化特性,展望了未来LRHs高效合成及结构设计的研究方向,为今后LRHs在更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武丽华  陈福 《陶瓷》2009,(7):14-17
陶瓷薄膜材料和薄膜技术的应用极其广泛,对高科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部有着重要影响.要全面概括极其困难,因此,只针对陶瓷薄膜的制备方法做以总结,并分析评述其发展前沿.  相似文献   

4.
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主要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压电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进程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指出了现代压电陶瓷材料正在向着复合化、薄膜化、无铅化及纳米化方向发展.应用前景广阔.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陶瓷是90年代人们所注目的功能材料和工程材料,是继金属塑料之后的第三大类的材料体系,常为多晶烧结体,也包括单晶,薄膜或纤维结构,本文介绍了日本高技术陶瓷的产业群,功能陶瓷技术,工程陶瓷技术以及它们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陶瓷材料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机电系统(MEMS)中应用到了许多种材料,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陶瓷材料。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MEMS研究中 的陶瓷材料的应用现状。着重分析了在MEMS中硅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以及作为薄膜材料的应用,此外,还介绍了其它 一些在MEMS中常见的陶瓷材料,如碳化硅、氮化硅、PZT压电陶瓷等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系列类钙钛矿 (A2 BO4 )型结构的陶瓷材料被发现 .这类材料在化学催化活性、导电性、超导性、抗铁磁性和气敏性等方面都有新特点 .本工作对类钙钛矿型材料之一La2 NiO4 陶瓷薄膜的无机盐 -溶胶 -凝胶 (ISG)法制备 ,结构和性能关系作了研究 .发现用ISG法制备的La2 NiO4 薄膜仍具有K2 NiF4 型四方结构 ,其化学计量比、晶粒和气孔大小等对气敏性有明显影响 .优选出的此种薄膜 ,在 40 0~ 80 0℃氧化气氛 ,其电阻温度系数≤ 7.2× 10 - 4/℃ ,对氧 -氢气灵敏度≥ 1.0× 10  相似文献   

8.
陶瓷材料作为材料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陶瓷材料是人类应用最早的材料之一。它是一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经过成型或高温烧结,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的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多相固体材料。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而被人一直关注。1工程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特点陶瓷是古老而又新型的材料,它是用天然或  相似文献   

9.
微孔陶瓷薄膜适应生物食品化学业需要,市场需求急剧升温。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国为了适应生物、化学、食品,环保等行业分离技术的发展要求,先后研制成功用于分离技术的微孔性薄膜型无机陶瓷材料。这种陶瓷薄膜耐高温、耐磨损、耐化学侵蚀,目前主要应用于显微过滤和超细过滤,如食品加工处理、药物制造、气体分离、石油化  相似文献   

10.
纳米陶瓷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冠发 《陶瓷》2002,(5):18-21
由于硬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质量轻和导热性好,陶瓷材料是现代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但其脆性大、韧性小而限制了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纳米材料及技术运用到陶瓷材料中极大地改善了它的应用性能。本文比较了传统陶瓷与纳米陶瓷的优缺点,介绍了纳米陶瓷材料材料的特性和种类,以及制备方法、应用和国内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主办单位: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定于2012年9月在南京市举办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会议组织委员会热忱欢迎国内从事先进陶瓷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学生踊跃参加本次会议。一.会议内容1.学术专题:1)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压电、铁电与介电、微波、光电陶瓷材料,薄膜与厚膜制备技术与科学,敏感及传感材料,陶瓷微粉制备与表面处理);2)结构陶瓷材料(超高温、非氧化物、氧化物陶瓷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耐磨、高温涂层材料,玻璃与非晶态材料,陶瓷微粉制备与表面处理);3)能源材料(固体电解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光伏电池相关陶瓷材料,储氢材料);  相似文献   

12.
《硅酸盐学报》2012,40(3):449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定于2012年9月在南京市举办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会议组织委员会热忱欢迎国内从事先进陶瓷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学生踊跃参加本次会议。一、会议内容1.学术专题(1)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压电、铁电与介电、微波、光电陶瓷材料,薄膜与厚膜制备技术与科学,敏感及传感材料,陶瓷微粉制备与表面处理);(2)结构陶瓷材料(超高温、非氧化物、氧化物陶瓷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耐磨、高温涂层材料,玻璃与非晶态材料,陶瓷微粉制备与表面处理);(3)能源材料(固体  相似文献   

13.
平面磁控溅射氧化锌(ZnO)薄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轴取向一致的氧化锌(ZnO)薄膜是一种良好的压电材料。采用平面磁控溅射是制备ZnO薄膜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为讨论溅射用靶体的掺杂、溅射功率和基片温度等问题,本实验溅射使用掺有2 ̄5wt%碳酸锂(Li2CO3)的烧结陶瓷靶;溅射功率600W左右;沉积薄膜基片温度300℃,并注意其他有关条件的调节,对获得的薄膜用XRD等方法评价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主办单位: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定于2012年9月在南京市举办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会议组织委员会热忱欢迎国内从事先进陶瓷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学生踊跃参加本次会议。一.会议内容1.术专题:1)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压电、铁电与介电、微波、光电陶瓷材料,薄膜与厚膜制备技术与科学,敏感及传感材料,陶瓷微粉制备与表面处理);2)结构陶瓷材料(超高温、非氧化物、氧化物陶瓷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耐磨、高温涂层材料,玻璃与非晶态材料,陶瓷微粉制备与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电介质陶瓷薄膜材料制备的储能电容器,具有充放电速率快、功率密度大以及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等优势,在脉冲激光武器、心脏起搏器等军事、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电介质电容器的储能密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如何提高其储能密度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此外,电介质储能陶瓷薄膜材料种类繁多、制备工艺复杂,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体系和制备工艺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电介质储能陶瓷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6种类型的材料,包括线性电介质、顺电材料、铁电材料、弛豫铁电材料、超顺电材料和反铁电材料。此外,进一步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提升电介质储能陶瓷薄膜材料储能性能的方法。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电介质储能陶瓷薄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3种方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体系,其中用加热还原法所得体系中Ag纳米粒子的尺寸较大(15nm),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较宽,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20nm;用室温硼氢化钠还原法得到的复合体系的吸收峰蓝移至409nm,且峰形较窄,Ag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8.7nm;低温NaBH4还原法所得体系吸收峰进一步蓝移至397nm,此时Ag纳米粒子粒径最小(3.5nm).将室温还原法所得Ag-PVA复合体系旋涂成膜,所得薄膜光滑、透明、均匀性好,该法适用于制备多层薄膜,以调控薄膜的厚度和光谱性质.将Ag-PVA复合体系与钛酸四丁酯(Ti(OnBu)4)的乙醇溶液交替旋涂得到Ag-PVA/TiO2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随着Ag-PVA层数的增加,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强度呈线性增加,但是TiO2层数的增加对吸收光谱没有明显影响.Ag-PVA/TriO2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将金属纳米粒子、有机高分子与无机半导体材料结合在一起,这种多层纳米结构在光电、催化功能薄膜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陶瓷晶界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峰 《佛山陶瓷》2003,13(7):34-35
1概述陶瓷通常是指由无机非金属原料经过配料、混料、成型、烧成等工艺而获得的一类材料。经过这些工艺所制得的陶瓷,其组织结构是由许多微晶聚集的多晶体构成,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晶粒之间的边界,我们把这些晶粒边界简称为晶界。陶瓷材料中这种晶界的存在,使其在材料性能上与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和无机单晶材料相比有着明显的特性。陶瓷的性能是由其结构中的晶粒和晶界共同决定的。以往人们普遍认为晶界是恶化陶瓷性能的构成物,但是随着陶瓷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晶界也是陶瓷的一大宝贵财富:受控晶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8月17-21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第五届国际陶瓷大会(5th Intemational Congress on Ceramics,ICC5)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与国际陶瓷联盟共同主办,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协办。大会将于2014年8月17日~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将进行新型加工技术,先进工程陶瓷及复合材料,电磁功能陶瓷,透明陶瓷与发光材料,薄膜与涂层等纳米陶瓷,能量转换与存储陶瓷以及陶瓷材料在环境能源、生物医药的应用等方面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9.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耐磨陶瓷部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耐磨结构陶瓷部件是高技术陶瓷材料应用的一个主要领域,传统的耐磨陶瓷部件多以氧化铝材料为主。本文对以工业级原料为主制得的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耐磨部件进行了研究,用该技术制得的耐磨陶瓷部件具有产品性能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并能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2009年10月13日~14日,中国硅酸盐学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功能陶瓷薄膜和涂层材料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功能陶瓷材料及其薄膜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以《硅酸盐学报》为平台促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