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冀南地区农村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较差,主要问题在于墙体保温能力有限,对农村住宅的墙体保温性能进行设计研究,基于实际调研的数据,构建农村住宅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对既有建筑墙体进行设计优化,量化不同材料结构对冀南地区农村住宅冬季采暖负荷的影响,为提高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热绝缘系数理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混凝土空心砌块住宅中,目前广泛使用的190mm厚单排孔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不能满足《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中对住宅建筑外墙保温隔热和建筑节能的要求。通过对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热绝缘系数的理论分析计算,为新型住宅墙体材料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围护结构三维导热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洪明  曾剑龙  简毅文  江亿 《建筑技术》2002,33(10):736-738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是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 ,围护结构失热量计算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室内的热环境 ,影响人的热舒适感觉。围护结构的确定首先应保证住宅结构的安全可靠 ,现有住宅的外围护结构并非由均匀的材料构成 ,如墙体与墙体交接处构造柱的设置 ,墙体与楼板、阳台、屋面连接处圈梁的设置 ,外墙与窗洞口分界处过梁的设置等。与主墙体相比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过梁的热导率较大 ,这样 ,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 ,极易形成热桥 ,在墙体内形成三维热传导。热桥能破坏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 ,加剧室内热量向室外的传递。…  相似文献   

4.
墙体的类型及构造做法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内蒙古地区大部分的农村住宅没有采取墙体保温措施,导致能耗增加,室内热环境差等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地区农村住宅外墙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模拟比较原住宅墙体与三种保温体系墙体温度场分布状况,最终确定外保温系统的墙体热稳定性更好;在满足规范要求传热系数值的条件下,比较10~80mm厚度的EPS保温层温度应力值,确定最佳外墙保温层厚度为70mm,为内蒙古地区农村住宅节能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夏热冬冷地区,对采用R.E-Ⅱ复合保温砂浆外保温系统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住宅进行冬季和夏季温度场监测,对其外保温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墙体的热工性能能够使住宅室内气温与墙体内表面温度较为稳定,改善室内的热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室内舒适度,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夏热冬冷地区对采用R.E复合保温砂浆外保温系统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复合墙体住宅冬季热工性能的监测,对其外保温墙体保温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说明该复合墙体的热工性能能够使住宅室内气温与墙体内表面温度较为稳定,改善室内热环境,有效提高室内舒适度,并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7.
严寒地区节能住宅在使用中出现了墙体结露、霉斑 ,抹灰龟裂 ,窗户保温性能差 ,热桥保温不当等问题 ,影响了节能住宅的环境质量 ,仅就这几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2021,13(3)
通过利用墙体传热计算软件 Ptemp,以寒冷地区天津市某混凝土装配式住宅项目为例,对墙体热工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同时,分析了结构性热桥对于装配式建筑墙体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和验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节约能源政策,扭转住宅建筑采暖能耗大、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改善住宅的保温效果,降低采暖能耗,在保证住宅使用功能和建筑质量并符合经济原则的条件下,研制并采用围护结构新的墙体材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第二阶段建筑节能50%的目标,更加深入地贯彻分户计量收费制度,严寒地区应大力推广既有住宅节能改造。针对严寒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外贴苯板的节能墙体,在静态热箱实验台上模拟室内、外环境的条件下,研究了改造墙体的热湿迁移和节能情况,为墙体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孟爽梅 《山西建筑》2008,34(1):251-252
指出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必要性,详细地介绍了外墙建筑节能技术,就唐山市旧房的节能措施以及投资和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使有关部门、投资企业和供热冷公司等明确投资和居住用户的经济协调关系,从而加快旧房建筑节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徐宁 《山西建筑》2010,36(24):251-252
概括了节能住宅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节能住宅对居民的好处以及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意义,通过对比各种保温方法的优缺点,突出了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越性,说明了建筑节能由居住建筑向公共建筑发展的趋势,从而真正实现所有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13.
从外部造型、内部空间、装饰艺术、民居风俗等方面对平遥民居特色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独特的建筑艺术特色,并指出平遥民居布局与造型丰富多样,细部华丽精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挡土墙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炜琴 《山西建筑》2010,36(21):104-105
介绍了挡土墙的类型,分析了山地建筑中挡土墙设计的重点问题,并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充分发挥挡土墙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保证山地建筑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常路彪 《山西建筑》2012,(33):207-208
针对目前现状,将建筑的各种能耗进行了列举说明,从系统的角度对建筑能耗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建筑节能的有关建议,统一规划各种能源的使用,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民居建筑形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刁晓峰 《山西建筑》2010,36(5):54-56
结合三峡库区实地考察以及对瓷器口古镇建筑的实地测绘,从美学要素和建筑形态两方面诠释了川东民居的特色,并且指出考察中发现的问题与不和谐因素,以期给库区新建筑的改良和修建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Energy and Buildings》1987,10(1):29-47
A theoretical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variations in convection coefficients on the storage of thermal energy in structural materials in the exterior envelope of buildings. Detailed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e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study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for simple geometries.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es, a thermal energy storage effectiveness parameter has been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changes in heating and cooling energy requirements of a single-zone building in respons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ass in its exterior walls. Calculations of the exterior wall effectiveness have been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ariations in convection coefficients at the interior surface of external envelope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dditional building parameters, such as internal loads, interior ai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ategy, and internal mass.To extent the results of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variable convection coefficients on heating and cooling energy requirements in real buildings, simulations of two prototyp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Mexico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performed using the building energy analysis computer program BLAST2.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 typical uninsulated Mexican residence is quite 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s in convection coefficients commonly occurring in buildings (a difference up to a factor of three over the range 0.5 ⩽ h ⩽ 10.0 W/m2K). Buildings energy consumption of a typical well-insulated U.S. residence is less sensitive to variations in convection coefficients, although for some climates the effects are still significant (up to a 40% increase over the range 0.5 ⩽ h ⩽ 10.0 W/m2K). Since the convection coefficients at interior building surfaces vary quite widely within this range, this work suggests that for some climates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s, improved characterization of convection coefficients is needed to permit reliable calculation of the energy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s incorporating large amounts of thermal mass.  相似文献   

18.
陈光 《建筑节能》2013,(12):98-100
建筑节能是事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命题。经济激励是建筑节能的合理选择。在对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建筑节能潜力、建筑节能效益进行分析基础上,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对建筑节能进行经济激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发达国家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成功实践,梳理出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的政策建议与展望,即合理定位、系统设计、动态改进。  相似文献   

19.
乔建霞 《山西建筑》2010,36(34):244-245
结合我国建筑能耗的特点,简单介绍了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涵义及区别,针对节能建筑造价管理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念、工作理念及内容,并提出了节能建筑周期造价管理的发展建议,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樊辉  王万江  陈兆辉 《山西建筑》2007,33(14):235-236
指出建筑节能的目标是减少采暖耗煤量,节煤量应由建筑物和供热系统共同承担,通过对耗热量指标进行的分析,得出建筑物和供热系统在节能50%中承担的节能比例,并指出第三步节能的重点是对建筑的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