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磊  许平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5(B12):29-32,8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次内力计算是教学与工程实践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阐述了次内力计算的基本概念,分析比较了几种常见的次内力计算方法,总结了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预应力作用会产生次内力,次内力的产生、计算同主内力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计算一直是教学与工程实践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阐述了次内力计算的基本概念,从计算方法、基本原理、计算路线和适用范围等四个方面比较了常见的预应力计算方法,同时对杆系有限元法计算次内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总结了一些教学体会.最后笔者通过一个简单的力学算例,对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复张拉和反复调整预应力杆的内力是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十分麻烦且费时费钱.为此提出了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将逐次增加预应力杆的预应力值作为未知数,通过结构力学方法,建立预应力准则方程式并求解之;然后计算每次预应力时各预应力杆的控制值、后张预应力对先张预应力杆的影响值,以及网架结构杆件内力和节点变位,直至最后一次预应力时,得到各预应力杆的最终设计内力值及网架结构的内力和变位.采用本文方法对文中算例的计算结果说明,预应力杆的内力值在预应力张拉全过程中无须调整,可一次性完成预应力施加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由于侧向约束对超静定结构中预压力的传递以及二次内力产生的影响,有侧向约束的框架梁或连续刚构桥的预应力次内力计算比无侧向约束的连续梁次内力计算更为复杂.文中提出一种计算思路,把预加力分解为侧向约束引起的作用在柱上的预压力损失及作用在梁上有效预压力,结合等效弹簧模型及简化结构计算侧向约束预压力损失引起的次内力,利用约束次弯矩法计算有效预压力引起的次内力,然后进行叠加计算总次内力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了有侧向约束对框架结构二次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影响随着梁柱刚度比减小而增大,忽略侧向约束预压力损失引起的附加二次内力影响是不合理也不安全的,文中方法能够满足工程实际中的精度要求,有助于预应力框架结构的设计和内力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结构的分析原理,对预应力构件进行力学研究,得到了预应力杆件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预应力所产生的次内力解析算式,可直接用于各种预应力杆件的次内力计算,力学概念清晰  相似文献   

6.
平板结构预应力等效结点荷载计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预应力平板结构计算模式,对于预应力效应的计算多采用等效荷载法的概念,不适宜进行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预应力束集中布置、有效预应力沿预应力束变化较大等情况下的内力分析计算,探求一种较好的预应力束作用分析模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预应力结构两阶段受力思想和有限元分析理论,针对预应力阶段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从混凝土体受力分析出发,运用虚功等效原理,推导了预应力束在预应力阶段所产生的等效结点荷载积分表达式,从而为平板结构预应力效应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求解思路。另外从预应力束受力分析出发,运用虚位移原理,并区分有粘结与无粘结情况,提出了另一种形式更为简洁的预应力等效结点荷载积分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改变主、次梁线刚度比和荷载大小等参数,采用简化手动计算方法与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结构中的次梁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进行弹性内力计算,得到两种计算方法的次梁内力误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主梁的挠度和对次梁的转动约束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误差随主次梁线刚度比及次梁所受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之比呈单调变化;某些截面误差超过5%,不可忽略,就此提出次梁内力局部调整系数表,使简化手工计算结果比较符合有限元软件分析的次梁内力值。  相似文献   

8.
索托结构中拉索预应力水平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预应力对索托桁架体系内力和挠度的影响,引入预应力水平概念,对单榀索托桁架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自由度耦合和变刚度弹簧单元来模拟索托节点,考虑预应力摩擦损失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预应力水平情况下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预应力水平下,结构体系变形和构件内力的变化规律,并给出预应力水平控制的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由度耦合和变刚度弹簧单元来模拟索托滑移节点的方法收敛性好,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精度的要求.索的预应力水平在0.4到0.6之间可对桁架挠度和杆件内力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使桁架与柔性拉索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9.
分析预应力张拉模式及等效荷载对框架结构的内力影响,非预应力筋的设计问题、预应力筋穿设及砼烧注阶段注意问题、工程施工中张拉控制方法及预应力损失施工计算分析,预应力的测试结果及张拉参数调整。高层结构预应力的理论计算与其 实际预应力建立值受力状态间有一定的偏差,只有结合测试搞好复杂部位预应力分析,才能搞好预应力施工技术控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梁-柱单元理论,建立预应力梁弦结构在预应力施加阶段的非线性平衡方程.采用平面模型,对预应力空间梁弦结构预应力施加结构形状及整体刚度变化进行了全过程分析。针对一工程实例,通过比较计算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为预应力空间梁弦结构的预应力计算和控制提供了一种较为精确的数值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现行的液压缸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一种精确计算法。该方法比较准确地考虑了缸体与活塞杆的实际受力状况,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液压缸工作的实际情况。这种计算方法已为我们所进行的液压缸稳定性试验结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12.
作者曾分析1000多根受剪破坏试件的试验结果,其中包括南京工学院的试验.作者建议了不同情况下构件的抗剪强度计算和受剪配筋的构造.本文仅介绍简支梁在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下的计算,但也论述了对预应力及轴向力的考虑.  相似文献   

13.
护坡板桩内力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等值梁法、弹性线法和弹性支点法,是工程中目前最常用的支护结构内力计算方法,并被用来对护坡桩进行内力分析.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有时彼此差别很大,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正是实际工程经济和安全的关键.在对三种方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弹性线法和等值梁法无法考虑桩的刚度、支撑点位移及被动土的抗力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仅适合一定刚度范围内的护坡桩的内力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的框架 -剪力墙结构相比 ,斜撑框架结构是一种受力更为合理、经济的结构体系 .分别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lgorFEAS和商用建筑结构分析设计程序TAT ,并应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和时程分析法 ,对斜撑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与计算程序得到的斜撑框架结构体系的自振特性相差较大 ,而结构的内力相差不大 ;目前的商用软件如TAT可适用于斜撑框架结构的工程设计 .  相似文献   

15.
高架桥横向地震反应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架桥双自由度体系横向地震反应的计算模型以及运动方程,利用解析方法及数值分析方法对城市高架桥结构横向地震反应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阻尼比、质量比、刚度比以及扰动频率等参数对桥墩振动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梁与桥墩的质量比对桥墩振动的影响较小,适当增加阻尼比及支座的刚度可以减小桥墩的振动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有限元方法计算网壳结构时的缺点与不足,采用结构分析QR法对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进行研究.根据QR法基本原理,导出了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新的刚度方程及其计算格式,利用样条节点位移参数可求出结构节点位移和杆端力.依据QR法的计算要点和有限元法流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了某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节点位移和内力,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的结构分析计算方法,可用于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及其他网壳结构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高聚物增塑体系混合自由能的计算方法 .方法 利用一种新的实验数据计算方法 ,并与 Flory-Huggins公式计算高聚物混合自由能结果比较 .结果 得到了化学位与浓度的关系 ,比较了现有的几种方法与理论计算结果误差 .结论 新方法计算高聚物增塑体系混合自由能其误差最低 .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受压构件徐变试验的结果,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内力变化,导出了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徐变后临界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制造误差时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轴承非线性油膜力模型及油膜力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综述了同轴度、粗糙度等制造误差以及流体温粘热效应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指出了考虑制造误差时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向及其研究意义,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用弹性理论分析了预应力砼连续梁次弯矩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对几种典型配筋方式提出查表计算方法,该方法方便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