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立鹏 《中国电梯》2006,17(5):55-56
电梯应急装置是电梯系统的选用配套装置,适用于电梯运行过程中供电系统突然停电,轿厢终止运行,乘客被困在电梯内,能迅速自动投入救援,驱动电梯运行到平层位置,打开轿门和厅门,放出乘客。它是近年来在电梯中逐渐普及的一种自动应急救援装置,在电梯招投标中也经常要求提供。但由于该类产品国家暂无统一标准,有时会因设计或使用的疏忽,使得该类产品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国家标准和检验规程对电梯应急装置检验都没有涉及,为了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笔者根据几年来对电梯应急装置检验的经验,提出电梯应急装置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2.
胡远全  刘芝兰 《中国电梯》2022,(5):51-53,56
介绍了电梯停电自动平层装置的作用,对几种不同型式的电梯停电自动平层装置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电梯停电自动平层装置的特性,提出了检验该装置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梯用超级电容器节能与应急平层供电装置。该装置可以将电梯重载下行或是轻载上行时产生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并在电动机处于电动工况时作为辅助电源与市电并行供电。这样既减少了电梯运行所需的电能损耗又降低了电动机工作温度.同时在停电时还能作为应急平层供电装置,驱动轿厢就近平层开门。  相似文献   

4.
介绍电梯用超级电容器节能装置的组成,给出其节能的基本原理以及本项目研究的关键技术和项目创新点。运用零电流谐振式DC-DC转换器以及动态均衡电路提高电能回收效率和延长超级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利用超级电容快速存储电能的特性实现电梯的安全运行与节能降耗。同时利用超级电容取代传统应急平层装置的蓄电池,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应急平层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电梯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梯这个用于楼宇内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它在立体交通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舒适和快捷的特性大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由电梯引发的人身伤亡事故依然屡见不鲜,事故原因,非一而足。电梯断电平层功能是为避免发生轿厢困人,或由此引发其他人身伤害事故所设置的一种预防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断电应急装置在目前来说是商家的卖点,使用方的摆设。  相似文献   

6.
列举了GB7588—2003对电梯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和再平层运行的条件要求;指出电梯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和再平层检查装置是电气安全装置;探讨了满足相关机械安全标准及电梯产品标准要求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和再平层检查装置的设计,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7.
何永胜  罗志群 《中国电梯》2007,18(21):17-20
为了避免停电时乘客受困,越来越多的电梯装上了停电应急救援装置。当前国家电梯的相关标准及检验规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关于电梯停电应急救援装置的要求,设计、安装人员没有相关的标准可以参考,检验人员也因没有相关的检验规程。检验人员实际检验时的要求各不同,造成操作上的困难,有的干脆就不检该部分,致使电梯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国内也出现过因停电应急救援装置使用不当而引起的电梯安全事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引言电梯安装完毕后,应对电梯的整机性能进行测试,以便综合检验电梯的安装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整机性能的检测一般包括平衡系数测定、限速器与安全钳动作可靠性试验、缓冲器的负荷试验和复位试验、层门闭锁及电气安全装置的检验、运行试验、超载试验、平层准确度检测、噪声的测定、报警装置的检验以及电源中断应急装置检验等内容。电梯平衡系数是保证电梯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电梯的某些整机性能指标,是在平衡状态下确定的。1台刚刚投入运行的电梯,在测定整机性能和控制功能之前,都是先测定其平衡系数。  相似文献   

9.
姜武 《中国电梯》2007,18(21):25-27
当前,因各种因素导致电梯供电中断,致使电梯停梯困人的问题日益凸现,当无机房电梯出现这种问题后似乎更显得麻烦。由于无机房电梯国家标准和检验规程没有正式颁布,电梯停电应急救援装置的国家标准还在起草阶段,在此我们应认真探讨怎样安全迅速地解救被困人员,以及无机房电梯停电应急救援设计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电梯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几种停电应急救援装置进行了分析,指出所存在的弊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湛宇 《中国电梯》2012,(9):65-66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第3.16项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问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PLC和变频器实现电梯常规控制的基础上,利用旋转编码器发出的脉;中信号构成位置反馈,实现电梯的精确位移控制。通过PLC程序设计实现楼层计数、换速信号、门区和平层信号的数字控制,取代井道位置检测装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平层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一、电梯新检规设定缓冲器标识的目的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与02版检规相比,本规则增加了关于对重侧缓冲器设置永久性标识的要求。我们认为之所以要设置此检验项目,主要是考虑到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大小,对于曳引电梯顶部空间尺寸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常国强  井德强 《中国电梯》2011,(9):48-49,52
普通电梯的平层信号采用位置控制原则,因此,只有当轿厢运行到平层感应器与平层感应板能够相互作用发出平层信号的位置时,电梯才能进入平层运行状态,直至停梯。而斜行电梯的开门采用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电梯因外部电网故障或电梯内部控制电路等故障将自动停止运行,停靠在井道某一位置,使乘客被困在电梯内,即所谓的“困梯”故障。解决“困梯”故障的办法,GB7588-2003第125.1条规定“电梯驱动主机应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以便借用平滑且无幅条的盘车手轮能将轿厢移到一个层站”。即发生“困梯”时,乘客必须等待救援人员来盘车施救,由于等待时间较长,这将可能引起乘客恐慌,乘客可能采取不正确的逃生方法,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各种电梯应急装置也就应运而生了,许多高档宾馆、写字楼和重要的机关办公大楼都另外配置了电梯应急电源,当乘客困梯时,电梯应急装置能立即自动投入应急救援,救出乘客。但该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安全可靠,目前国家对电梯应急装置还未制定出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而且也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因此目前电梯型式试验机构对该产品的型式试验的依据主要是按企业标准进行的,因此该装置的安全性就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电梯检规”)的附录A中关于缓冲器的检验内容与要求的第5款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越程距离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目前,在电梯制造行业中,对于控制屏的质量检验,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一是用电池灯检查接线的正确性和局部通电以试验继电器的动作性能;二是通过电梯模拟试验台,由控制屏控制曳引机工作,再通过链条带动平层器,模拟轿厢运行,以检验控制屏逻辑性能。前者方法简单、费时,而后者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电能消耗较多。我们应用微机技术,研制《微机控制电梯测试模拟装置》(以下简称装置),模拟轿厢在井道内动态运行位置,召唤、指令信号登记,达到检验控制屏的各项动态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陈新 《中国电梯》2004,15(20):48-49
近年来.一种称为停电应急平层装置的产品在为数不少的乘客电梯中被安装.其功能主要是当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发生断电后该系统自动启动使轿厢在就近层站停靠.层轿门开启.乘客即时安全疏散。作为电梯安全保护系统的补充.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保护装置。在功能上它起着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同时它又对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蔡志华 《中国电梯》2012,(19):34-36
1国家标准对电梯轿厢超载保护装置的规定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下文简称为《标准》)对超载保护装置有以下规定: 14.2.5.1在轿厢超载时,电梯上的一个装置应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电梯的曳引钢丝绳由于长度较长,其线径的变化对电梯的运行质量影响很大,当线径选择偏小时,易出现钢丝绳伸缩量加大的情况,会对电梯的平层精度及平层保持精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结合工程案例,对某高层建筑电梯运行阶段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找出电梯平层保持精度与钢丝绳线径变化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梯实际使用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坚儿 《中国电梯》2005,16(7):40-41
20世纪80年代末前我国生产的各类电梯,都是采用继电器作为中间过程和管理控制的,其起制动过程和平层施闸停靠时的舒适感较差、电气控制系统复杂,继电器数量多,造成电梯故障率高。为此国家有关电梯主管部门明文要求停止这类继电器控制电梯电气系统的生产。但就我国电梯使用状况而言,该类电梯目前在在用电梯中仍占有相当大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