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强 《建筑与文化》2009,(8):108-111
当代建筑规划设计需要现代创新方法,也需体现传统与现代间的文化和谐,延续人们所熟悉的传统空间内涵。现代设计通过对传统空间意向和建筑手法的提炼,对传统形式加以扬弃、吸收、辨析和转化,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和谐。只有根基于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内涵而又不囿于陈旧的建筑语汇,才能;隹确的诠释传统的建筑文化。在灌南苏州商贸城的设计创作中,借鉴、发展了传统空间布局形式,建筑体型组合和材料色彩,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及造型语言进行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阐述如何将传统建筑院落的空间布局、围合要素、构成形式使用现代居住空间代技术方式运用到现中。院落是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空间布局形式,代表着中国的传统居住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义医疗建筑的空间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龙 《建筑师》2006,(5):21-26,30
现代主义医疗建筑在传统医疗建筑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空间形态模式,包括大厅式、塔台式、巨型板块式、枝状空间、内廊式等空间形态,体现了现代建筑适合工业时代的医疗模式和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需要结合并改进现代空间布局的理念,创造出适合当代的新的医疗空间。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中宴饮场景的重现和解读,分类探讨传统宴饮中等级秩序与座次空间,以及宴饮发生场所在建筑群中的空间位置,以分析传统宴饮礼仪文化的空间对应关系,并将之与现代建筑中餐饮空间布局进行对比,以分析这种文化空间关系的现代流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1)
院落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空间布局形式,体现着传统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阐述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在现代居住空间中应用传统建筑院落空间的布局、构成形式、围合要素。  相似文献   

6.
聂蕊 《四川建筑》2006,26(Z1):51-52
院落空间布局是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达载体,探讨了当代院落空间设计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以及城市与院落的空间关系,并且从位置关系出发研究了将院落空间融入城市环境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沈璐 《建筑与环境》2011,(3):124-127
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本文在对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空间布局、形态构成和功能作用等4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民居庭院空间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志英  孙奕 《华中建筑》2010,28(3):153-156
文章从黔东南传统侗族村寨的选址因素、村寨空间形态的研究出发,分析传统侗族村寨的空间布局具有向心性、认同感、领域性和排他性的建筑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筑学引进,特别是现代建筑美学理念在道教建筑中的运用,道教建筑在传统空间布局的体系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从传统文化在现代道教建筑空间设计上的体现入手,再由线性空间、多层次复合空间、比例均衡空间这三个方面浅析现代设计手法在传统建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庭院空间的地域文化逐渐流失,很多承载着地域文化的建筑庭院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认为传统建筑无法与高效批量生产的现代竞争,传统建筑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化出来。中国传统建筑庭院孕育了两千年的华夏传统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对于传统建筑庭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从根本上认识和理解建筑庭院文化,从前辈们的设计中提取精髓加以分析和吸收,发展当代建筑庭院设计。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庭院空间的概念和庭院空间的本源问题,研究了传统庭院的三种类型空间布局及其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并详细分析了庭院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对中国传统庭院空间表达的研究在于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和体味传统庭院空间的文化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古村落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极富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和历史演变的踪迹,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模式。古村落的传统"空间观",无论是从物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建筑特征、规划布局,还是融于其中的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民俗及风水观念,与当代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和谐等新农村规划建设要求相适应。笔者认为研究和吸收借用古村落的空间布局手法,并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加以灵活应用,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延续传承,也是解决目前村庄空间乏味、建筑形式单调,千村一面等新村普遍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笔者通过对我国古村落空间布局研究,对淮河之滨的涟水县韩陈村进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传统空间观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陕北横山响水堡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当地传统建筑的构成因素与地域特点,选择响水堡的梁上、沟底、窑呱三个区域内的传统建筑,基于其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特点进行研究。文章把响水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分为:居住空间、信仰空间、防御空间,对应的建筑类型分别为:民居建筑、寺庙建筑、防御建筑,系统地研究响水堡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探讨村落与建筑今后的保护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果 《重庆建筑》2015,(1):17-19
堂屋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核心空间,这种核心地位不仅体现在空间布局上,更体现在精神依赖上。巴渝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复杂的地缘地貌、多元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传统民居建筑的个性、特性与多样性。笔者通过对大量巴渝传统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测绘,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探析了巴渝地区堂屋空间的核心地位体现方式。希望能以堂屋为载体,展示巴渝传统民居建筑技艺,弘扬巴渝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杨竹 《中华民居》2012,(6):202-203
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和实际工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重庆奉节白帝诗城开发建设的总体构思与空间布局,并街道空间、设计手法和建筑技术进行了探索;结合实际条件提取奉节当地的建筑空间特色,借鉴并运用这些地域设计语言;对现代建筑功能与传统空间尺度比例上的协调的探索;应用现代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反映地域建筑形态等,力求在延续当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同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6.
大研古城是国家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别具风貌的空间布局和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文章从聚落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和合院空间四个方面,分析古城空间形态与功能协调机制的演变,为古城未来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藏传统建筑特点很多,就其分布而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河谷平原分布,二、依山而建.西藏建筑在这两种分布方式下均呈现出自由生长的态势,一方面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精神有关,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西藏传统建筑在空间布局与立面造型上表现出灵活、不对称特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借鉴西藏传统建筑内部空间组织与外部形态特点,创造出符合藏式建筑空间神韵的建筑.  相似文献   

18.
郭璇 《华中建筑》2000,18(3):6-9
近代以后中国的剧场建筑基本上沿袭了与古代西方 脉相承的西方现代剧建筑形制在观戏台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剧观演空间则几乎被遗忘。文章意在透过中西方戏剧文化的进和交流这一层面,剖析和比较两传统观演场所的空间实质和文化内涵,为当代的观演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由建筑(空间)概念的形成,工程构筑逻辑与地域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予以论述,探讨如何运用现代的建筑技术手段来综合反映尊重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孙琦  刘刊 《山西建筑》2009,35(11):26-27
通过对中西方传统城市在空间形态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分析比较,指出中国传统空间布局的线性本质,并对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存在性,对线性空间的产生发展原因及其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价值进行了评价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