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广州市某安置房项目规划和建设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生产线,并根据拟接收项目的特点,制订该生产线的设计方案。该生产线通过应用干分类自动化筛分系统,对比纯人工分拣而言,能够实现建筑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分选,在分选完毕后,结合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再生产品的工艺要求,可实现高值化产品的生产,从而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改性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阶段废砖仍是我国建筑废弃物中的主要组分,利用再生废砖骨料可生产低标号混凝土及其制品。本文探讨了粉煤灰对再生废砖混凝土的改性效果,表明利用粉煤灰同时取代部分水泥和再生废砖骨料,将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强度、表观密度和表观质量,降低混凝土及其制品生产成本,这将会促进我国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建筑废弃物的来源及组成成分、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后,提出对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利用有利于拓宽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品种,提高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同时提出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建胡过程中的处理模式,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零外运",有利于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在提高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方面政府的政策引导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建筑废弃物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经过一定技术和工艺处理后再生利用,达到改善环境、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绿色可循环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建筑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理论,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建筑废弃物填料基本性质,并通过室外回填试验验证了建筑废弃物应用于场地回填的可行性,提出利用建筑废弃物在场地中回填再生利用。结果表明: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建筑废弃物在场地回填再生利用中,CBR强度高,水稳定好,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和废砖等主要无机硬质组分,通过资源化再生加工成为可用于生产混凝土砌块等产品的废混凝土再生原料、废砖再生原料或它们的混合物。本文介绍利用建筑废弃物的再生骨料和再生原料生产混凝土砌块的产品性能及其生产技术。研究表明,当利用废混凝土再生原料、废砖再生原料或它们的混合料生产混凝土砌块时,产品性能可满足现行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砖混建筑废弃物制作再生微粉,测试分析了再生微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粒度分布和强度活性,在此基础上,以再生微粉作为矿物掺合料,首先研究了再生微粉的掺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工作性的影响,然后系统试验研究了利用再生微粉为矿物掺合料制备的C30和C60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证明,建筑废弃物再生微粉可以作为矿物掺合料来制备常用各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包括C60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建筑垃圾作为产生量最大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困扰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尾矿是选矿作业的产物之一,也是固体废弃物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利用尾矿和再生骨料复合生产再生砖的工艺和方法,综合利用两种废弃物,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和废砖等主要无机硬质组分,通过资源化再生加工成废混凝土再生原料、废砖再生原料,以此为原料生产符合行业标准的发泡混凝土砌块。从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介绍了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生产发泡混凝土砌块的产品性能及其生产技术。研究表明,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利用率可达40%以上,且生产的B07级、B08级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可分别达到JC/T 1062—2007《泡沫混凝土砌块》规定的A3.5级、A5.0级,其他性能均能满足该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主要探讨利用建筑垃圾原料生产再生砖的工艺和配方,骨料级配和用水量对再生砖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熊文瑶  宋艳 《中州建设》2014,(11):64-65
四川省成都市今年探索出一条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可就地处理拆除后的建筑废弃物,其中95%将得到再次利用,制作成再生砖、混凝土、骨料等建筑材料,基本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11.
建筑废弃物再生工艺及在路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港,所有建筑废弃物必须统一回收、分离与利用。小于50 mm的物料主要用于填土(因为含泥量高);大于50 mm的物料经破碎后,可用于道路路基工程、制砖材料,甚至混凝土结构工程;分离出来的塑料板、纤维板、木屑、纸片等废弃物则必须进行掩埋。利用破碎粘土砖取代一定量的再生混凝土集料,可配制道路基层的混合料,其级配、强度(或CBR值)均满足道路基层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建筑垃圾成分复杂,其中泥土、织物、钢筋、木材、有机物等含量较高的特点,设计中结合原料成分及建设场地,设置了破碎前预处理+破碎后人工分拣+水力浮选+轻物质分离的工艺,以确保除净各种杂质。分拣出的废弃物分类放置、专门处理,把每种废弃物均转化成可利用的资源,设置了再生混凝土搅拌楼、再生制砖、再生水稳材料等产品链,实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再生制品的有机循环,可作为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外运、填埋和露天堆放等方式是我国建筑废弃物的主要处理手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的技术手段较单一、相关工程应用案例较少,使得建筑废弃物利用率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控制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依托广州南沙庆盛安置配套工程,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方式、工艺流程、应用场景、主要技术措施和再生骨料配比等展开探讨,旨在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密实保温砌块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为骨料、通过化学发泡工艺制成的一类实心发泡混凝土砌块,采用干表观密度为640~830 kg/m~3的发泡混凝土生产。研究了废混凝土再生原料、废砖再生原料用量对B07、B08密度等级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用量变化将引起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强度的显著变化。以抗压强度为基准,提出了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砌块的适宜配合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网上资料部分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不完全调查和归纳总结,分析了当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产业化现状,根据相应项目资金投入情况、建设周期、产品方案等信息,提出对于砖混建筑拆除产生的废旧黏土砖应尽量整砖回收利用,特别是对于资源匮乏的豫东平原等地区更应注意对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主研发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工艺,对城市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通过试验分析了再生粗骨料的物理性能,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探讨了各项性能变化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回收工艺有效改善了骨料质量,活化骨料性能,加工功效明显,制备出的再生粗骨料能够满足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要求,再生细骨料满足GB/T 25176—2010《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要求;当再生粗骨料的掺量不大于50%、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40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同配合比基准混凝土相近;通过增加外加剂掺量等措施,可以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满足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和泵送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2012年11月1日闭幕的青岛市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青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条例》,将报山东省人大批准后在2013年正式实施。该"条例"规定: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工程项目,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应当采购和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将为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生产混凝土路面砖、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简称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为骨料,通过化学发泡工艺制成的一类轻质多孔材料。本文研究了废混凝土再生原料、废砖再生原料及混合再生原料用量对B07、B08两个密度等级发泡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水泥用量时,用废混凝土再生原料或废砖再生原料逐渐替代天然粉细砂,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明显降低。因此,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可以替代天然粉细砂作为发泡混凝土的细骨料。固定水泥和粉细砂用量时,改变废混凝土再生原料和废砖再生原料的比例,随着废砖再生原料用量逐渐增加,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呈逐渐提高的趋势。并提出了B07、B08级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的合适配合比。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生产透水砖,节约水泥和天然骨料,减少能源消耗,使资源能够循环利用,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本文主要亮点是:①用再生细骨料替代天然砂,可有效节约天然骨料,并能够配制出较高强度等级的透水砖;②用再生粉体替代部分水泥,可有效节约水泥,再生粉体与水化合反应后也具有一定的强度;③养护方式采用太阳能,零碳技术、可有效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广州大桥扩宽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废弃物的"零排放"目标,展示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与管理新模式,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将建筑废弃物用于包括路基回填、路面基(垫)层、CFG桩等6个再生项目中,总计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30 000 m~3。实现项目施工现场资源的充分再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扩宽工程的"绿色施工",为广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