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纤维/环氧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补强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论述了碳纤维缠绕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主要特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壳体在实际应用中,影响壳体内压性能的因素,介绍了当前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壳体补强方面的主要工作和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对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已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复合材料以其质轻、比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和减震性能好等诸多优异特点,为实现轻量化的理想材料。本文综述了目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形式及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端电动车市场的进一步增加,给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带来新的机遇。蔚来ES6的后地板总成、座椅板总成、后地板横梁总成均采用了碳纤维材质,将碳纤维的应用带入量产阶段。作为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新生力量,吉林省华阳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汽车碳纤维部件的研发上也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其研发和供应的能  相似文献   

4.
正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我国制造业发展规划中着重解决的量大面广的先进基础材料和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其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应用广泛。我国虽然培养了一批碳纤维龙头企业,产业规模集群也逐步形成,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装备仍受制于人,必须科研单位和企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以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简述了国内外碳纤维生产企业概况,重点阐述了碳纤维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量轻、刚性大、易加工成形、抗冲击能力强、耐久性好、舒适性好等优点,应用于汽车中,是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碳纤维生产成本高,复合材料成形工艺周期长,组件尺寸大、质量不稳定、量产困难等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结合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讨论了其在新能源(风力发电、钻井采油和天然气储存)、汽车(外覆盖件、刹车片和涡轮增压)和航空航天(民用飞机、战略导弹)领域的最新应用。最后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燃油汽车车体自重每减少10%,汽车的燃油效率即可提高6%~8%,有实验数据证明,汽车每减少100 kg重量,行驶100 km可节省0.3~0.6 L油耗,二氧化碳排放相应减少约500 g。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轻量化的意义更加重大。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是新能源汽车减轻自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重量轻强度大,良好的吸能效果也是其重要的应用理由。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在航天航空及其他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是汽车、体育用品开发最好的材料之一。该文介绍了碳纤维主要产品种类、用途及应用形态、几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比较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体育休闲用品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发展,在我国占碳纤维总消费量的80%~90%是汽车体育用品。  相似文献   

9.
武京斌 《涂料工业》2021,51(4):12-16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插电式混动等)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至关重要,当电池模组出现故障时,为了最大程度保护车内乘员,需要对电池包进行防火隔热处理,以便给车内乘员预留充足的逃生时间。本文从防火涂料选择、涂层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参考涂装车间现有的涂料、密封胶性能等方面研究了电池包喷涂防火涂料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涂料、密封胶实验标准及性能检测方法与防火涂料的性能有一定的偏差,需要针对防火涂料的特殊性能制定新的标准及检测方法,并对防火涂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壳体装药爆炸威力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装药壳体材料对爆炸威力的影响,对不同壳体装药在空气和混凝土靶中的爆炸破坏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装药情况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相对D6A钢壳体装药的高.因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爆炸时不产生破片,所以对远距离目标不造成破坏,而D6A钢壳体装药爆炸时产生的破片对远距离目标具有一定的杀伤效应.从混凝土靶的爆炸破坏效应来看,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在阻抗匹配方面要比D6A钢壳体装药好,更利于爆炸冲击波的传播.在同样装药的情况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爆炸对靶体爆炸驱动有效能量大于D6A钢壳体装药.静爆试验证明了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复合材料壳体,特别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封头区域的应力集中,提高壳体的性能,对复合材料壳体封头进行补强是一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壳体封头补强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为研究对象,重点从试验研究、封头应力分析和封头补强的分析与优化三个方面介绍了封头补强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依托某全新开发的纯电动车型,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上车体结构设计及验证;根据原上车体设计的性能要求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和成型工艺特性进行结构设计,CAE分析验证,零部件及整车验证,成功试制碳纤维复合材料上车体并应用于整车。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经合理的结构设计更适合作为结构件在汽车领域中予以应用,并具有显著轻量化效果,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轿车领域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地板的研制,以金属白车身为设计依据确定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前地板的结构。分析确定了材料及成型工艺,研究了预成型体制作,设计出了多点注射快速RTM模具,并成功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热固性环氧复合材料前地板。产品经过刚度及模态测试,其结果满足汽车整车厂提出的技术要求,而且减重效果明显,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主受力结构件在汽车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整装车间内,披戴着大红花的奥新碳纤维新能源汽车,在众人注目中缓缓驶出下线口,这是我国首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新能源汽车——纯正的盐城"智"造。盐城是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应用城市。此次下线的是奥新e25紧凑型A级车,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量产汽车上首次采用全碳纤维材质乘客舱设计,融合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碳纤维轻量化车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应用领域现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主流加工工艺,重点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风电、体育休闲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了该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能减排是当前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使汽车轻量化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从材料、设计和成型工艺3个方面分析了其在国内汽车工业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发展建议,并展望了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日趋严格:一方面传统的燃油汽车将面临着百公里燃油耗的严苛要求;另一方面兴起的新能源汽车也将承受电池续航里程的挑战,二者均与汽车轻量化息息相关。因此,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十分迫切,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业界的重要发展趋势。材料的选择则是轻量化的关键,碳纤维具有优越的比强度、比刚度等性能,具有优异的轻量化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车身结构件上,其不仅能减轻车身重量,在行人保护与安全性方面也具有优势。因此,探讨电泳/高温涂装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影响,在汽车结构件轻量化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将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电泳/高温涂装的实验,研究复合材料对电泳池槽液的影响与电泳/高温涂装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探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结构件轻量化领域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汽车行业,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车身到发动机,碳纤维正在逐步取代金属材料,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性能。简要介绍了碳纤维的研发情况,例举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车身、压缩气罐、制动摩擦片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特点,简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航空航天、汽车、纤维加固、体育休闲用品、压力容器及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并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Cf/SiC)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作为特殊结构的功能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增强相碳纤维的发展,复合材料的基体复合技术,以及复合材料界面相的研究,并展望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