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详细介绍了云南省甚小天线地球站的应用情况和扩容计划,并根据近一年的应用实践,提出了的问题和现有系统无法克服的弱点,指出今后应以可承载综合业务的Ku频段卫星通信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闸明了地球站天线产生极化夹角的原理;导出了计算极化夹角的公式;给出了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地球站极化夹角值,供有关研制人员和操作人员调整地球站天线消除极化夹角影响之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为简化传统船载方位-俯仰两轴天线或者方位-俯仰-交叉三轴天线复杂的坐标变换,提出了一种方位-俯仰-横摇-纵摇四轴天线.该四轴天线已经成功应用在船载卫通天线,实践表明,实现了船载天线快速准确跟踪目标卫星,保证了卫星通信的稳定连续. 相似文献
6.
机载卫星通信天线极化轴的稳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主要针对机载卫星通信系统中,极化轴受机体姿态角扰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与仿真,为极化轴的稳定控制,系统实现“动中通”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机载卫星通信系统中,极化轴受机体姿态角扰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与仿真,为极化轴的稳定控制、系统实现“动中通”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简述了AsiaSatl号卫星(105.5°E)的情况,根据AsiaSat/EM/So**/Issue 01系列文件,介绍了地球站天线系统入亚洲卫星通信网的技术规范及配备的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本文介绍了基于软件无线电舰船通信系统的构建,并就该系统的基本思想和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讨论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卫星多波束天线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欧洲卫星多波束天线发展的新技术 ,对各种多波束反射面天线或阵列天线的反射面、馈源、波束成形网络、辐射贴片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应用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以其克服地形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良好能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在舰船移动时卫星天线跟踪系统的平台基准线会在方位、俯仰和横滚三个方向上发生偏移。为了解决舰船移动时稳定收发卫星信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8051F020的伺服系统。介绍了天线跟踪方式和硬件系统设计,最后实现稳定跟踪控制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船载伺服系统对于克服载体运动带来的干扰,实现在动载体上稳定收发卫星信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波束天线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外几种星载多波束天线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详细的应用实例,同时还侧重介绍了地球站多站束天线中所采用的几种天线型式及未来多波束天线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地面站的新型单臂平面螺旋天线,该天线采用圆柱螺旋激励同轴线馈电,可以形成倾斜的波束,通过改变圆柱螺旋的参数可以调整其输入阻抗以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用矩量法求解了天线的电流分布和三维辐射方向图以及增益轴比等参数,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很吻合.为了增强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以四元天线阵为例,研究了这种天线组成的天线阵的辐射特性,给出了天线阵的三维辐射方向图.计算结果表明,该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同样具有倾斜的波束指向,各天线单元的输入阻抗为接近50 Ω的纯电阻,增益比单个天线单元提高6.3 dB. 相似文献
20.
卫星固定站是指在特定站点的卫星通信地球站,通常是通过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进行卫星业务的通信。卫星固定站大多使用的是2.4 m-7.3 m静中通天线,早期的工程施工中大部分天线未安装自动控制系统,靠手动控制驱动电机进行对星。文章对Ku频段卫星固定站天线控制系统改造进行探讨,提出更好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