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巷道的地质情况、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支护理论和现场实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极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掘进过断层控制技术,以磁窑沟煤矿11102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极近距离过断层巷道失稳机理和控制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应力受断层构造应力改变是巷道失稳主要原因,补强支护后的控制方案比原控制方案控制效果提升,巷道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巷道的地质情况、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支护理论和现场实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4.
以回坡底煤矿11-103回采工作面顺槽巷道掘进为例展开研究,探讨了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支护成套技术。经过现场验证,锚杆支护可以很好满足掘进和回采需求,在保证支护安全的基础上,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与支护成本。  相似文献   

5.
云冈煤矿针对11-1#煤层开采对下覆煤层51116回风巷的破坏深度进行计算,根据不同层距制定针对性的支护方案.方案应用后对巷道围岩的实际移近量进行了监测,巷道顶底板以及两帮围岩的最大移近量均不超过100 mm,支护效果良好,巷道变形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煤》2017,(7):48-49
经过阳煤二矿多年的开采,很多巷道原岩应力破坏,为了掌握采空区下方巷道支护的稳定性,采用了工程类比法对比两种支护方案下巷道变形的位移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直径21.6 mm,长度6.3 m,每排5根的方案,支护强度大,巷道失修率低。  相似文献   

7.
《煤》2016,(10):50-51
传统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支护技术一般是选择架棚支护,这种支护技术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也增大了支护成本。从效果上看,架棚支护技术与文章研究的巷道支护技术存在明显的差距。鉴于此,文章主要以某一工程为背景,分析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支护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以及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孟庆妮 《煤炭工程》2020,52(5):63-66
以平煤六矿戊9-10-2231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巷道支护主要影响进行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采用“桁架锚索+锚网”支护方法对工作面巷道进行支护,以数值模拟为手段确定了支护基本参数。支护实践表明,通过该支护方法的应用,戊9-10-22310工作面巷道在掘进期间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不足1%,在回采期间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不足5%,支护效果较好,能够满足现场采掘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方巷道使用安全,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分析,并具体确定巷道支护方案.层间距大于5 m时采用锚杆、金属网、梯子梁以及锚索相结合支护方式;层间距小于5 m时,将锚索长度缩短至4.0 m并增加靠近上覆采空区煤柱侧巷帮锚杆数量,在巷道中部布置单体支柱等.现场应用表明,提出...  相似文献   

10.
孟庆妮 《煤炭工程》2009,52(5):63-66
以平煤六矿戊9-10-2231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巷道支护主要影响进行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采用“桁架锚索+锚网”支护方法对工作面巷道进行支护,以数值模拟为手段确定了支护基本参数。支护实践表明,通过该支护方法的应用,戊9-10-22310工作面巷道在掘进期间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不足1%,在回采期间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不足5%,支护效果较好,能够满足现场采掘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距离煤层上层煤为采空区及遗留30 m煤柱情况,以葫芦素煤矿2-1煤层及2-2煤层煤为研究背景,建立上层煤采空区及遗留煤柱受力的力学模型,分析了上层煤区段煤柱下岩层的应力分布状态,研究了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布置的合理错距。研究表明:保护层开采后实现充分卸压后,最佳内错距离应为80 m;从上覆遗留煤柱的影响范围来看,最佳内错距离为40~80 m;从对上层煤巷道的影响程度考虑,最佳内错距离宜大于80 m,当内错距离取160m时,下工作面开采对21101回风巷的影响最低,综合4种不同的角度,对影响范围取交集计算,最终确定22103首采工作面的最佳内错距离为80 m。  相似文献   

12.
浅埋近距离煤层煤柱下开采异常矿压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补连塔煤矿22307工作面过边界煤柱阶段发生的强动压灾害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浅埋近距离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边界煤柱下开采异常矿压显现发生机理。结果表明:浅埋近距离厚煤层开采时,下煤层工作面推进至进煤柱阶段发生强动压灾害,支架活柱下缩量达到1 000 mm;下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两层煤之间的关键层结构也不断的变化,重复采动阶段,两层煤之间存在一组亚关键层结构,进煤柱阶段,两层煤之间存在一组主关键层结构;进煤柱阶段,煤柱上方关键块的铰接结构发生反向回转运动,导致主关键层关键块上覆载荷增加,发生滑落失稳,引发强动压灾害,同时造成地表出现大的台阶下沉现象。  相似文献   

13.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时,下层煤回采巷道将受到上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本煤层相邻工作面动压的影响,针对孙家沟煤矿特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13311回风巷严重的冒顶、两帮内挤和底臌等变形破坏现象,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回采巷道失稳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3311回风巷变形失稳主要影响因素为迎邻近工作面回采动压掘进、巷道布置方式和巷道支护参数不合理。与上层煤回采巷道垂直布置、巷道支护强度低且迎采动掘进时,下层煤回采巷道容易失稳。为改善13313回风巷围岩稳定性,有效控制巷道变形,根据试验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及受力特征,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首先改进巷道布置方式,将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在采空区下,且应距离上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不小于20 m;其次增大护巷煤柱宽度,把区段护巷煤柱宽度增加到20 m以上,减少迎采动掘进动压的影响;最后,采用高预应力全锚索加强支护,提高锚杆锚固段的整体性及其承载能力。据此,在13313回风巷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并进行了巷道矿压观测,结果表明:经受相邻13311工作面回采动压影响后,区段煤柱整体完整,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锚索受力达到了250~300 kN,约为其破断力的50%,锚索受力增长平稳,较好地控制了巷道离层和围岩变形;13313回风巷顶底板移近量为400 mm左右,两帮移近量为300 mm左右,巷道围岩变形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但是,采用该种巷道布置方式,下层13号煤层13313工作面回采时,因工作面上方11号煤层区段煤柱集中应力的影响,对其顶板和煤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距离煤层群下层动压巷道的地质特点,以山西某矿回采巷为例,在原支护分析和效果评价基础上,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塑性破坏范围及支护改进措施进行研究。通过井下地质力学测试、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提出高预应力全断面锚索支护技术,并开发了高强度、大面积护表构件。井下实践表明,高预应力全断面锚索支护技术,能够解决近距离煤层群下层动压巷道支护难题,保证巷道安全。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传统垮落上行开采和充填上行开采覆岩移动机理,发现传统垮落上行开采一定层间距的煤层群将导致上位煤岩层结构破坏而无法正常回采,但一定充实率保障条件的充填上行开采可降低上位煤层的破坏程度。采用叠合梁极限破断理论与塑性区发育高度分析合理的充实率,提出充填上行开采可行性条件,得到充填上行开采的临界充实率。结果表明:对于木瓜矿地质条件,上位煤层(9~#煤)不发生破断时,下位煤层(10~#煤)充填开采的临界充实率为82.1%;下位煤层(10~#煤)开采时塑性区发育高度达到上位煤层(9~#煤)时,下位煤层(10~#煤)充填开采的临界充实率为70.4%,即木瓜矿实施充填上行开采9#煤层的临界充实率为82.1%。  相似文献   

16.
To solve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mining process of No.2 seam, the ascending stress-releasing mining method was adopted. Studying on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actual mining roadway in upper coal seams is the precondition of successful ascending mining. By using "device of leak measuring by blocking up double ends", it detected the height of overburden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originated from sub-coal seams mining. Thus it proved that the actual mining roadway of No.2 upper ascending seam was located in the smooth sagging zon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tress-releasing effect of sub-coal seams mining to upper coal seams by using RFPA software, it analyzed the stability of up-face coal seams and the reasonable location of starting cut in up-face coal seams. It also analyzed the reasonable gateway location in upper coal seams, which ensured the crossheading in upper coal seams out of the effect of sub-coal work face mining by using theory of underground pressure. Meanwhile, the reasonable pillars dimensions in upper coal seams by building the structure mechanics model of stope were researched. It can make the roadway driven along next goaf to be located in low stress zone, and be beneficial to keeping roads stable owing to less stress of surrounding rock. Finally, it test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ayout method of roads in upper coal seams by engineering field measurement in 3221 working face.  相似文献   

17.
昌盛煤矿设计的主斜井、副斜井及南翼回风斜井均需穿过老空区,鉴于对该矿老空区的实际了解,将采取加强支护强行穿越的方式,以保证井筒的正常使用和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四矿己15、己16-17极近距离煤层群的地质条件和己16-23090工作面与上覆己15-23110采空区、相邻己16-23070采空区、己15-23130生产工作面的空间关系,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已开采工作面和正在开采工作面的对下伏近距离煤层的采动应力分布及传递规律,从而明确了矿压显现规律,得出了将己16-23090运输巷的位置布置在距己15-23130回风巷35 m较为合理,为实现“一巷多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煤塔山煤矿极近距离采空区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顺槽掘进和回采期间的强动压现象,通过数据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验证,采用减小区段煤柱宽度、增大支架工作阻力、优化超前支护方式、水力致裂顶板等方法,弱化了围岩的强动压作用,有效控制顶板和巷道的变形,保证了矿井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20.
 以近距离煤层大倾角工作面采空区下开采为研究背景,针对煤壁片帮、顶板冒落及支架、运输机下滑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上覆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造成应力集中,采场二次采动破坏加剧了工作面煤岩体的变形,其整体强度降低,煤层倾角及底板破坏深度对支架及运输机下滑的影响比较大,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开采控制技术,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对类似条件下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