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8,25(1):85-86
一种从烯烃聚合物中脱除催化剂杂质的方法;用于烯烃聚合的组分和催化剂;制备烯烃低聚合催化剂的方法;茂金属配体、化合物及其催化剂,它们的合成及其用途;镁化合物、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和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烯烃聚合用聚合物载体Ziegler-Natta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可用于阳离子聚合的单体的衍生自二茂铁盐的催化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8,25(3):85-86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和使用该催化剂的聚合方法;用于烯烃聚合的酸性活化剂-载体和催化剂;强喷雾干燥的齐格勒-纳塔前催化剂及其聚合方法;茂金属催化剂催化水相聚合的方法;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用双组分催化体系及其聚合工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聚合物的负载型双(羟基芳基芳氧基)催化剂;强喷雾干燥齐格勒-纳塔前催化剂及其催化聚合方法;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8,25(2):85-86
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用于烯烃的聚合和/或共聚合反应包括铬和锆的催化剂;制备适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方法;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承载的铬聚合催化剂和使用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非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载体化研究的新进展。按照不同载体的分类,介绍了载体化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讨论并总结了载体化方法、聚合温度、助催化剂用量及种类、聚合压力等聚合条件对载体催化剂的催化烯烃聚合行为的影响,以及对所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熔点、形貌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专利     
纳米级连接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合物及其聚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使用新型双核茂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也提供了制备双核茂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和使用这些化合物来进行烯烃聚合和共聚合的方法。公开号CN 102875604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申请人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一种烯烃聚合用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的烯烃聚合用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主要由无机二氧化硅硅胶载体、烷基铵甲基聚苯乙烯氯化物、茂金属化合  相似文献   

6.
烯烃聚合反应茂金属催化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金属催化剂烯烃聚合技术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各种优质聚烯烃材料的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4,21(4):85-86
聚酰胺-聚烯烃阻燃组合物,复合型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用茂金属自由基聚合催化剂制备乙烯基单体聚合物的方法,新型茂金属钛化合物催化剂,改善茂金属PE加工性能的方法与设备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茂/单茂金属催化剂、二元胺前过渡金属催化剂、α-二亚胺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和水杨醛亚胺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配位活性聚合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各种催化剂催化烯烃配位活性聚合的实例和影响配位活性聚合的关键因素。这四种烯烃配位活性聚合催化剂中,茂/单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结果最成熟,但其他三种非茂体系的催化剂具有制备容易、催化烯烃配位活性聚合的条件温和、在实际应用中易实现的优势。此外,采用多重活性聚合的方法能解决配位活性聚合时催化剂利用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专利     
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的聚合物中除去催化剂的方法;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催化剂;乙烯聚合催化剂的用途;烯烃气相聚合的方法;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金属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高活性降冰片烯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中固体催化剂的方法;用于丙烯聚合的催化剂和使用该催化剂的丙烯聚合方法;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及烯烃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质子传导性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脂肪族聚碳酸酯聚合用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乙烯类聚合物微粒、含有官能团的乙烯类聚合物微粒及其制造用催化剂载体;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聚合烯烃的方法;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其制备和用途。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6):72-73
一种增强型全硫化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丙烯共聚物、聚丙烯组合物及其用途、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烯烃聚合催化剂,聚烯烃催化裂解制备氢气和碳纳米管,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颗粒及热塑性弹性体的制造方法,用于丙烯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专利     
[N^O]型双齿配体与锆金属配位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一种[N^O]型双齿配体与锆金属配位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表达式为ZrL_2Cl_2,其中L表示一种含有可与金属配位的N,O原子的配体。该催化剂不仅具有独特新颖的结构,催化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催化剂制备简单。该催化剂作为A,B组分配合,可用于催化乙烯聚合,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产品。公开号CN 101824109公开日2010年9月8日申请人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CGC催化剂、单茂催化剂、多核茂金属催化剂、桥联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催化极性烯类单体均聚合及极性烯类单体与非极性烯类单体共聚合的研究.茂金属催化剂催化极性烯类单体聚合的机理包括配位聚合机理与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采用茂金属催化体系可以制备极性烯类单体的均聚物及极性烯类单体与非极性烯类单体的共聚物.不仅拓宽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应用范围,而且可开发出具有新性能的极性聚烯烃树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5,22(5):83-84
烯烃聚合用过渡金属催化剂;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交换容量树脂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介孔分子筛负载的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于烯烃聚合的含层状硅酸盐的复合载体催化刺制备方法;复合载体催化剂制备PP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工业催化》2006,14(3):20-20
北欧化工(Borealis)和纳瓦伦(Novolen)公司签署了一项授权协议,允许Novolen的茂金属单点聚丙烯(PP)技术专利权向北欧化工开放。该协议允许北欧化工取得Novolen的茂金属PP专利制造单点聚合催化剂以生产北欧化工茂金属PP溶液。此外,双方还签署了合作开发协议,进一步开发用于PP聚合工艺中的茂金属单点聚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茂锆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考察了含锆的茂金属催化剂中催化乙烯反应条件优化研究,在最优条件下催化聚合反应所得的产物与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聚乙烯产品进行分析对比.对茂锆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反应条件研究表明,适宜的助催化剂[Al]与主催化剂[Cat]的摩尔比在1 500左右,适宜的主催化剂浓度在1.5×10-4 mol/L左右,最佳聚合温度60℃,此时催化剂的活性可达到106 gPE/(molCat·h).从物理性能、热性能、相对支化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析可知,制备出的负载茂锆金属催化剂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催化乙烯聚合所得的产物与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产品性质基本一致,符合产品的指标,支链分布均匀,分子量分布更窄.同时对茂锆金属催化剂主、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作用和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茂金属催化剂负载的活性中心的形成机制,详细阐述了几种载体的负载方法和特点,阐述了表面处理剂对烯烃聚合的影响,概括了茂金属负载化后的特点,并对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1):84-85
催化剂体系及其在聚合过程中的应用;硅铝酸盐负载的铁系后过渡金属乙烯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于乙烯和苯乙烯共聚合的催化剂;负载型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镍配合物催化剂;单核及多核苊二亚胺镍乙烯聚合催化剂;一种不饱和聚合物加氢后残余催化剂的分离方法;用于烯烃聚合的固态钛催化剂成分、烯烃聚合催化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化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高分子化的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在高压下对催化剂进行乙烯聚合的研究,这个茂金属催化剂进行乙烯聚合活性较高,活性可达107 gPE/molZr.h,并可控制聚合物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北京化工研究院合成了50余种新型茂金属化合物,在茂金属催化剂均相乙烯聚合的系统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载体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等因素与载体催化剂性能的关系,研制出性能优异的载体茂金属催化剂。采用载体茂金属催化剂进行了浆液法和气相法乙烯聚合中试研究,还进行了茂金属聚乙烯树脂的加工应用研究,树脂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专利     
一种烯烃聚合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烯烃聚合方法包括:将一种或多种烯烃与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接触。所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茂金属化合物和烷基铝氧烷;所述载体为棒状大孔介孔二氧化硅。由于所用催化剂中的茂金属化合物具有夹心结构,且环戊二烯基上具有取代基,其中,所述的棒状大孔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具有高度有序的孔结构、大孔径(11~12nm)和孔体积、良好的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大分子催化吸附性能,因此,具有较高的聚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