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初,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支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有地缘优势、文化优势、政治优势等,但在台湾产业向外转移的关键时期,福建省还未完全发挥优势.通过计算两地产业梯度系数判断三大产业的转移情况,从创新因素和产业集中因素分析福建省产业转移存在的劣势,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系数的影响因子,分析福建省在承接台湾产业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根据福建省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产业部门设置、创新经营理念和产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主流产业梯度理论来研究南通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分析了南通与台湾间存在区域间的梯度差,故能发生产业转移与承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通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动因、影响因素等,并进而提出了南通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崛起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势转换升级的有效方式。本文从区际产业转移的概念、转移动力、转移战略和路径以及转移效应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研究进行了综述。总体上,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概念研究趋于成熟,在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理机制、准入门槛,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区域发展战略,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较多的研究。未来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可将触角伸入企业或消费者群等微观层面,以及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联动效应等中观层次。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以东部地区为标志,我国紧紧抓住全球产业跨境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了数以十万计的现代化工厂,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了传统产业,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目前,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业已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资本运作、人才培育、产业配套等方面积累了明显优势。但同时,人工成本、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消失。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产业转移、产业梯度转移的基础理论出发,探讨了江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承接产业转移选择标准、过度优惠政策和承接主体错位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正确处理承接产业转移与建立江西自身产业体系的关系,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标准,合理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保证企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区域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关系的日益密切,产业集群转移这一新趋势是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将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产业集群转移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可靠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动向。基于此,对产业集群转移的内涵、动因、路径以及区域效应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浩与博士研究生郭力在2012年第2期的《城市问题》上发表题为《"双转移"趋势与城镇化模式转型》一文,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批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受到劳动力紧缺、生产成本高涨、国际市场萎缩等  相似文献   

8.
知识转移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本质和关键因素,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移方式决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不同模式。本文按照知识转移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主导下的技术转让与协作服务模式、显隐知识共同协作下的共建实体模式、隐性知识主导下的联盟一体化集成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进步》2008,(11):44-44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最近表示,就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纺织行业投资状况来看,中西部地区投资比重大、增速高,已出现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湖南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缺乏较强的集群竞争力。因此湖南如何利用有利时机,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优化湖南产业机构、快速提升湖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转移、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视角,分析珠三角产业转移动因和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湖南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推进武陵山片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武陵山片区承接产业转移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原则,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优势,采取科学规划、优化产业环境、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科学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从宏观与微观等不同的领域对产业转移机制进行了分析,综述国外学者的产业转移理论,旨在为我国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内陆地区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当前伴随着内地开始批量承接沿海加工贸易转移企业现象的出现,人们的争论已经从过去的“内地能否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转变到了现在的“如何促进内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目前面临的问题,从体制机制、承接模式、基础保障等方面,探讨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简称《转移目录》)。 《转移目录》着眼于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承接地之间盲目竞争、产业无序流动和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等问题,对于建设和完善尔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工业经济健康、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和合肥加入长三角,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特别是以合肥为中心和代表的皖江城市组团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合肥未来产业发展特征决定其具备了面向全国、全球的物流业发展需求。分析产业转移给合肥物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合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物流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技转术型,的加进之步我和国产经业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新特点,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再制造是当前的一种新型产业模式,这种产业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是我国鼓励发展的一种新型制造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工贸易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已经形成.面对广大中西部省份的激烈竞争,湖北省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当地劳务人员就业观念,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产业在结构调整背景下,正在逐步向东南亚以及我国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湖南地处中部,其制造业也正处于战略调整之中,如何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这一契机,顺利实现过渡,形成特色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承接战略规划、创建承接的良好基础条件、推行低碳经济模式、实施嵌入购买者与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的承接对策方面入手,对湖南制造业进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近年,随着纺织产业增速放缓,企业综合成本不断提高,我国纺织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高峰.本文尝试在产业转移的视角下,构建纺织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的纺织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我国各省直辖市纺织产业发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