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中频熔炼-铁模铸造-热轧-冷轧-热处理工艺,制备了Cu-Ag和Cu-Ag-Zr 2种合金。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Ag合金经优化工艺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276MPa和123MPa,延伸率和电导率分别为45.6%和91.1%;将微量Zr添加到Cu-Ag合金中,经优化工艺处理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加了33MPa和71MPa,延伸率和电导率分别为26.8%和85.3%。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CoCrFeMnNi-5%Mo高熵合金中第二相的分布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冷却方式对CoCrFeMnNi-5%Mo高熵合金进行热处理,研究了其在不同冷却方式下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铸态CoCrFeMnNi-5%Mo高熵合金为FCC单相组织,1 000℃/4h热处理后形成第二相σ相(MoCr相),其显微结构为FCC+σ相两相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CoCrFeMnNi-5%Mo高熵合金中σ相的相对量减少,σ相由晶内析出逐渐变为晶界析出,分布形态由晶内条状和晶界连续状转变为晶界处条状。热处理态CoCrFeMnNi-5%Mo高熵合金中形成的σ相具有第二相强化作用,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显著提高,塑性没有明显的降低,断裂为微孔聚集形成的韧窝型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淬火温度对核燃料包壳管Zr-4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分析了Zr-4合金的显微组织,通过对再结晶退火态的Zr-4合金进行不同温度淬火及回火热处理,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对试样进行室温环向拉伸试验,分析对比了试样的拉伸力学性能,并对拉伸后的试样进行断口扫描,分析断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包壳管Zr-4合金在980℃淬火后晶粒弦长为145.62μm,相比920℃、950℃的弦长增大,其抗拉强度为740MPa,屈服强度为649MPa.淬火后断口类型属解理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Fe-20.69Mn-4.93Si-8.15Cr-4.86Ni-0.14N合金的形状记忆特性.结果表明:Fe-Mn-Si-Gr—Ni形状记忆合金经过N合金化后,其形状恢复率得到明显的改善.预应变量为6.2%~9.4%时,经适当热处理后其形状恢复率可达到3.6%~4.2%;当预应变量较小时,热机循环训练对合金的形状恢复率影响不大,而当预应变量较大(ε=9.4%)时,二次热机循环训练后合金的形状恢复率最高,三次训练后合金的形状恢复率又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5.
将Nb-Ti-Al基低密度铌合金在不同的高温条件下进行热加工处理,并对合金涂层后的试样在1 300 ℃高温熔烧30 min,利用INSTRON4505型万能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热处理后试样的室温(25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бb、屈服强度б0.2和延伸率)、金相组织、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熔烧温度(t≥900 ℃)每升高100 ℃,抗拉强度下降9.23%,屈服强度下降9.11%,延伸率下降9.59%,晶粒度增大比例为21.43%,在熔烧温度高于1 200 ℃时试样仅测出抗拉强度值就断裂了,表现出铌合金试样随着熔烧温度梯度的升高,样品基材的力学性能下降,晶粒度和硬度不断增大,塑性和韧性不断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合金化、气孔率及气孔直径对GASAR多孔Cu-Cr合金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气孔率增加,多孔Cu和Cu-Cr合金的压缩性降低,屈服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降低,密实化初始应变值增大,压缩试样可承受的应力值减小,越容易发生塑性变形;Cr合金化可明显提高多孔Cu-Cr合金的压缩性能,与多孔Cu相比,多孔Cu-1.3Cr合金屈服强度值从13 MPa提高到32 MPa。多孔Cu-0.8Cr合金的压缩性能随气孔直径增加而降低,气孔直径增加,屈服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降低,对应应力值减小,越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7.
对热处理态下的镍铁基高温合金GH2107进行瞬时拉伸试验及持久试验,拉伸试验在室温和高温下进行,室温至高温的拉伸断口从沿晶断转向穿晶断,合金的屈服强度在700℃有明显的回升。将持久试验获得的数据构成LMP拉伸米勒曲线,可预测其持久寿命,在700℃200MPa下合金的寿命可达十万小时,优于同类别的其它合金。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晶体取向对Ni3Al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001]和[111]两种取向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在单晶棒横截面内[001]取向合金γ′相为立方形,[111]取向合金γ′相为三角形或六角形;[001]和[111]取向合金存在屈服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反常屈服现象;[001]与[111]取向合金均呈现明显加工硬化现象,两种取向合金的屈服强度峰值范围分别为600~800℃与400~600℃;两种取向合金均表现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9.
对Al-Cu-Mg-Ag新型耐热铝合金进行预时效+中温轧制变形+终时效的动态时效工艺处理,采用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结合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探究动态时效对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时效能够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速率,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合金的峰时效时间逐渐减小,峰值硬度逐渐增大。动态时效能够改变晶粒形貌,随着变形量的增大,晶粒的纵横比增大,位错数量增多,强化相数量增多尺寸减小,使得合金强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伸长率逐渐减小。变形量为50%合金的强度最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最大,分别为527.4 MPa和467.0 MPa,伸长率保持在较高值9.1%。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制备K435镍基铸造高温合金并通过热处理对该合金进行组织优化;系统研究温度对该合金拉伸性能及断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在900℃以下变化不大,900℃以上,二者急剧下降;而塑性在室温至800℃之间基本平稳,温度高于800℃塑性增加,但在900℃左右又出现一个低谷;合金的断裂方式在室温到800℃时为解理兼微孔聚集型的混合型断裂,温度高于800℃时,合金表现出微孔聚集沿晶型断裂,呈典型的韧性断裂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CuZnAl系合金去稳定化处理后,经马氏体状态长时间时效以及多次热循环时记忆特性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马氏体稳定化去除彻底的材料,在马氏体时效及热循环过程中记忆特性将基本保持不变,而去稳定化不彻底的材料,在马氏体时效过程中尚有再稳定化现象;在多次热循环过程中仅使A_s有所下降,而恢复率仍保持低值。  相似文献   

12.
NiTi形状记忆合金薄膜中的相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iNi形状记忆合金薄膜是从块体状形状记忆合金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薄膜材料 ,它具有不完全类同于块体状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行为与记忆效应 本文综述了薄膜制备条件、化学成份、热处理工艺及循环条件对这种薄膜的组织结构 ,尤其是主体相变行为和脱溶分解行为的影响 .表明上述因素的影响相当复杂 ,适当调整各种条件方可获得好的形状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直杆的扭转理论对形状记忆合金密圈螺旋弹簧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弹簧加载力和变形量的全程非线形力与变形关系,特别是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过程对弹簧刚度的影响.虽然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相变本构为简单的三线性平台型模型,在加卸载过程中,相变区和相变体积分数随载  相似文献   

14.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是最有工业应用前途的形状记忆合金之一。但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存在着在使用过程中记忆性能易丧失问题而阻碍了它的实用化。 本文利用金相、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了CuZnAl记忆合金弹簧元件的稳定性,分析了其记忆衰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用约束训练法对热循环后的Cu-Zn-Al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重新训练.结果表明,热循环导致的记忆衰减可以通过重新训练予以改善.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指出,重新训练后,发生了马氏体的再取向,因热循环而引入的细条状、台阶状及交叉状变体大部分消除,马氏体内的位错密度降低,有序度增高,从而改善了合金的记忆性能.  相似文献   

16.
CuZnAl合金在拘束训练条件下双程记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Cu-25.71Zn-4.18Al合金在约束训练条件下的双程记忆性能和机理作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对Cu-Zn-Al合金采用拘束训练后可获得较好的双程记忆性能,双程恢复角可达70°,训练后的合金做成的元件在80℃作长时间停留双程记忆,性能稳定,热循环疲劳寿命到达15500次。拘束训练所获得的双程记忆主要与残余菱形马氏体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CuZnAl,CuZnAlMn合金的弹簧试样在相变热循环过程中双程记忆性能的变化规律,表明引起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双程记忆性能衰减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位错增殖;在有外加应力条件下热循环时,还要考虑应力诱发马氏体对记忆性能的贡献。少量Mn的加入使CuZnAl合金在热循环过程中位错增殖加速,同时使应力诱发马氏体容易产生,结果导致在有外加应力条件下热循环时Mn能缓和记忆性能的衰减。  相似文献   

18.
在α+β两相区不同温度淬火对CU—25.44Zn—3.94Al形状记忆合金的相组成、相变温变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Zn—Al合金在α+β两相区合适的温变加热淬火,晶粒细小,其形状记忆效应优于在β单相区加热淬火者且相变温度较易调整,单向和双向记忆效应最佳的淬火温变分别为720℃和700℃,讨论了α+β两相区淬火对双向记忆效应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层合梁的弯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层合梁在荷载作用和温度改变下梁的曲率k与截面弯矩M及温度T的关系 ,并进一步得到在恒定温度下悬臂梁自由端挠度随外载荷变化的曲线 结果显示该层合悬臂梁具有和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相同的超弹性特性  相似文献   

20.
连梁中安装SMA阻尼器框剪结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小跨高比连梁的脆性破坏模式,提出在连梁中安装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阻尼器,并采用数值分析对此类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以一幢阻尼器控制的18层平面框剪结构为例,对该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及静力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研究了安装SMA阻尼器的连梁的两个设计参数(屈服力比和屈服位移比)取值对整体结构非线性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屈服力比对结构损伤模式影响显著,当屈服位移比相同时,屈服力比越小,阻尼器进入屈服越早,变形集中在阻尼器中,结构自复位能力越强;屈服力比相同时,随着屈服位移比增大,连梁中SMA阻尼器屈服被延后,结构中混凝土构件越早发生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