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烯聚合的新型复合高效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研磨-反应法研制成一种丙烯聚合新型复合高效催化剂-CP型催化剂。含有TiCl_4、TiCl_3、MgCl_2、有机硅化合物、复合第三组份等组成的母体催化剂,和烷基铝等构成高效催化剂体系。在常压下丙烯聚合催化效率为2500-4000克PP/克Ti,产品等规度为94-97%,具有较平稳的催化聚合反应速率和长寿命的催化活性。在4米~3聚合釜生产试验催化剂效率达13万-18万克PP/克Ti,产品全等规度大于90%,含钛和氯离子低,可免除后处理。催化剂制备方法简便,无“三废”。文中还讨论了CP型催化剂组成和性能,聚合条件的影响,以及4米~3釜生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丙烯聚合负载型高效催化剂中,七十年代广泛使用苯甲酸乙酯[1]作为提高聚合产物等规度的给电子体。八十年代已改为用邻苯二甲酸二酯[2]作给电子体。由于使用了邻苯二甲酸二酯,使得丙烯聚合催化效率、产品等规度大大提高。达到了催化效率高、等规度高两者兼得的理想状态。使用这一催化剂聚合过程动力学曲线较平稳、活性中心寿命长,共聚性能好,催化剂更具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采用共研磨法制备丙烯聚合用TiCl_4/MgCl_2系高效催化剂的实验结果。所研制的催化剂在常压条件下催化丙烯聚合的效率高达11600克聚丙烯/克钛(反应1.5小时),等规度95.4%。2立升釜本体聚合催化效率达12.8万克聚丙烯/克钛。4米~3釜生产试验反应1小时,催化效率达10万克聚丙烯/克钛,等规度均高于90%。文中着重介绍了常压聚合条件下载钛量、C_6H_5COOC_2H_5(以下简写为E.B)、硅化合物及助剂三异丁基铝对催化剂性能及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聚丙烯产品的氯含量,获得较平稳的聚合速率,在保持高的催化效率和高的聚丙烯等规度前提下,将共研磨制得的丙烯聚合负载型高效钛系催化剂添加TiCl_4、烷基铝、有机镁、SiCl_4、酯类等组分进一步反应作化学改性;制得的催化剂性能进一步提高。此外,研究了丙烯预聚合反应的作用,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预聚合前后改性催化剂的形态变化。讨论了改性催化剂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用研磨法制备含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TiCl_4-MgCl_2-DBP-Al(C_2H_5)_3,负载型高效催化剂,对丙烯常压聚合1.5h,催化效率3.8~4.3kgPP/gTi,聚合产物等规度96%~97%。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氢调节分子量的效果。并用红外光谱,DSC表征聚合物性质。比较了含芳香族单酯(苯甲酸乙酯EB)的TiCl_4-MgCl_2-EB-Al(C_2H_5 )_3及含芳香族双酯(DBP)的TiCl_4-MgCl_2-DBP-Al(C_2H_9)_3,负载型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及聚合动力学行为。研究了聚合时加入给电子体EB、烷氧基硅烷(Ph_2Si(OMe)_2)、烷基铝对含EB、DBP的负载型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讨论了TiCl_4-MgCl_2-DBP负载型催化剂高效、高等规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CP型高效催化剂用于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的工业生产。该催化剂生产聚丙烯聚合速率较平稳,催化效率达12.7~18万克PP/克Ti,产品全等规度为89~93%,易用氢调节PP分子量。产品含钛和氯离子低,可免除脱氯的后处理,是国内首先开发用于生产聚丙烯的高效催化剂。文中对聚合反应聚丙烯分子量的控制,影响催化效率等因素作了研究,给出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数据,以及制品的加工使用结果。  相似文献   

7.
高催化效率和更高定向能力的丙烯聚合催化剂,本体法小试验催化效率约15000克/克催化剂,全等规度约97%。在一些工厂中扩大试验,催化效率更高,大大简化了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8.
易建忠 《广东化工》2014,(12):235-236
内外给电子体在提高聚丙烯催化剂活性及控制产品等规度和其他性能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述了聚丙烯催化剂中给电子体的研究发展历史,以及国内聚丙烯催化剂及其内外给电子体的研究、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9.
OF催化剂用于丙烯等规聚合反应过程中调节聚丙烯的等规度,在丙烯聚合高效催化剂体系中称第三组分催化剂.扬子石化公司引进的聚丙烯装置是使用日本三井油化公司开发的丙烯聚合OF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反式聚异戊二烯(TPI)聚合催化剂及合成TPI产品的考评方法.对载体水含量、催化剂载钛量、催化效率、催化剂表观密度以及合成TPI产品的反式含量、结晶度、分子量及分布、物理力学性能、灰分等参数的测定做了详细研究.通过提出的考评方法对催化剂及合成胶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为优化生产工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用球磨法制备的SiO_2负载TiCl_4催化剂进行丁二烯溶液聚合,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球磨48 h,负载钛质量分数4%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效率;SiO_2在负载TiCl_4前用适量Al(i-Bu)_3处理,或将球磨法制备的TiCl_4/SiO_2催化剂与适量Al(i-Bu)_2Cl 在100 ℃下反应1 h,均能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40~50 ℃下,聚合按溶液淤浆聚合形式进行,产物为低顺式聚丁二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以MgCl_2-SiO_2为载体的钛系乙烯气相聚合高效催化剂中各组分及配制条件对乙烯浆液聚合及气相乙烯均聚合和共聚合的影响。研究催化剂组分对聚合反应的控制规律。详细考察了气相催化剂重要组分SiO_2、锌化合物、醚、格氏试剂等组分对聚合及分子量控制的影响。阐述了催化剂组分的重要作用.在1.275MPa反应压力下。乙烯气相均聚合催化效率290~470kgPE/gTi,0.883MPa反应压力下,乙烯—1-丁烯共聚合催化效率210~310kgPE/gTi,测定了均聚物和共聚物的有关性能如分子量、熔体指数、熔点、结晶度、密度等.  相似文献   

13.
用研磨—反应法制备TiCl_4/MgCl_2/锌化合物/BE/SiO_2/AlEl_3(BE为正丁醚)气相法聚乙烯新型钛系高效催化剂,在0.883~1.275Mpa压力下,催化效率高达280—610kgPE/gTi;乙烯/丁烯—1共聚合,催化效率为210—310kgLLDPE/gTi。制得的乙烯均聚物密度为0.9603—0.9630;共聚物(LLDPE)密度为0.9200—0.9245;聚合物分子量易于采用氢调,产品熔体指数(MI_(2.16))可在0~6范围内调节。文中研究了催化剂组份对聚合反应的控制规律,提出了有效控制聚合物分子量的重要方法,用DSC。~(13)CNMR谱对均聚和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合成橡胶工业》2001,24(4):211-214
用球磨法制备的SiO2负载TiCl4催化剂进行丁二烯溶液聚合,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球磨48h,负载钛质量分数4%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效率;SiO2在负载TiCl4前用适量Al(i-Bu)3处理,或将球磨法制备的TiCl4/SiO2催化剂与适量Al(i-Bu)2Cl在100℃下反应1h,均能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40~50℃下,聚合按溶液淤浆聚合形式进行,产物为低顺式聚丁二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反式聚异戊二烯(TPI)聚合催化剂及合成TPI产品的考评方法。对载体水含量、催化剂载钛量、催化效率、催化剂表观密度以及合成TPI产品的反式含量、结晶度、分子量及分布、物理力学性能、灰分等参数的测定做了详细研究。通过提出的考评方法对催化剂及合成胶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为优化生产工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不同氢气浓度下实施丙烯聚合小试实验,对3个国产聚丙烯催化剂的性能(催化活性、氢调敏感性、聚合物粒径分布等)进行评价,并与进口催化剂NHP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四种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等规度均在97.4%以上,堆积密度均≥0.41g/cm3,粒径均集中分布在10~40目的范围内。1#催化剂活性较高,但易产生细粉;2#催化剂活性最低,但氢调敏感性较高;3#催化剂活性最高(氢气浓度<5NL时),但氢调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汪美洁  董庆鑫 《辽宁化工》2012,41(6):558-560
阐述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用于丙烯聚合的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在此催化剂体系中添加了一种新的内给电子体BN,结果表明:此种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粒度非常集中,聚合得到的聚丙烯细粉少,此催化剂氢调敏感,等规度可调,聚合物性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比较了氢氧化钾(KOH)和四甲基氢氧化铵(Me4NOH)分别作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开环聚合反应中的催化剂时封端剂的转化率,结果表明KOH和Me4NOH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开环聚合反应的催化有不同的催化效率,Me4NOH作为催化剂时封端剂转化率明显高于KOH作为催化剂。在两种催化剂催化下,封端剂平均转化率分别为46.0%和75.4%。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 ZS 型、YJ 型聚乙烯新型高效催化剂生产应用情况。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研制的 ZS 型(TiCl_4~Ti(OC_4H_9)_4—MgCl_2—硅化合物—烷基铝体系)和 YJ 型(含锌化合物)非氢调(也可用氢调)高效催化剂,在常州石油化工厂年产4000吨聚乙烯装置上,采用12米~3聚合釜满釜连续聚合工艺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对于聚乙烯分子量的控制、影响催化效率和产品性能因素进行了分析研完,给出了产品实际应用性能数据。在连续生产装置上催化效率达9万~22万克 PE/克 Ti。产品技术指标达到部颁标准。两种催化剂具有生产简便,无“三废”、成本低廉,对原料乙烯纯度要求不高的优点。在生产应用上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20.
外给电子体对DQ-Ⅳ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Q-Ⅳ催化剂,在4 L丙烯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实验,考察了C-Donor和D-Donor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D-Donor作为助催化剂与使用C-Donor相比,催化剂平均活性提高20%~30%,聚丙烯等规度提高平均约1%,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降低,聚丙烯结晶温度和熔点显著提高,分子量提高,分子量分布基本未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