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系统是一高功率因数AC-DC-DC开关稳压电源,以单片机和FPGA为控制核心,采用非隔离式Boost电路作为主回路,采用PFC功率因数校正专用控制芯片UCC28019产生PWM波形,进行闭环反馈控制,将功率因数补偿提高到0.95以上。其输出电压30V~36V可调,最大输出电流2A。此外,本系统还具有输出2.5A过流保护,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的测量与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是一种高功率因数AC-DC开关稳压电源,以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UCC28019输出的PWM波形来控制核心电路Boost升压斩波电路,使电感交替的储存和释放能量,电容交替的充放电,使输入的24V交流电压能稳定输出36V的直流电压。同时该电路输入的交流电压和输出的直流电流在较宽的范围内变换时,也能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当输出的直流电流或输入的交流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换时有较好的负载调整率或电压调整率,输入侧的功率因数达到0.99,具有输出过流保护、输入欠压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简称APFC)技术因能提高电力电子装置电网侧功率因数,并且通过减少电网谐波污染的方法,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在电力电子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系统设计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方法,利用UCC28019作为变换器主控制芯片,提高了电源的功率因数,并且采用MCU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测,系统在设计时从布局布线和滤波等方面消除电磁干扰,能够实现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的测量及中文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运用平均电流模式控制技术来设计和实现全数字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方法。所述设计中数字信号控制器(DSc)的输入信号与通过升压电感的电流、升压转换器输出电容两端的直流母线电压,以及经整流的交流输入电压成正比,由DSC提供脉宽调制信号来控制PFC开关的导通时间。此技术旨在简化PFC,因而可整合于数字电源转换和电机控制应用中。  相似文献   

5.
《电子技术应用》2015,(8):120-123
分析具有PFC的反激式隔离型AC/DC的LED恒流驱动电源的设计方法。给出高效率和高功率因数条件下隔离高频变压器以及由UCC28810构成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具体设计方案和相关参数的选择方法;阐述了由CC2530和SN3350构成的PWM恒流可调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实验样机在输入电压90 V~260 V范围内进行多样实验测试取均值结果表明,系统的功率因数均值在0.97以上,AC/DC变化电路的效率高达86.5%;恒流模块的效率达到93.2%,实现恒流可控的PWM的调光功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无桥Cuk PFC变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含有低频整流桥导致效率很低的问题,Boost PFC变换器只能升压不能降压的特点,提出一种无桥Cuk PFC变换器,可以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并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因数。针对变换器在输入电压的扰动抑制能力差、动态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出单周期控制方法提高变换器抑制输入扰动和动态响应速度。介绍了单周期控制的无桥Cuk PFC变换器控制方程推导和控制电路的设计,使用MATLAB/Simulink对变换器运行过程进行仿真,从结果可以看出单周期控制方法的无桥Cuk PFC变换器能够实现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减少变换器的损耗,实现良好的电源干扰抑制。  相似文献   

7.
在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研究中,针对满足电动汽车高功率因数的充电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PFC)功能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重点研究了充电系统PFC级平均电流控制的Boost变换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回路的设计方法和DC-DC级双管正激电路恒流回路恒压充电控制的设计方法.利用saber软件对整体充电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并对其性能做出分析,充电系统功率因数相比传统无功率校正功能的充电系统得到显著提高.试验表明,充电系统PFC级很好地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和输出电压的预稳,DC-DC级也能够很好地实现恒流恒压充电.方案可以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性能要求,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飞机对机载设备的用电特性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三相电源的输入功率因数和电流谐波有着严格的要求,此外在电磁兼容试验中对输入电流谐波含量的要求也很高。研究了机载三相三开关三电平整流器,将其等效为三个单相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分别采用英飞凌单周期PFC控制芯片ICE3PCS02实现了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在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在中小功率机载雷达电源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的工作原理、电路分类。设计了基于UC3854芯片的一种有源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方案,着重分析了电路参数的选择和设计。实践证明采用APFC后,输出电压纹波大大降低,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10.
研究提高三相六开关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动、静态性能和简化控制算法,针对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为了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和调整直流电压稳定性,提出了在电流内环采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无差拍电流空间矢量控制方案。在对三相六开关Boost型PFC电路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应用三相六开关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开关函数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案具有电流跟踪迅速、电压利用率高等优点。实现了系统的单位功率因数,输出电压稳定,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Boost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周期控制是一种用于功率变换器的新型非线性控制策略。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单周期控制的Boost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分析了单周期控制的控制原理,详细介绍了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具体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单周期控制适用于Boost变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电荷泵高功率因数准半桥变换器拓扑结构,该变换器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和采用普通的PWM控制方式的特点。文中分析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及取得高功率因数的条件,给出了电路参数设计指导,并通过仿真与实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达到了不用专用控制芯片实现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峥  陈德荣 《自动化仪表》2007,28(11):58-60,63
针对普通开关电源功率因数较低和谐波较大的缺陷,以L4981功率因数校正芯片为核心,构建了双级式PFC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前级。在选取确定了主电路拓扑结构后,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外围器件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一则基于L4981的应用于300W AC/DC自动门电源上的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设计实例。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改善电源品质。  相似文献   

14.
钱伟康  郑刚  谢明 《测控技术》2011,30(2):60-63
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直流升压变换器实现的解决方案.变换器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具有高功率因数PWM控制芯片L4981A的Boost功率校正电路结构,实现了稳定的直流升压功能.首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其次描述了电路设计中的相关参数计算和选取,最后给出了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的实验结果分析.本电路控制电路简单、元器件少、成本低,具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感/容性负载与电网之间的无功交换,提高电网电能质量,提出和实现一种基于SVG的功率因数校正系统。该系统使用IGBT全桥电路为主电路,采用TMS320F28335作为控制器,将解耦控制算法移植到DSP中,DSP产生PWM对IGBT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地响应负载侧无功功率的变化,有效地对其进行补偿,减小负载和电网的无功交换。  相似文献   

16.
付扬  宋磊 《测控技术》2018,37(9):84-87
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减小输电线路的损耗,提高功率因数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将Multisim仿真技术应用于功率因数提高中,在保证感性负载额定工作状态不变的原则下,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以实现整个线路的功率因数提高。仿真电路测试在并联不同电容时的功率因数和线路电流,并将其仿真研究应用于实际电路。仿真和实验表明,Multisim仿真在电路设计中优势凸显,它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并联电容器对线路电流和功率因数的影响,对实际电路功率因数提高的设计实施起着指导作用。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整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三相整流电路中谐波电流对功率因数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单级功率因数校正装置可以实现较高的功率因数、较低的总谐波畸变,而且输出电压纹波小。  相似文献   

18.
单位功率因数三相PWM整流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二极管整流器和相控整流器对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问题,设计了一种单位功率因数三相PWM整流器,详细介绍了该整流器功率电路的拓扑结构、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PWM整流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的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网侧功率因数高,谐波畸变率低,减小了对电网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