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地应力及地下岩层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综合效应,会导致油水井套管的变形和损坏。截止2014年底高台子油田共发现套管损坏井96口,全区套损率10.8%,在用套损井比例87.5%。套管损坏后,不但会使原有的注采系统受到破坏、影响原油产量,修复已损坏的套损井,也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因此,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套管保护和套损井的治理就成为油田开发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卢刚 《特种油气藏》2004,11(6):71-73
根据对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套损井损坏现状的调查,通过建立套损井数据库、完善套损井检测技术以及进行岩心室内研究,弄清了套管损坏的基本规律,定量评价了套管损坏的整体机理。同时开展了套损井防治配套技术攻关与应用,探索出一整套适合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套损井综合治理的配套技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套损井综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水井套损机理及综合防护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套损机理研究入手,分析了造成油井套管损坏的原因,开展了套管保护及修复技术研究,该技术在金马油田的现场应用表明,套损井大大减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油水井套损原因、检测方法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系统分析了套管损坏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几种较先进的套损检测方法,提出了预防套管损坏的几项措施,并提供了几种常用的修复工艺,对油田因地制宜地采取套管修复措施,恢复套损井的正常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海海域油气井由于工程方面和地层方面的原因,老井套管普遍存在套损严重的现象。为有效解决油气井的套损问题,针对套损井的处理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套管回接工艺,并实现了套管回接器及配套工具的国产化设计与研制。其中,回接器采用外回接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对现有生产套管通径的影响,实现套损井快速复产,有效提高单井生产周期,增加单井经济效益。在南海西部油田某井实际应用中,针对老井套管进行套铣打捞与端面打磨作业,然后将带有管外回接器的套管管串与井底套管顺利连接,并试压合格,有效验证了管外回接技术,为同类套损井修复作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吐哈油田套管损坏机理分析及套管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统计分析了吐哈油田各采油厂套管损坏情况,指出吐哈油田套损主要形式是套管变形,套损点对应岩层主要为泥岩,套损部位主要集中在油层段及其顶部以上30m以内,套损主要原园是高压注水导致泥岩吸水发生蠕变膨胀迫使套管变形,油井变形大干水井的原园与油井生产压差过大有直接关系。通过研究提出了套管损坏的预防方法。即开发前期的预防方法和开发中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合采油三厂油田215口套管损坏变形井的调查,详细地描述了该油田套管损坏变形类别及近15年套损速度和套损原因,并着眼于油层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套管的措施,文章论述比较具体,分析比较细微,给克拉玛依油田老区油层套管保护,合理地开发老区油田均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断增加的套管损坏井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原油生产 ,结合对胜利油田重点探井滨古 2 6井套管损坏情况的检测情况 ,介绍了国内首次引进的以井下摄像技术为主的电测井验套技术的机理及应用水平 ,以期更好地解决各油田普遍存在的套损井问题。  相似文献   

9.
陇东油田油井套管外防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陕甘宁盆地的陇东油田上个世纪 70年代初开始开发, 属低压、低渗、中低产油田, 为实现经济开发, 选择并采用了钻井速度快、建井周期短、综合成本低的双层套管井身结构方案。一旦套管破损, 含水就会突增至 90% ~100%, 动液面急剧上升, 导致油井报废,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自1973年在陇东地区马岭油田岭 5井发现套管破损以来, 伴随着油田生产建设的发展, 宁夏地区、安塞地区都相继出现了套损现象, 且套损井的数量逐年增加。截止 2002年 12月陇东地区套损井已达449口。因此, 研究低成本、适合长庆油田生产现场实施、经济有效的油井套管防…  相似文献   

10.
杨剑  张昊  郭亮  张军锋  金莉 《石油仪器》2010,24(3):59-60,63
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套管受外力、化学腐蚀的作用引起变形、损坏,套损井的数量逐年增加,成为制约安塞油田高效开发的因素之一。判断生产井是否套损并确定套损位置成为治理套损井前提条件。文章介绍了安塞油田历年所使用过的套管检测技术,找到了适合安塞油田的套管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深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失效部位不唯一、失效形式多样化”、定位识别难度大的问题,基于现有检测方法,集成优化相关设备和工艺,形成了以“声波+电磁”特征为核心的深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定位并识别油管泄漏、丝扣渗漏、套管泄漏、套后水泥环窜流、液面下泄漏和多重泄漏。采用该方法检测了试验井的井筒完整性,成功确定了生产管柱两泄漏点的位置和泄漏类型。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形成的检测方法可准确识别深油气井井筒完整性失效类型和确定失效位置,可为深层油气井建井、修井和井筒完整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油井套管补贴大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辽河油区目前套管损坏井不断增多的现状,开展了套管补贴大修技术研究。该项技术不仅适用于中浅层的套损井,也适用于中深层的套损井。现场试验表明:套管补贴工艺技术是一项成本低、简便适用的套损井修复工艺技术;对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增产节资,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套损井开窗侧钻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套损井开窗侧钻水平井技术是大庆油田针对套损井综合治理和长垣老区油田剩余油挖潜的需要开展的一项试验研究。该技术立足套损井区目的层精细描述的研究成果,采取相应的修井措施对高含水或低产液的套损井进行修井,确保开窗点以上套管完好,下部及射孔井段水泥有效封固。选定套损井段上部的完好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钻开目的层。工艺包括套损井的选井选层和修井要求、开窗位置的确定、钻具及施工参数、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及完井方式等。该技术作为一种修井、开窗侧钻、水平井钻井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工艺,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为这类套损井的修复利用和老区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探索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侧斜修井技术在套损井上的应用,使因深部油层井段套损严重而难以修复的套损井恢复了生产,不但改善了套损井区的注采关系,还降低了投入成本。为此,在目前侧斜井工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侧斜修井技术原理、工艺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充分挖掘单砂层剩余油潜力为目的,从井网、井区、井点等不同角度研究了采油井侧斜修井及侧斜方位的合理确定方法,指出侧斜方位的确定应在确保侧斜井与原井或周围邻井不相碰的同时力求较高的目的层钻遇率,应满足挖掘剩余油潜力的方位钻井设计要求。按该方法设计投产16口油井,目的层钻遇率达到100%,为有效实施套损采油井的侧斜修井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上气井井下油套管泄漏无法及时诊断将会引发环空带压,是海上油气生产安全的重要问题。针对井下油套管泄漏诱发的声波在井筒环境条件下的传播机理、泄漏信号远程探测方法、漏点准确定位方法和多源信息融合的泄漏状态评估方法研究,研发了海上气井井下油套管泄漏检测系统。新研发的油套管泄漏检测系统在东海某平台进行了2井次的井下油套管泄漏检测和堵漏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在浅井段(160~180 m)10 m误差范围内对单漏点和双漏点的准确定位,可满足环空带压井治理的需要。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井下油套管泄漏修补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ѹ�����Զ��׹ܰ�ȫ������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根据高温高压油气井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了高温、高压对套管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高温高压井井身结构设计需要特别考虑的事项。通过分析与计算发现,测试期间套管受到的威胁最大,开井流动期间高温油气引起井筒温度全面上升,密闭的套管环空流体受热膨胀,对套管内外表面施加附加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达到套管的抗内压或外挤强度极限;井筒温度升高将大幅度增加套管向压力,甚至出现上顶井口现象;高压油气泄漏会使油层套管乃至整个井筒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在对高温高压井进行井身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测试期间存在的隐患,和能保证套管安全。  相似文献   

17.
高含水后期套损井综合治理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自1972年出现套损以来至2004年底已发现套损井2473口,套损形势十分严峻。套管损坏不仅造成油田的注采失衡,而且对套损井采取增产增注措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降低了套损井区剩余油的挖掘潜力。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套损井治理工作,套损井区的注采关系逐步得到改善。在套损井大修方面,研究应用了通径70mm以上套损井整形扩径技术,开展了段铣扩径技术和膨胀管加固技术攻关,不仅提高了套损井大修的修复率,而且提高了修井质量;在套损井利用方面,研究并应用了套损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和细分堵水技术,开展了套损井分层压裂改造技术攻关.为通径100mm以上套损井细分注水、增产增注等措施提供了技术保证,充分发挥了套损井在油田高含水后期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钻调整井是老油区挖潜的主要手段,而调整井固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二、三次采油产层的分层处理和挖潜增效,关系到老油区提高采收率的问题。目前,克拉玛依油田调整井固井质量合格率较低,固井后管外出油、出气或井内试不住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增产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影响了原油的增产、稳产。套管外封隔器可用于有高压气窜、恶性开漏等复杂情况井的固井,使固井质量有所提高。本文介绍了克拉玛依油田调整井中用套管外封隔器提高固井质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腐蚀性流体作用及入井工具对套管损伤等原因,套管会出现腐蚀或穿孔的问题,严重影响后续海上调整井作业及增产措施的实施,同时对海上油气井的安全生产形成威胁.研究设计了 一种新型套管回接器,并对回接筒密封、篮式卡瓦、扶正引鞋、加长筒及配套辅助装置进行了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套管回接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多管柱热应力模型预测采气井口装置的抬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口装置抬升现象常见于稠油热采井、注采井,生产气井却十分罕见。由于高产气井在生产过程中井口温度高,大温差使得井口附近自由段套管产生热应力变化,进而导致井口装置抬升,破坏气井完整性、损坏地面流程,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为此,分析了因大温差导致套管热应变而引起井口装置抬升的机理,建立了气井井口装置抬升的多管柱热应力模型,并对井口装置的抬升高度进行了实例计算,其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十分接近,预测结果可靠。研究认为:随着气井产量的增加,井口温度逐渐升高,井口装置抬升高度将不断升高;而表层套管自由段长度对井口装置的抬升高度最为敏感,多层套管固井质量差时对井口装置抬升高度影响较大。最后指出了气井井口装置抬升带来的安全风险,并提出大产量气井应以保证固井质量、合理配产以及加强气井环空压力监测等3项技术措施来预防、监测采气井口装置抬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