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合并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方法取我院自2005年1月以来,应用吡格列酮合并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50例。结果这50例2型糖尿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吡格列酮合并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能起到显著的疗效,对糖尿病的后期治疗也有利。  相似文献   

2.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人通过减肥可以降低其血糖后,减轻体重,盐酸吡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发挥作用,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在降糖的同时,有减肥的作用。本文通过用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研究了其对血糖体重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减少体重和降低血糖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赵文杰 《化工之友》2007,26(20):9-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的降糖效果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方法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为期40周的罗格列酮治疗观察,单用二甲双胍组27例;合用磺脲类加二甲双胍组33例。均接受罗格列酮4mg/片,晨服。结果2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胰岛素、胰岛抵抗指数(IRI)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有明显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血糖达标情况、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值的时间、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治疗前后体重增加情况。结果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组能更好地控制病人空腹和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糖达标时每日的胰岛素用量治疗组用量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糖达标所用时间和体重增加均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血糖达标、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体重增加方面均优于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独胰岛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合成,并重点介绍了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瑞格列奈、阿卡波糖、伏格列渡糖、邯格列奈、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托瑞司他、依帕司他几个品种,并分析了它们的应用与市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种注射方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糖尿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1组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Ⅰ组),另一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Ⅱ组),每组25例,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前、睡前及夜间血糖、HbA1c目标值,共观察4周。结果 2组均在治疗第2天血糖就明显下降,治疗4周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泵组血糖下降更早些。结论 2种注射方法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比较而言,Ⅱ组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其依从性要优于Ⅰ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用瑞格列奈或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对血脂、胰岛B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对我院62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组治疗3个月观察FPG,2hPG,HbA1c,血脂,C肽和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FPG、2hPG、HbA1c、血脂TG均明显下降,C肽升高(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用瑞格列奈或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其高血糖状态,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2种治疗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并对用药前后多个项目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按照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1999)诊断的2型糖尿病,并确定是首次诊断,未服用过任何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符合条件的病例96例,常规口服二甲双胍500mg,每日3次,疗程24周。结果96例共有8例退出,治疗前后平均血糖下降26.7%。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6%,HOMA-IR值降低约48%,β细胞功能恢复51%。结论二甲双胍能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改善肝脏等多方面因素,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减低HbA1c的水平。方法对23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0例空腹血糖值相同者(对照组)单纯胰岛素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3个月,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在患病结局、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胰岛素治疗T2DM相比于单纯胰岛素治疗可获得更好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化工》2021,48(1)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身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两组,肥胖T2DM组(BMI≥25kg/m~2)30例和非肥胖T2DM组(BMI25kg/m~2)30例,收集相同时间段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记录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测定受试者血中的相关指标,如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用ELisa法检测血清Nesfatin-1水平。结果:血清Nesfatin-1水平在肥胖T2DM组高于非肥胖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且Nesfatin-1水平在非肥胖T2DM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Nesfatin-1水平与体重、BMI、WHR、TC、TG、LDL-C、FPG、HbA1c、IR呈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DL-C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IR及HbA1c是Nesfatin-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Nesfatin-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Nesfatin-1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中正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由于口服降糖药物疗效不佳,住院后所有患者均行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每日3次强化进行治疗。结果 36例糖尿病患者中,所有患者经过2周左右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90%的患者餐前及餐后血糖都能控制在比较理想的范围内。结论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曹扬兰  林柏林  冯慧萍 《广州化工》2022,50(6):105-107+166
建立快速检测保健品舒宁胶囊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药物的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舒宁胶囊中添加的格列苯脲和二甲双胍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苯脲和二甲双胍平均回收率为98.3%~102%。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一种新的合成治疗糖尿病药物盐酸吡格列酮工艺。以活性KOH为缩合催化剂,5-乙基-2-羟乙基吡啶与对氟苯甲醛缩合得到4-{2-(5-乙基-2-吡啶基)乙氧基}苯甲醛,再与2,4-噻唑烷二酮进行缩合,利用复合型Ni-Cu-Fe催化剂催化加氢还原,再经盐酸酸化成盐得盐酸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诺和灵50R与拜糖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诺和灵50R早、晚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剂量初为0.5u/(kg·d),并联合应用拜糖平每次50mg,每日3次,每隔2d监测血糖,根据血糖高低调整胰岛素和拜糖平剂量,空腹血糖控制在4~7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8~10mmol/L,疗程4周,对照组25例,单用诺和灵50R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诺和灵50R与拜糖平联合应用,有效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化工》2021,48(15)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因其极少的不良反应,肯定的疗效,在治疗糖尿病中起到基石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二甲双胍研究的深入,发现二甲双胍在改善代谢内分泌水平,调节血脂及肠道菌群有着良好表现,同时对心血管系统,对肾脏,肺脏均有保护作用。还发现二甲双胍具体抗衰老及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及药理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在抗炎作用上有着新的疗效。本文主要就二甲双胍药理学性质及其新疗效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甘精胰岛素治疗鼻饲重症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我院住院的80例鼻饲重症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控制血糖;B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泵入速效胰岛素类似控制血糖,比较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2组的血糖下降程度、低血糖发生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甘精胰岛素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鼻饲重症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对多种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病人56例,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龄(61±7)a,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予罗格列酮4mg·d-1;对照组26例,予二甲双肌和(或)磺酞脉类降糖药,疗程均为2 mo并设正常组,健康者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61±8)a.测定治疗前后各组的血压、抵抗素、脂联素、瘦素、血糖、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血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组.治疗后,观察组抵抗素和瘦素分别降低(1.73±0.22)和(1.4±0.4)mg·L-1,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纽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脂联素升高(0.6±0.6)mg·L-1,与对照纽[升高(0.4±0.3)mg·L-1]无显著差异(P>0.05).抵抗素与空腹胰岛素、脂联素呈负相关(r=-0.386,r=-0.387),与体重指数、三酞甘油和腰臀比呈正相关(r=0.4,r=0322,r-=0.298).结论 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这些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与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后血糖波动的特点。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病程,将抽样对象分为格列美脲(A)组、胰岛素皮下注射(B)组及胰岛素泵(C)组,3组患者血糖控制至目标值即开始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及饮食。结果 A组的病程、HbA1c及空腹C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其余各项基线资料3组均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各组平均血糖值几乎相等;A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最低,接近零;B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回归分析显示,B组血糖的波动与晚餐后2h血糖成线性回归关系。结论根据动态血糖监测及双C治疗方案调整降糖药物及饮食规律,可更高效率、更安全地强化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pH 6.85的0.2 mol/L NaH2PO4-Na2HPO4缓冲介质中,盐酸吡格列酮与考马斯亮蓝G250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退色波长为570 nm,且盐酸吡格列酮的浓度与溶液的退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可用光度法测定盐酸吡格列酮.在570 nm波长处,盐酸吡格列酮的浓度在1.25×10-6~2.60×10-5 mol/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0为1.26×104 L·mol-1·cm-1,检出限为8.20×10-7 mol/L.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用于临床用药中盐酸吡格列酮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组和对照组。诺和锐组,早晚餐即刻皮下注射诺和锐30特充;对照组,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并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治疗期间监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记录达到良好血糖的控制时间。并用药期间记录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胰岛素的日用量。结果诺和锐组和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FPG、2hPG、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锐30特充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