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闽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福建传统民居受闽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文章归纳了福建各区建筑文化现象为:闽南民居——海洋文化;莆仙民居——科举文化;闽东民居——江城文化;闽北民居——书院文化;闽中民居——山林文化;客家民居——移垦文化。同时对福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传统生土民居是在“走西口”移民文化背景下,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民居类型,其构造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以地处内蒙古中部的呼包地区传统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理和自然环境,以及文化渗透多角度系统分析形成传统生土民居形制的背景,梳理出传统生土民居构造类型,探究其选材用料、营造技艺等方面特征,并对营造技术更新进行探讨与展望,从而为 传统文化和传统民居的延续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受大陆移民的影响,琼北传统民居延续了大陆传统合院式民居的格局,后又因应当地气候及地域文化,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模式。近代"南洋风"的成因及其对海南近代民居的影响源自南洋琼侨对南洋建筑风格的引进。受近代"南洋风"影响,琼北民居在平面格局、立面装饰及文化融合、材料及结构应用等三个方面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并逐渐形成其基本特征,进而成就了海南近代建筑短暂而绚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湘南民居乃湖南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多元文化,尤以儒、道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刻。正是这些传统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湘南民居风格,催生了兼具实用、欣赏与教化意义的图示——彩绘。本文以郴州板梁古村为例,对民居彩绘的文化溯源、题材与内容、色彩进行分析,旨在对湘南传统民居彩绘装饰的儒、道思想内涵作出解读,弘扬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西藏西部普兰地区的宗教建筑古老而神奇,民居建筑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西藏建筑艺术的多样性。从远古的"卡诺新石器文化"开始,经过千年的演变、继承与发展,形成独具藏族风格的建筑形式特点。基于民居建筑较高的研究价值,该文通过对普兰民居建筑的个案考察分析,梳理该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变化,为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继承保护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王小斌  石庆旵 《华中建筑》2013,(12):165-167,171
传统聚落民居如徽州民居建筑是经过地域传统文化长久地演变、浸染、沉积而形成的,汉族民众生活的聚落空间文化,受宋明理学的长期影响塑造了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的布局特点,包括传统家庭伦理及文化综合影响,涉及到对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与空间位序的布局安排,以及街道里民居空间的退让、高低的设计布局等关系的调整,都具有多层次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试图建构对传统聚落民居正确的营建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合肥地区传统民居概况的描述,从民居选址、空间构成等方面分析民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提出民居的设计无不反映出一定社会文化形态对它的深刻影响,研究民居应深究它的文化形态,从多个角度考察其各种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求在本质上、整体上去理解它和借鉴它.  相似文献   

8.
在双廊的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化、旅游等因素渗透到白族传统民居文化当中,白族传统民居文化在建筑技术、建筑装饰、功能空间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现代双廊民居建筑对于传统民居文化因子,虽仍有保留、甚至是强调,但忽略、遗失、背离的情况也较为明显。在白族传统民居文化变迁中,绿色生态民居建筑已成为现代白族民居发展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各地分布了许多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建筑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及文化,也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结晶,日本传统民居建筑有着什么样的特征,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这些课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作为江西省文化厅的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以日本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为研究对象,研究着眼于民居形成的建筑文化内涵,通过民居建筑来研究文化和以文化背景来研究民居建筑形式。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旗内居住的主要民族有蒙、汉、回、满等。长期以来,多种民族文化在这一地区进行交流碰撞,使阿拉善左旗的传统民居形成了特殊的风格。文章从阿拉善左旗传统民居的地理区位、历史渊源出发,通过分析阿拉善左旗传统民居的形成过程,论述了该地区传统民居中多种民族文化与多种民居元素的共存;并重点阐述了阿拉善左旗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最后针对阿拉善左旗传统民居的现状提出些许保护设想。  相似文献   

11.
广西龙胜平安寨传统壮族干栏式民居的变迁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旭 《中外建筑》2006,(3):61-62
广西桂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是根植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气侯特征、生活方式及地域文化而形成的。近十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传统民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形成了新的建筑形式。本文通过长期实地考察,通过类比的研究方法,比较和分析了新旧两种建筑在形式功能上变迁,进一步提出在经济文化的突变中,对于民族传统建筑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程琛 《建筑与环境》2009,3(2):184-186
建筑与文化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思想的表达需要载体,建筑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混合特性恰如其分的充当了这个载体。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令人观止,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也在近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正是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风水理念的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表达。本文通过将混沌学引入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解析了建筑发展的多学科性,与多文化性,指出了建筑是理与情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已经不局限于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模仿,而是逐渐转向对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经验的借鉴。本文试图深入发掘川东民居的地方性营建特色,通过从整体聚落组织到个体空间形态的梳理,探讨川东民居是如何由"形态"向"状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杨涛  朱军 《山西建筑》2011,37(29):19-20
指出传统聚落及民居建筑是区域文化的物质载体,生动折射着族群的历史、文化、习俗,以及鲜明的经济、政治、宗教特点,通过对喀什聚落的价值及现状分析,探索了当代聚落营建的转换途径,进而使城市文脉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5.
陈丰 《中外建筑》2007,(1):41-44
本文通过对古代中国人居住环境观的简略阐述,分析了传统居住环境、民居聚落的主要类别、特征,以及宅主参与居住环境营建的各类方式,这些都可以为现代设计师创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完善的而且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卢群 《中外建筑》2013,(4):69-72
传统民居院落蕴含中国数千年的民俗文化、哲学思想、道德观念等,民居院落墙更是我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设置院落墙可以改变内部的空间结构,丰富空间层次,引导人的视线和行为。以萧山朱凤标故居为例.从其反应的思想观念到空间功能组织再到构造工艺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代民届院落以及园林景观墙的建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尔慧 《城市建筑》2014,(11):383-383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传统民居的现状和发展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对于如何对民居加以开发和利用,如何更有效率地保护和改造传统民居,又不破坏其本身存在的历史价值,是我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面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冀北农村地区碹窑民居作为冀北窑洞民居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随着村民价值观念的转变,这种民居形式面临着很大的传承危机。为了能使这一传统窑洞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在传统建造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的建造手法,从根本上改善了窑洞的固有缺陷,使其既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要求,又能传承古法,尊重环境,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