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韩占光  周干水  谢长川 《连铸》2022,41(6):38-44
针对连铸坯低倍缺陷评级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系统解决方案。基于显著目标提取的深度网络模型进行了连铸坯区域提取和几何校正;基于YOLO V4的缺陷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检测类缺陷的检测与识别,以标准的平均正确率AP(Average Precision)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中心缩孔”、“中心疏松”、“非金属夹杂”、“皮下气泡”和“中心偏析”五类缺陷检测的AP分别达到了82.19%、97.63%、54.27%、66.20%和29.29%;基于MASK RCNN的缺陷实例分割算法,进行了分割类缺陷的检测与识别,以标准的AP(0.5-0.95)作为评价指标,“中心裂纹”、“角部裂纹”、“中间裂纹”和“皮下裂纹”4类缺陷检测和分割的AP(0.5-0.95)达到了0.78,特别地,以生产应用角度出发,AP(0.5)达到了0.96,可以较好地满足缺陷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电磁超声传感器线圈和测试电路,对22.5mm厚钢板不同深度的裂纹类缺陷进行测试,以确定电磁超声裂纹检测的性能。通过分析电磁超声传感器(EMAT)所接收的导波信号,就可以准确判断裂纹的位置,用适当的数据分析可对裂纹缺陷尺寸进行量化,从而验证了使用电磁超声技术检测管道应力腐蚀裂纹(SCC)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阵列涡流和低频电磁作为新的涡流检测技术,常被用于检测工件裂纹缺陷。为了研究其在工业管道检验中对裂纹类缺陷的有效性,采用阵列涡流和低频电磁检测系统对管子上预制的裂纹缺陷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阵列涡流可以直观地显示缺陷的位置、形貌,得到缺陷相对的大小,对表面裂纹类缺陷较为敏感,可以检测出与探头移动方向垂直2mm长的裂纹缺陷;低频电磁能有效发现内壁较大的裂纹缺陷,在本试验条件下,可发现5mm长,3mm深以上的裂纹缺陷,检测结果受管件规格、裂纹缺陷的长度和深度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超声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铺层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复合材料超声检测中典型的缺陷信号进行了解剖,并采用微焦点CT检测和金相表征分析,发现超声检测对于分层和裂纹类缺陷敏感,但无法进一步对二者进行分辨;对于密集孔隙和微裂纹也可以很好检出,却也无法进一步分辨;对于微裂纹,微焦点CT无法检出,...  相似文献   

5.
在焊道中添加铜丝,成功制造出含类裂纹缺陷的焊缝。采用尺寸敏感断裂抗力δ_m(8)表征断裂韧度大小。与标准焊缝进行对比分析,含类裂纹缺陷的焊缝断裂韧度均值较低,为0.061mm,小于标准焊缝断裂韧度均值0.127mm,焊缝内残余铜丝是影响其数值较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用压力容器常见缺陷的检验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科  孙文华 《无损检测》2003,25(11):595-596
在用压力容器常见缺陷就其存在部位可分为表面缺陷和埋藏缺陷两类,都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构成潜在威胁,以下对其分别进行讨论,以供参考。1 表面缺陷常见的表面缺陷有裂纹、腐蚀和焊缝咬边等,这些缺陷有的是在使用中产生的,有的是在制造时遗留下来的,处理的重点应是使用中产生的缺陷。1.1 表面裂纹裂纹是在用压力容器的重点检验项目。现场检验时优先使用磁粉探伤技术,它能快速、准确和直观地发现表面裂纹,是目前检验表面缺陷最为灵敏可靠的手段。表面裂纹危害性极大,一旦发现应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打磨和挖补等)予以…  相似文献   

7.
针对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问题,分析了麻面色差缺陷(I类)、条状色差缺陷(II类)、山峰状漏镀缺陷(III类)3类常见缺陷的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I类缺陷为基板微裂纹所致;II类缺陷为氧化铁皮残留所致;III类缺陷为Si、Mn富集导致选择性氧化所致。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低温加热、低温轧制、低温卷取、保证酸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I类、II类缺陷;合理设置退火炉预氧化参数,可以明显减少III类缺陷。采取以上预防措施后,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缺陷发生率由20%以上降低至3%以内。  相似文献   

8.
焊接裂纹金属磁记忆信号的神经网络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利用铁磁材料内在信息对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价的无损检测方法,对裂纹类缺陷进行早期检测具有潜在的优势.利用小波包分析技术,对水压试验条件下API 5L X70管线钢焊缝中有无焊接裂纹的金属磁记忆信号能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焊接裂纹金属磁记忆信号的小波包能量特征,并利用其作为输入特征向量建立了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对焊缝中是否含有裂纹等缺陷进行智能识别.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包能量和神经网络技术可以较好的实现焊接裂纹的识别.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薄壁堆焊层裂纹类缺陷的TOFD检测技术,讨论了裂纹类缺陷的TOFD检测特征,分析了不同角度探头和不同探头间距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OFD技术可以检测到表面下3~10 mm内的垂直裂纹,结合A扫描信号和B,D扫描图像的特征,能够有效地对裂纹状缺陷进行识别、定位和定量,为堆焊质量评价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检测裂纹尺寸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力 《无损检测》2002,24(4):146-150
针对焊缝裂纹类缺陷位置及自身高度进行的超声波定量检测,系统分析裂纹类缺陷尺寸的测量不确定度的物理成因、影响因素、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舒旭春 《焊接技术》2003,32(1):52-53
针对本厂产品小口径合金耐热钢管对焊接缝中出现的焊接缺陷,从操作技术入手,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试验,提出了防止焊接缺陷的措施,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及操作技术后,可大大减少该类材料焊接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挤压铸件缺陷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讨论了各种挤压铸造条件下,铝合金挤压铸件的缺陷(如:缩松、缩孔、夹渣、冷隔、浇不足、偏析、气孔及裂纹 等)形成机制、特征、影响因素及防止办法等。  相似文献   

13.
李国龙 《轧钢》2002,19(1):57-58
用传统工艺生产热轧复合刀片 ,存在复合线明显、镰刀弯、竹节裂纹、内应力强等缺陷 ;改进加热炉、轧机、活性烧结料及增加变形量后 ,产品缺陷消除 ,刀片寿命提高 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董加坤  叶迅  孙斌 《锻压技术》2005,30(6):15-17
采用外观和金相方法,对止血钳和手术剪锻坯出现的型腔填充不满、裂纹、重皮和切边撕裂等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锻坯缺陷是由钢材低温流动性差和锻坯未进行锻后高温回火处理引起,提高锻造温度,增加钢的流动性,可避免或减少型腔填充不满、开裂和重皮缺陷,锻后高温回火可避免切边撕裂,选用合适的模具材料降低锻造应力可提高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15.
国内某钢厂38CrMoAl钢在调质过程中出现了裂纹,对裂纹处进行取样,通过化学成分、宏观检测、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探索裂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该钢裂纹性质为淬火裂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原始材料圆坯存在冶金缺陷(缩松、点状偏析等),而调质过程中在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作用下促进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低铬白口铸铁材料的缩松、气孔、夹渣及热裂等铸造缺陷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改进铸造工艺参数、净化铁水、控制原材料等措施,基本解决了低铬白口铸铁的铸造缺陷问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旋压产品中常见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了强力旋压常见缺陷,例如裂纹、起皮、堆积、粘结、鼓包、内壁翱伤、扩径等,分析了产生的原因,针对坯料和旋压工艺参数,简要探讨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硅砂的膨胀相变特性及其与各种铸造缺陷的关系。叙述了铸造用硅砂的物化性能要求,包括SiO2含量、粒度分布、表面形貌、表面洁净度等。说明了不同用途的原砂的选用原则:包括铸钢用砂,铸铁用砂,铸铜、铸铝用砂,V法用砂,消失模及实型用砂,树脂自硬砂,覆膜砂用砂等。最后指出,铸造用砂应根据铸件种类、铸件大小、铸型类别、工厂生产条件,就近合理选用原砂;人造硅砂易破碎、复用性差,除一次性用砂的水玻璃型和厚大铸件使用外,尽量慎用。  相似文献   

19.
日本无缝钢管水淬工艺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许亚华 《钢管》1996,(3):57-62
用调质钢制造的油井管需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介绍了日本油井管在槽内、槽外水淬的几种工艺方法,以及防止淬火钢管淬裂、弯曲、产生椭圆等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热轧2250mm热轧薄板机架结构复杂,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疏松、裂纹等铸造缺陷。针对铸件的工艺技术难点,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了铸造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了2250mm热轧薄板机架的铸造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