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理论和实验表明气体润湿程度对凝析气藏气井产能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气体润湿性主要通过室内实验进行定性评价,缺少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方法.为此,提出了采用捕泡法进行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及固体表面能和固-液界面能的计算,并进行室内实验证实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捕泡法实现了“固-液-气”体系中气体润湿性评价的可视化与定量化.此外,气体润湿性与黏附张力的关系为实现气体润湿从而提高凝析气藏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低温热在气体分馏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0.6 ML/a RFCC装置低温热在0.15 Mt/a气体分馏装置利用的可行性,介绍了气体分馏装置部分换热器及换热流程改造情况,总结了RFCC装置低温热在气体分馏装置的工业应用效果.标定结果表明,气体分馏装置在利用RFCC装置低温热后运行平稳,综合能耗显著降低,对产品质量及产品分布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系统介绍了酸性水罐恶臭气体的治理技术在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的应用,该湿法吸收除臭技术能够有效脱除恶臭气体中的大部分污染物。使用该技术后,脱臭尾气中的硫化氢质量浓度低于0.3 mg/m~3,氨气质量浓度低于2.27 mg/m~3,符合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增设风机解决了恶臭气体因压力过低无法并入火炬管网的问题,在实现恶臭气体全程密闭排放的同时也将恶臭气体中的轻烃回收至火炬中,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实现了节能降耗。该脱臭技术投资少,设备简单,运行稳定,不产生二次污染,妥善解决了酸性水罐恶臭气体的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4.
某炼油厂污水处理装置运行过程中溢散出大量以硫化氢、苯、氨为主的异味气体,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文中利用经特殊筛选驯化的工程菌对异味气进行降解处理,使其氧化分解,转化为无毒、无害、无异味的气体。实现了废气的达标排放,改善了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5.
挤压造粒机气泡料的研究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挤压造粒机气泡料的首次出现严重威胁机组正常运行,其直接原因是通过模板出料孔的熔融物料夹带气体所致,通过试验进一步确定了气体的来源.试验结果显示,提高熔融泵入口压力并提高填充率可从根本上消除气泡料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HCl合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控制、H2与Cl2的质量流量配比控制难等问题,通过PLC与DCS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实现安全联锁与模拟量配比的自动控制.装置投用以来,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所产气体纯度较高;通过完善系统的智能报警提示功能,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张皎  邹乃超 《石化技术》2020,(3):227-228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已广泛的使用在石油、天然气、钢铁等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如何保障压缩机的安全可靠运行,一套可靠的PLC控制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压缩机控制系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在压缩机控制系统的运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系统设备的运行提供了很多方便。另外,压缩机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人工劳动力,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全面机械化智能运用,能够全面而有效的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总厂上游装置液化气原料来料的不断增加,提高现有气体分馏装置液化气加工处理能力,在不更新现有设备、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对气体分馏装置的生产操作参数进行分析优化,合理调整工艺流程,解决装置运行过程中影响扩产的"瓶颈"难题,实现了装置加工处理能力由最初设计的10 t/h提高至15.5 t/h,且生产运行平稳,产品质量好、收率高,获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气体分馏装置因为节能的目的采用了热泵系统。而这类气体分馏装置在开工和运行过程中热泵系统的平稳运行是一个难点,结合延安炼油厂气体分馏装置开工或运行过程中热泵系统出现的一些问题对热泵系统的平稳操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雷波  王亚彪 《石油化工设计》2020,(1):36-39,I0003,I0004
对中东某油田中心处理站的原油处理工艺流程和设备的优化,提高了终端油气处理能力。通过优化段塞流捕集器内部结构增强气相的稳定性,优化气体压缩工艺流程及其优化设备布置,综合优化一、二期气体物料达到优化设备选型、节约投资的目的;通过优化总工艺流程,简化气体压缩流程,达到稳定生产、节约投资、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实现节能增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和记录冲积扇自旋回沉积模拟实验,研究在冲积扇的发育过程中,砾石颗粒对冲积扇在沉积过程中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在同一期洪水期的中期—后期,在冲积扇扇根片流带中,沟流发育的优势方向与砾石颗粒初期分布有着重要关系,同时砾石颗粒的分布还控制着沟流改道;在冲积扇的扇中发育过程中,由于砾石颗粒是在牵引流的搬运作用下运动,因此对沟道的控制作用便更多体现在对沟道形态的改造与砂坝的形成上。通过对比冲积扇剖面中出现的多期辫流水道叠置、砂坝和沟道的分布状态,就能够验证实验过程中冲积扇表面发生的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冲积扇形成的规模是与碎屑流的动力、携带沉积物和沉积时间呈正比关系。在碎屑流的动力与携带的沉积物相对没有变化的稳定期内,扇根的砂坝与沟流、扇中的沟道都与砾石颗粒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流变性实验,认为聚合物溶液符合非牛顿流体幂率模式,建立了非牛顿流体在环形空间内的流态判别模型。运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聚合物溶液在低剪切流量控制阀内的流动规律和不同配注量下产生的节流压差。结果表明,低剪切流量控制阀具有较好的节流作用,产生的节流压差能够满足扩张式封隔器的坐封条件。实验数据表明,流量在33~62m3/d间的节流压差达到5.98 MPa,黏度保留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高压高产气井地面测试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塔里木油田高压高产气井地面测试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地面流程功能将其分为测试流程、排液流程、压井流程和环空保护流程四大部分。结合当前设备性能,提出几种常用的地面流程组合模式,对安全控制系统做了分析,使地面测试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投球调剖堵水技术模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量的试验观察与测量,对投球调剖堵水工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主要考察了目标层位置、注水总流量、炮眼流量及调剖球密度与直径等因素对投球调剖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投球调剖的封堵规律及其对各层流量的调节作用规律。试验所得的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为油田现场操作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紊流、塞流复合顶替固井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新疆塔河油田三叠系、石炭系井身质量差,存在大段"糖葫芦"井眼,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177.8mm尾管固井的固井质量。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紊流、塞流复合顶替固井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水泥浆减阻剂及其加量,控制水泥浆流变参数,实现紊流、塞流复合顶替。推导出了在不同排量条件下,适合不同套管与井眼直径组合的实现紊流、塞流顶替水泥浆稠度系数值;给出了固井流体、冲洗液、隔离液的密度设计值。经TK427等井的现场应用,较好地解决了井眼不规则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湿天然气等低含液率输送管线稳定平衡时间的确定为海上油气田开发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通过大量试验,得到气量增加和减小过程稳定平衡时间都与流型有关:分层流情况下,稳定平衡时间都随液相折算速度增加而降低;段塞流情况下,稳定平衡时间都随液相折算速度增加而增加,气量减小过程稳定平衡时间小于对应互逆的气量增加过程稳定平衡时间。选择液相雷诺数、欧拉数等9个控制气液两相管流的无量纲数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出了各无量纲数对稳定平衡时间的影响程度,并选择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气相折算速度准数、气相折算速度准数增加值以及液相折算速度准数,得出了气量瞬变过程稳定平衡时间计算关系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管式液塞捕集器设计及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管式液塞捕集器是气液混输管线终端的重要设备,其设计参数复杂,目前国内还没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液塞捕集器产品。为此,研究了混输管线段塞流参数变化规律,指出捕集器的液位控制系统对捕集器的工作性能有较大影响--不使用液位控制系统时,捕集器液位和压力都不稳定,影响捕集器的工作性能。而启动液位控制系统后,捕集器压力和液位都较稳定;启用液位控制系统以后,捕集器内液位在设定值附近周期性波动,受液位波动影响,捕集器内压力也出现周期性波动,液位和压力的波动周期与液体流量有关。编制了段塞流捕集器设计规则,建立了捕集器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设计并优化了液塞捕集器的结构与尺寸。所研制的液塞捕集器经室内测试,运行状态良好,在不同的试验工况下,捕集器内部的压力、液位都比较平稳,可以较好地分离气、液两相,有效消除段塞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流量、含水分层测技术主要用于抽油机井和抽汲井的产液剖面测试 ,可找出主要产液层和产水层 ,仪器一次下井可完成流量、含水的测试 ,为工程技术人员制定控水稳油措施提供可靠依据。能很好地解决油井的找水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重力流砂体是烃源岩内生储组合的重要部分,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综合利用岩心、三维地震、粒度分析、测井及录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系统分析了松辽盆地大安地区青一段三角洲前缘滑塌型重力流类型、识别标志、沉积特征、形成及分布控制因素和勘探开发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青一段主要发育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及浊流3种滑塌型重力流...  相似文献   

20.
油井压裂结束后,均有压裂后返排过程。返排过程中支撑剂回流是评价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考虑压裂返排过程中缝宽的动态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伯努利方程,考虑返排过程压裂液的滤失,得到缝内任意垂直截面的流速计算模型;对回流过程中支撑剂进行力学分析,得到支撑剂发生回流的临界条件,进而提出控制支撑剂回流的合理返排方案。根据建立的支撑剂返排模型,对吉林油田嫩平1井进行压裂液返排设计,制定出合理的控制支撑剂回流的返排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