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技术对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的地震成像是这一领域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表起伏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及地下构造复杂是制约该地区地震成像的三大难题,三者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但核心因素是地表的起伏。对起伏地表作叠前深度偏移是公认的有效方法,但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时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探索静校正和深度域成像一体化解决方案,重点解决基于起伏地表的剩余静校正和从地表出发的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是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江苏高邮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横向速度变化不太剧烈的情况下,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是一种提高偏移成像精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取得成功除了有一套高保真、高信噪比的叠前数据之外,还须建立一个合理的三维偏移速度场。通过对江苏油田高邮地区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解决了叠后时间偏移无法查清的复杂断块的成像以及火成岩岩下目标层的成像问题。钻探结果与处理结果相吻合,证实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是解决高邮地区复杂构造成像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潜山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孤西潜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埋藏深,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准确成像困难。采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孤西潜山带的连片常规三维地震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对各区块数据在频率、相位、信噪比和覆盖次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归一化、匹配滤波和剩余能量补偿等处理;基于叠前时间偏移进行了速度分析,参考井速度和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初始速度模型;对偏移参数进行了测试和选取,采用Kirchhoff积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偏移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深度偏移提高了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成像质量,断层和潜山内幕反射清晰,层位深度与钻井深度吻合较好,发现了新的有利构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三塘湖盆地由于马朗凹陷的突破,储量进一步扩大,具有一定勘探潜力。针对工区地形较为复杂,静校正问题特别严重;前侏罗纪地震原始资料信噪比较低;地层变化较快,断层断点不清楚等问题,采用基于岩性的叠前高保真连片处理,多域循环的去噪方法,精细速度分析及高精度动、静校正技术,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等技术,使牛圈湖-牛东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霍玛吐背斜带下组合构造圈闭的落实程度是该区勘探突破的关键。以往地震资料由于受到表层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影响,干扰波极为发育,静校正问题严重,制约着地震资料在时间域和深度域的准确成像。地震成果在构造的主体部位波场复杂、资料信噪比较低,断裂解释存在多解性,圈闭特征及高点位置难以准确落实。为此,针对南缘高陡构造地区复杂剧变的近地表结构特点,在野外调查点资料的约束下,结合GeoEast处理系统的折射波野外静校正与井控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技术,基本解决了山前剧变地区复杂的静校正问题,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在时间域提高复杂高陡地区资料信噪比的技术流程。面对复杂多样的各类干扰波,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叠前四维去噪等特色技术中的叠前分频多域去噪模块,在时间域大幅度提高了叠前道集资料信噪比,并为在该区开展叠前深度偏移精细速度建模提供了高品质的基础资料,提高了深度域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6.
海拉尔盆地铜钵庙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海拉尔盆地铜钵庙南地区构造破碎、断块发育、地层倾角大、速度横向变化大,导致地震成像难度大,储层纵横向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上难以准确识别构造.无法满足解释要求,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成为提高该地区地震资料成像精度的首选技术。分析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及勘探面临的问题及地震资料的特点和成像难点,并给出相应技术对策,即剩余静校正技术、偏移速度模型建立技术及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参数选取,展示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三维地震资料深度成像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地震成像质量,有利于构造识别。  相似文献   

7.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焉耆盆地宝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焉耆盆地宝南地区构造复杂,以往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三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效果差,断裂和圈闭的成像精度不高,空间位置不准确,为此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研究。介绍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分析了主要参数(去假频距离、偏移孔径、延拓步长等)对复杂构造成像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焉耆盆地宝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结果。对比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分析表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能较好地改善该区复杂构造的成像质量,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资料在解决复杂构造成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盘河地区地表复杂、地下构造复杂、地下成像困难等难题,采用先进的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对高精度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对新处理的资料与惠民大连片三维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处理的盘河高精度三维资料无论是在信噪比、分辨率、断面成像效果还是深层构造落实等方面都有了本质上的提高。研究成果对于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资料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断面倾角大、地表条件复杂,地震速度横向变化剧烈的地质构造特点,采用初至波层析反演、波动方程延拓基准面校正等高精度静校正技术解决静校正问题,采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使其南部边界大断面准确归位。地震成果剖面信噪比、分辨率整体上有明显提高,边界大断面及凹陷基底反射清晰,各种地质现象清楚,为南部陡坡带的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0.
赵彩绒  蒋志兵 《吐哈油气》2006,11(1):78-80,83
吐哈盆地近地表模型、地表及地下构造复杂,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剧烈,资料信噪比,尤其是浅层资料信噪比低,常规时间域处理很难得到准确的速度资料,因此,时间域处理存在先天不足,往往成像不清,甚至成像错误,致使构造图的精度不能满足勘探的需要。结合胜北、葡萄沟、雁木西等地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形成了一套适合吐哈盆地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配套技术,主要包括静校正、叠前去噪、速度一深度模型建立及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沙漠山地地区地震资料成像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中西部广大地区,地表多以沙漠覆盖,沙丘与沙山较发育,油气聚集区多分布于山地陡构造部位,这类地区是油气勘探的潜力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复杂地表与复杂构造导致地震资料精确成像的处理难度非常大,主要表现为:大沙丘静校正问题严重,地震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速度场横向变化剧烈,复杂构造精确成像难度大.基于此类问题的复杂性,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思路和处理措施,在处理技术关键点上多下功夫,如沙漠静校正处理技术、沙漠区叠前去噪技术、山地复杂构造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等;同时重视基础处理工作,如精细速度分析和精细初至切除等;最后,结合地震解释人员意见,利用地质背景知识开展速度建模工作,经过优化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参数,最终得到一个较好的成像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亚斌  江谋勇  郑祝堂 《石油物探》2012,51(4):408-413,318
ZD地区地表地震条件复杂,地下断层发育,构造较复杂,目的层地震反射信号弱,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低,常规的地震成像方法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为了改善该地区东部丘陵地带中深层反射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对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地表一致性处理、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研究。通过多种静校正方法的试验与应用,解决了静校正问题;采用多域去噪技术进行叠前多域去噪,压制各种干扰,突出有效反射;利用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消除各种非一致性因素的影响;通过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偏移成像效果。最终时间偏移剖面上的波组特征清楚,中深层信噪比有较大提高,连续性增强,断点、断面清晰可靠,成像精度比老剖面有明显提高。通过综合解释,对该区构造取得了新的认识,发现了一批新圈闭,经钻探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精细勘探的需求,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因其较高的执行效率、优异的成像效果得以广泛应用。桂中坳陷为典型的特大型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岩溶发育;复杂的近地表条件使得该区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重点探讨了联合静校正技术,并详细分析了影响叠前偏移成像的关键因素,通过叠前数据规则化技术、叠前偏移数据能量调整技术及高密度各向异性速度分析解决了复杂三维探区地震资料的叠前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北斜坡地区地表情况复杂,地下受构造挤压运动影响,断层断裂发育。该区现有的6块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时间跨度大,资料品质迥异,已有的单块处理成果显示,三维地震资料衔接区资料信噪比低,频率、相位、能量差异大,断裂成像不佳,层位、断面很难进行准确的空间识别与追踪,制约了该区的深化勘探。在详细分析原始资料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区6块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连片静校正、叠前噪音净化、一致性处理、数据规则化和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连片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处理成果频率、相位、能量等一致性好,反射特征突出,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清晰,断点、断面清楚,解决了区块衔接段频率、相位、能量等的不一致性和由于不满覆盖和偏移速度场不统一带来的偏移归位不准问题,为后续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提供了高品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辽河拗陷低潜山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河拗陷低潜山地震资料具有信噪比低、断点绕射复杂、潜山形态及其内幕反射不清楚的特征,为此,必需提高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精度。本文采用分方位角速度分析及叠加、地表一致性、三维投影滤波去噪、各向异性倾角时差校正、偏移速度场扫描及层速度场平滑、叠前时间偏移等数据处理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各项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应用效果。研究后认为,前三项技术可以在保持有效地震信号特征的前提下,有效地压制干扰,提高剩余静校正的精度,从而提高低潜山资料的信噪比;后三项技术有力地保证了低潜山带复杂构造成像的精度。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辽河低潜山地区地震资料特点的资料处理技术系列,对低潜山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具有参考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西部复杂地区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构造的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应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GeoDepth,对我国西部E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基本思路是:①在时间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建立时间模型;②用相干反演法和速度转换法相结合逐层求取层速度,建立层速度-深度地质模型;③用剩余速度分析修改和优化地质模型;④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以辽河西部二界沟地区新采集三维地震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叠前道集中各种噪声、中深层信噪比低的特点,研究了随机噪声衰减技术,多域组合去多次波技术,总结出叠前道集提高信噪比的技术思路。为了提高深层的能量,应用了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技术,在偏移成像方面,对偏移算法进行了细致研究,对偏移速度场构建过程形成较完整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8.
草湖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分布有农垦区、盐碱浮土区、沙丘区、胡杨红柳林、水域沼泽等不同地表类型,原始资料静校正问题突出,干扰波发育,目的层信噪比较低,资料处理难度较大。通过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多域噪声压制技术、精细速度分析、高精度Radon变换技术及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了该地区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偏移成果剖面归位准确、波组特征清楚、地层接触关系明确、构造清晰,能真实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形态。  相似文献   

19.
江汉盆地西南缘采穴断块区地下地质构造和断裂特征较为复杂,叠后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虽然能反映该区的整体面貌,但成像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油田勘探与开发的需要。为进一步查明采穴南断鼻构造东北部的构造特征和断层展布特征,为钻井部署提供可靠依据,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的研究。在资料处理中先进行叠前偏移的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对叠前偏移速度、偏移孔径、偏移距和反假频参数进行测试和选取,以满足该区地震地质条件和后续工作的技术要求。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能改善成像效果,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在构造较复杂、速度变化不很激烈、资料信噪比中等以上的探区,叠前时间偏移要比常规叠后偏移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区块间能量不均、子波差异、空面元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覆盖次数的能量优化调整技术、时差计算和调整技术、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加剩余静校正技术以及叠后插值、叠后时间偏移技术等,来确保区块间振幅能量分布和子波特征分布均匀,无闭合差存在。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技术在深、浅层均能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偏移剖面无空间假频存在,且信噪比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