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多孔隙介质中流体的存在及其运动是弹性波频散和衰减的主要原因。当地震波在地下岩层多孔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所合流体性质不同,特别是岩石中含有石油和天然气时,地震波的吸收衰减量显著增大。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信息与振幅信息密切相关,与其它地震信息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本文以Biot理论和实验室试验数据为依据,在多相介质条件下,阐述了储层中不同流体对地震波的振幅嘤收衰减信息的差异,并利用地震波的振幅吸收衰减信息在灰岩潜山缝洞型储集层进行了油气检测研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多相介质理论的油气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采用的油气检测方法和技术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基于单相介质理论的,而含油气储层是多相介质的,因此,造成了油气检测结果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以Biot理论和实验室数据为依据,研究出一种快捷的油气检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十几个工区,检测油气的符合率高于现有的其他烃类检测技术。该方法在勘探阶段的油气检测方面和开发阶段油气藏动态监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KLinversion油气检测软件在江汉探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气储层是多相介质的,地震波在单相和多相介质中振动和传播的规律有很大差剐。由于目前采用的大多油气检洲方法都是建立在单相介质理论基础上的,所以造成了油气检测结果存在多解性。KLinversion是以Biot理论和实验室数据为依据,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油气检测软件,通过在江汉多个工区的应用表明,其检测结果与实钻吻合率较高。该软件可以区分油水边界,指示勘探开发的目标区。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的其它资料,可以提高钻探的成功率,减小钻探风险。  相似文献   

4.
基于瞬时子波吸收分析的油气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波能量衰减与砂岩含油、含气有着一定的关联,以往对吸收的研究常常着眼于气藏对高频成分的强烈吸收作用。Eugene Lichman(2003)在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岩石孔隙中气体、液体的能量吸收机制。不仅利用瞬时子波谱中高频成分解释了气层吸收状况,而且,还解释了孔隙流体对瞬时子波中低频成份的影响。在介绍这一技术思路的同时,结合一些分析实例.对吸收研究方法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汇总.完成该方法在THN地区的油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5.
胜利浅海埕岛潜山储集层特征与描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区埕岛古潜山的勘探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果 ,但潜山油气藏储量在埕岛地区储量序列中的比重仍很低。究其原因潜山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是制约潜山勘探的关键因素。在地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潜山储集层特征研究 ,并应用各种地球物理新技术和方法对潜山储集层空间分布规律和展布形态进行描述 ,包括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以及合成声波测井等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埕岛潜山的下步勘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牛居地区储层厚度薄,相带变化快,有利含油气区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油气检测技术开展了沙一段有利含油气区预测。首先通过精细井震标定,确定检测时窗,然后利用多井频谱对比分析,拾取敏感频段,最后依据地震波在双相介质中传播具有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特征,进行有利含油气区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率达80%,可为下步勘探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古潜山储集层描述方法及在CB 30潜山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广军 《石油物探》2002,41(4):466-469
古潜山油气藏由于其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对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视,在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由于储集层非均质性一般都比较严重,储集层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的预测和描述是勘探的关键,也是其难点之所在,合成声波测井技术能够利用地震资料空间密集和连续的优势,在综合分析和建立可靠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对古潜山储集层的分布作出比较准确和符合地下实际地质情况的预测描述,该方法简便易行,并且在CB30等潜山的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赵勇刚  廉梅 《录井工程》2015,26(2):81-85,94
北大港潜山奥陶系储集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探索岩溶储集层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储集层分布规律.对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岩溶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发育模式研究.认为储集层的发育主要受控干构造作用、岩性与沉积环境以及表生期岩溶作用等因素。储集层分布在平面上取决于岩溶古地貌和断裂走向.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处储集层较为发育.裂缝和断层发育的部位特别是大断层两侧最有利于岩溶储集层发育;纵向上受岩性和风化壳发育程度控制.白云岩和膏岩层段易溶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距风化壳顶面距离越近.储集层发育程度越高.该区有利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风化壳以下50~250m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震波在双相介质中的衰减特性检测油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平面波假设条件下,本文通过求解波动方程推导了双相介质中地震波衰减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了衰减系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常规地震勘探的频率范围内,地震波在双相介质中传播时,存在介质吸收效应,且衰减系数近似与圆频率成正比。衰减系数同时受地震波频率和耗散系数的影响,表现为频率越高,衰减系数越大,耗散系数越大,衰减系数随频率的变化越大,表明地震波在穿过双相介质时其不同频率成分对应的能量要发生变化,低频能量衰减小,高频能量衰减大,在频谱上表现为低频能量相对增强,高频能量相对减弱。据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资料的低、高频段信息反演地下介质双相特性或含油气性的方法,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的反演结果均验证了文中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裂缝性变质岩储层的研究理论、方法与孔隙型砂岩储层有明显不同,主要在于变质岩大部分原生孔隙为次生的构造裂缝所代替,此类裂缝不仅是储集空间,也是油气的渗流通道。由于潜山变质岩储层埋藏深、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给储层解释和预测带来较大的难度。本文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裂缝性变质岩潜山储层预测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沿层方差体切片技术、基于叠前地震数据体的频谱成像分析技术、构造应力场分析技术和吸收衰减属性分析技术等,其中以方差体切片使用效果最明显。利用此套技术对JZS油气田太古界潜山储层中裂缝性储集层发育情况和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很好,表明该套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渤深6下古生界潜山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磊 《石油物探》2005,44(3):229-232
渤深6潜山油藏的目的层为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埋藏较深,内部断层和缝洞较发育,地震资料品质较差,而且完钻井少,因此,难以准确预测储层的纵向及平面展布规律。为此,利用相干分析、振幅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和多尺度边缘检测等技术,对渤深6潜山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多参数聚类分析技术进行了储层含油气性评价,认为渤深6区块大面积含油。将预测结果应用于井位设计,部署的4口井均获得了高产油气流。  相似文献   

12.
任丘潜山雾迷山组油藏为我国大型裂缝型碳酸盐岩底水块状油藏,储层具有双孔隙介质特征,目前处于高含水低速开发阶段.文中以任丘潜山碳酸盐岩油藏为倒,以多学科理论一体化为原则进行裂缝预测.综合运用了地震、钻井、测井、开发动态等多种基础资料及综合地质研究成果,利用PetrelTM地质建模软件,应用先进的蚂蚁追踪技术和离散裂缝网络...  相似文献   

13.
济阳坳陷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勘探技术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立驰 《石油学报》2004,25(6):44-47
针对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勘探这一公认的难题,介绍了济阳坳陷在近几年勘探实践中所形成的碳酸盐岩潜山勘探配套技术系列,如用重、震联合反演,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和连片处理技术提高目标选区和圈闭描述的精度;采用井点储层分析描述技术和井间储层横向预测技术提高储层预测能力;运用油气运聚模拟和模式识别技术,为勘探决策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证据;应用多项钻井工艺技术和酸化压裂改造技术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储层性能。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济阳坳陷碳酸盐岩潜山勘探水平,勘探成效显着。  相似文献   

14.
冀中坳陷隐蔽型潜山油气藏主控因素与勘探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具有形成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的地质条件。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方向逐步转向埋藏深、识别难度大、成藏条件复杂的隐蔽型深潜山、潜山内幕等隐蔽型潜山目标。研究表明,埋藏深度大于3 500m的隐蔽型深潜山以沙河街组三段—四段为主要烃源层,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其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为主,物性受埋深影响小,具有较好的储集能力;潜山内幕成藏受控于潜山内幕储盖组合的有效性、潜山内幕储层物性与油气运移通道输导能力的耦合关系,具有良好封堵能力的内幕盖层、良好储集物性的内幕储层以及优势的油气运移通道是潜山内幕成藏的关键。牛东潜山带、长洋淀潜山带、肃宁潜山带等多个隐蔽型潜山油气成藏区带的发现,展现了冀中坳陷该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5.
信安镇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的孔缝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山灰岩非均质性油气藏是一种受灰岩孔缝发育带控制的油气藏。灰岩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主要与孔缝发育程度有关,而与孔缝内的流体成分关系不大。本文利用两种地震方法研究储层孔缝发育带的分布:一是用反射波的振幅和层切片技术预测孔缝发育带;二是依储层的空间形态计算储层的平均吸收特性、振幅等参数的相对变化,预测孔缝发育带。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十分吻合,而且能预测在地震剖面上不易识别的微小断裂(已为钻井资料证实)。上述方法是在解释工作站上开发的。它增强了工作站的解释处理功能,为在工作站上进行多信息提取和综合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成像测井等多种分析手段,对渤海海域太古界变质岩储层的岩性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综合研究,探讨了暗色矿物体积分数对孔隙度和裂缝密度的影响。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建立了孔隙度、裂缝密度与不同岩性暗色矿物体积分数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暗色矿物在碎裂岩中体积分数较低,而在片麻岩中体积分数较高,角闪石体积分数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黑云母体积分数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岩性中暗色矿物体积分数对孔隙度的影响界限值为5%和15%,对裂缝密度的影响界限值为10%;当暗色矿物体积分数小于10%时,构造条件对裂缝发育的影响更为关键。文中结合岩心分析、风化指数、录井、测井等资料,建立了太古界变质岩潜山油气藏储层分带评价方案,自上而下划分为强风化破碎带、次裂缝带、主裂缝带、致密带和内幕裂缝带。  相似文献   

17.
方法:利用测井技术结合岩心、试油等资料,对曙光低潜山带碳酸盐岩储层岩性,裂缝;地层产状等进行了研究。目的:为该区潜山储层评价提供依据。结果:利用自然伽马和三孔隙度测井资料,建立了潜山地层的岩性差别标准;利用变角度地层倾角处理和单点人工计算法,初步确定了潜山内幕地层的产状;利用电导率异常检测,井周超声成像等技术,识别出了潜山地层的裂发良段及裂缝产状,利用自然伽马双侧向等技术建立了孔隙度等储层参数的解释模型.结论:采用本文方法对曙光低潜山储层开展的研究是可行的,为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缝洞型碳酸盐岩内部局域振幅横向差异性储层预测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高分辨率三维保幅地震资料显示,潜山内部存在许多“短轴”杂乱的反射能量团。根据地震反射原理,结合钻井取心、测试和测井资料的分析,认为具有一定反射能量和“短轴”杂乱反射是碳酸盐岩潜山内部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定量刻画潜山内部杂乱反射能量团的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内部储层的平面分布规律,简称为局域振幅横向差异性储层预测法。本文方法具有简便实用、预测精度高等特点,在轮南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勘探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测井资料在潜山油藏综合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的关键在于详细了解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以辽河油田沈 2 2 9井区元古界灰岩潜山油藏为例 ,利用 370 0系列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分别对地层产状、储集岩的识别和划分、裂缝的识别和预测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的白云岩、石英砂岩 (主要储层 )和泥岩在 370 0测井曲线上呈现明显的特征 ,可以作为主要识别标志 ;该潜山地层倾角一般在 30°左右 ;该区裂缝走向以北东和近北西向为主。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裂缝纵向识别 ,利用 3D Move及 3D Stress软件进行裂缝的空间分布条件模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储层的发育区和合理的射孔井段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