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君莲居住区总规划用地面积177.49 hm2,总建筑面积195.01万m2,是上海近年来开发的超大型居住区之一.针对规模大、人口多等超大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综合全面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设计"四级、三环"的道路结构;构思"一环、二轴、二中心"的总体布局;营造变化统一、富有层次的建筑空间;分散中心绿地到各组团,平衡各小区水景;取消大型购物中心和组团商业.通过上述各种方法,实现了超大型居住区道路交通的系统性、总体布局的整体性、建筑空问的多样性、绿化水景的均衡性和商业配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正> 一、改进居住区详细规划内容与深度的必要性 在我国,编制居住区(泛指居住区、小区、街坊、组团)详细规划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从50年代到80年代,国家主管部门先后多次颁发过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详细规划的内容与深度都作了规定。既然这项工作历史悠久,又有法规,还有没有探讨改进的  相似文献   

3.
许松辉 《规划师》2003,19(11):58-61
当前我国居住环境空间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城市设计因而被引入居住区详细规划中,并逐步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改善居住区环境,沟通单体设计与规划设计等作用,具体可以应用于处理空间组合及体量、入口、道路、组团、中心绿地及广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人车分流背景下对居住区道路人车混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张楠 《中外建筑》2009,(7):53-55
本文旨在充实和拓展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理论,从研究国外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理论发展入手,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为创造人性化的居住区提供参考依据,为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管理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组屋规划的指标和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新加坡70、80年代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指标和规划结构。在规划指标中分析了居住密度、最小住宅间距和停车位标准等发展变化及其原因;规划结构中主要分析了作为新加坡居住区规划基本单元的邻里组团的实践及其发展前景。文章试图从量化指标和居住环境空间结构来认识新加坡既高层高容积率又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有关法规,我国的居住区规划结构按居住户数和人口规模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居住区(3~5万人);第二级为居住小区(0.7~1.5万人);第三级为住宅组团(0.1~0.3万人)。居住用地由住宅、公建、道路、绿地四项用地组成。其?..  相似文献   

7.
山地城市道路规划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欣斗 《规划师》2004,20(5):69-70
山地城市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道路选形应依据道路等级和性质而定,采用曲线形设计方法,避开不良地质带;道路竖向规划应注意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协调;道路网络布局应追求自由式、组团式。城市各组团间应加强车流集散通道和人流集散通道建设,组团内部应合理规划支路,采用立交方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绿视率是视觉生态设计中有效、明确、可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之一。在我国高密度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引入"绿视率"理论与方法,并作为其视觉生态评价的主要指标。为有效提升我国高密度城市居住区的绿视率,应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注意以下方面:1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组团——居住区"等布局方式。2通过减少道路占地、绿地细部自然化以及采取曲折式、短捷型的道路形态等方法,以有效提高绿视率。3在居住区建筑布局、开放空间、道路形态、植物绿化等细部设计中遵循若干设计导则。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我国居住区规划中最常见的组团布局形式,抽象出五种居住组团的基本模式,在计算机上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编制出不同日照、朝向和层数条件下建筑密度的计算程序,绘制出密度与层数、朝向及日照之间的关系线,并提出了各种层数在不同日照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密度范围,供居住区规划及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开敞与封闭建立组团及组团单元 ,是近几年来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改造的一个主要做法。表现为对居住区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围合 ,这种做法对组团识别、行政管理以及控制车流、安全因素等有一定好处。合理的封闭与开敞对各方面是有利的 ,但利与弊总是相辅相承 ,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注意。首先 ,居住区大范围的围合 ,对进入居住区的车流起到扼制作用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进入居住区或因为其它情况而在居住区邻近地域的车辆并没有因此减少 ,反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增多。这些车辆一部分停在邻近居住区的城市干路旁 ,一部分停在封闭的入口…  相似文献   

11.
瀛海名居别墅区环境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建 《中国园林》2006,22(10):8-11
通过对瀛海名居别墅区环境设计的案例分析,提出如何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贯彻“宜居”理念,如何利用乡土植物的种植与配置营造“家园”的氛围,弱化建筑体量和规划设计带来的居住区方向感不明确、建筑间难于识别的问题,通过种植规划、标识系统、水景以及小品等几个方面的设计来区分组团和道路景观特色,以达到增强小区整体识别性和归属感的目的。以少而精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运用水景,以实现宜居、自然并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居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2.
无锡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和规划设计院共同承担了芦庄小区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在规划通过评审后,我们又对整个小区组团的构思作了进一步的推敲。首先针对用地现实及高压线穿越的特定条件,利用组团式结构对小区进行用地划定,以道路为骨架划为四个组团。如何使四个组团在小区中能各具特色,让人们进入小区后极易识别,这就要在小区风格基调色彩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贵阳中天世纪新城三组团规划建筑设计的介绍,探讨了现代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中尊重场地、尊重人类生活与居住行为、重视环保节能等的设计理念.研究了协调好影响居住区规划的重要因素,处理好人与自然、历史、人文、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日式风格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探讨,分别对居住区的空间布局、中心景观、组团及院落景观、宅旁绿地、道路景观、入户景观、建筑小品、植物配置、景观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目的在挖掘居住区日式风格的景观设计,丰富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燕山大学西校区二、三组团中标方案和修改方案的比较分析,指出场区内组团规划设计方案的两个原则是:一,系统论原则,注意组团规划与总规关系,保证规划的系统性和统一性;二,场区内各组团的规划调整应以实事求是为准则。  相似文献   

16.
<正> 记者不久前在风景如画的“海上花园”——厦门,参加了“居住区详细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会议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居住区规划理论的新成就。会上专家们畅谈了自己对居住区规划理论的见解,特别是对规划结构、居住组团、综合区、服务设施定额指标,综合造价和节约用地等问题的深入探讨,引起与会同志的浓厚兴趣,现将讨论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6,(11)
针对目前居住区空间模式与道路规划设计问题影响,文章分析了居住区空间模式与道路规划设计现状以及居住区空间模式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与道路规划的设计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动态交通为主题.结合国外居住区中道路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居住区规划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寻求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模式.使居住区内部的路网结构在发挥其交通功能的同时.体现出人的活动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进而营造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4,(3)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大量融入城市,城市居民的居住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城市住宅日渐成熟,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传统意义上的居住区规划已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居住需求,传统方式的居住区三级结构正在逐渐消亡,在传统居住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组团正在以新的形式进入现代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的条件,如何适应大规模住宅建设的需要,搞好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总结国内外居住区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扩大组团——居住区两级规划结构的设想 就居住区形式的发展过程来看,本世纪初,国外住宅群的建设大多采用街坊和邻里单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