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平  付冬阳  高雅  刘丹  师帅  赵晓辉 《宽厚板》2021,27(6):34-36
针对某钢厂生产Q235B钢板大批量出现表面裂纹的情况,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微观检测方法,对钢板表面裂纹形态、分布及其附近夹杂物和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钢板近表面存在严重MnS夹杂物,破坏了钢基体,导致铸坯原始表面裂纹缺陷在轧制变形作用下延展、扩大,形成钢板表面缺陷.通过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钢板表面裂纹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Q355热轧厚板的山峰状表面裂纹,通过酸洗、金相组织观察和夹杂物分析,讨论了裂纹的形貌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发现,山峰状裂纹顶部主要为大尺寸的外来夹杂物,裂纹侧面的夹杂物主要为Al2O3,裂纹皮下均为铁氧化物,夹杂物分布有明显的位置特征。山峰状裂纹周围存在大面积异常组织,且仅位于裂纹1侧。结论认为,山峰状裂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外来夹杂物。在连铸坯表面就已经出现微裂纹缺陷,轧制过程中,裂纹1侧向轧制(RD)方向快速变形,1侧的皮下组织被拉伸至表面,形成仅位于1侧的表面异常组织。裂纹表面的两端沿RD上的Al2O3夹杂物扩展,最终形成以外来夹杂物为顶部、以Al2O3为两侧的山峰状裂纹。裂纹皮下经过两个不同的氧化过程,形成FeO-Fe2O3-Fe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宽厚板》2018,(5)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手段对低合金钢板的表面裂纹原因展开分析,从裂纹处发现氧化、脱碳和夹杂物存在,夹杂物成分中主要含有Al、Si、Ca、Mg、Ti等元素。连铸坯近表面形成的夹杂物破坏了基体组织连续性,夹杂物处在钢板轧制过程中首先开裂,并逐步扩展成裂纹。通过优化连铸保护渣和连铸工艺,成功避免了此类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王昆鹏  姜敏  赵昊乾  王新华  王郢 《钢铁》2016,51(4):31-37
 使用ASPEX PSEM explorer研究了帘线钢中氧化物夹杂的成分及形态在炼钢与轧制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连铸坯夹杂物中SiO2质量分数较中间包有增加趋势,并在铸坯中发现MnO-SiO2-Al2O3和SiO2构成的复合夹杂物,轧制盘条中出现未很好变形的SiO2夹杂物。热力学分析表明:由于连铸过程钢液和夹杂物间的传质作用,导致铸坯夹杂物中SiO2质量分数增加,MnO-SiO2-Al2O3系夹杂在浇铸过程较CaO-SiO2-MnO-Al2O3系夹杂物更易析出SiO2相,形成MnO-SiO2-Al2O3为基体的复合夹杂物。CaO-SiO2-Al2O3-MnO和MnO-SiO2-Al2O3夹杂物在盘条中呈长条状,MnO-SiO2-Al2O3和SiO2析出相构成的复合夹杂在轧制过程将发生相分离,形成“眼睛状”或单颗粒状夹杂。  相似文献   

5.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检测手段,对DC04表面缺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处有一条长约200μm的B类夹杂物,基体夹杂物超标.非金属夹杂物引起应力集中,轧制时在此处产生微裂纹,冲压形成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6.
Q460高性能钢表面裂纹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联民  胡湘红 《宽厚板》2007,13(1):19-23
针对Q460/Z35高层建筑用钢板表面出现的裂纹缺陷,采用光学、电子扫描显微镜和INCa能谱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具有沿钢板纵向延伸、多分布在板尾、偏向板边且深度很小的规律性,对缺陷作定性分析发现含氧量很高,多数裂纹中夹带细小、脆性较大的氧化物夹杂,裂纹根部三叉晶处富碳。产生缺陷的原因是在不平衡冷却条件下形成的薄膜状富碳奥氏体及夹带的夹杂物,在热加工过程中因形变不均匀,造成局部表面开裂。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用球扁钢热轧后出现表面纵裂纹的现象,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能谱分析,对裂纹出现的原因进行研究。发现裂纹内部被氧化,裂纹附近组织中存在铁锰硅酸盐夹杂物,且腐蚀后脱碳现象明显。因此可知:裂纹在轧制之前就已存在于连铸坯上,由于夹杂物的存在使得裂纹在轧制过程中进一步扩展,最终形成表面纵裂纹。  相似文献   

8.
针对36Mn2V钢板表面出现裂纹缺陷的现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检验手段分别从表面裂纹形貌、非金属夹杂物、组织分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分析。结果表明,钢板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来源于结晶器保护渣卷入形成的铸坯表面裂纹,并且在加热保温过程中裂纹两侧发生了脱碳,晶粒长大以及内氧化。基体存在由于P偏析造成的鬼线组织。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Q345B钢连铸板坯轧后钢板表面小纵裂纹成因,采用光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别对Q345B钢板裂纹处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显微形貌及夹杂物的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缺陷是由于连铸坯皮下气泡引起的,铸坯皮下气泡在轧制前加热过程中被烧暴露发生氧化而不能被压合,轧制延伸时缺陷区不能参与同步变形而最终形成表面小纵裂缺陷.  相似文献   

10.
非金属夹杂物是引起冷轧板坯表面缺陷的主要原因.分析了304不锈钢热轧板坯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成分、形貌及尺寸.对304热轧板坯进行不同压下量的轧制,分析不同厚度冷轧板坯中的夹杂物形状和尺寸,研究非金属夹杂物在板坯冷轧过程中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304热轧板坯中的夹杂物主要组成为CaO-SiO2-MgO-Al2O3的复合氧化物,为脆性夹杂物;冷轧过程中,夹杂物的塑性变形不明显,随着冷轧压下量的增加,大颗粒的夹杂物不断被轧碎,板坯中夹杂物的平均尺寸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