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构想,对中国未来发展模式又做了一次界定,生态文明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理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就是要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10亿m2,城镇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万亿元,规模巨大。但是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耗用了大量土地,  相似文献   

2.
将绿色建筑“放大”和叠加就可以造就一座生态城市。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旧有的城市开发模式一直为人们所诟病。面对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城市化到了必须选择生态文明道路的时候。这种选择,就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于是,我们看到,世界各国已经开始把城市化进程与生态化进程合而为一,“生态”已成为构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为了城市建设中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的精神与要求,提出四点看法:(1) 树立并深化认识“建筑科学”大学科的理念;(2)发展“建筑科学”全才,普及城市、建筑、园林的基本知识教育; (3)以自然宇宙观指导城市、建筑、园林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发展;(4)以发展园林化山水城市做为城市建设的目标, 加深对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的认识,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与智慧城市是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经济、文化、生态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实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为目标,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着手,提出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探讨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与物质基础又反作用于城市建设管理,在城市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与低碳建筑管理的重要性,城市建设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生态城市是为了应对能源与环境恶化而提出的一种复合生态系统,低碳建筑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发展模式。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而低碳建筑则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生态城市重要的载体。本文从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出发,在现代建筑观念的引导下,对城市中低碳建筑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分析,利用科学、信息化技术探索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化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实施国内首部建筑节能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以及进入"十二五"以来,深圳市持续、大力推进建筑领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与方式,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深圳",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初步实现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城市的"两个转型".深圳先后获得首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工程建设标准综合实施试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试点城市等五个示范试点城市称号.深圳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以及国家低碳试点城市.2012年,为配合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建设,深圳市还在建筑领域率先启动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城市是上海发展的愿景,文章简要分析了上海在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现状和趋势,并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其在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内各省市持续大力推进建筑领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住区建筑工业化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其健康发展对城市住区可持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SWOT-AHP 模型对城市住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权重及各项评价指标权重,构建策略四边形,并根据分析结果初步拟定了城市住区建筑工业化发展策略选择为SO(优势机遇)组合及ST(优势威胁)组合,并据此提出城市住区的建筑工业化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对有效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落实国家有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首先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指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从3个方面透视出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概况,包括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城市社会生态状况出现失衡;城市文化生态形态存在偏颇。然后,从思想观念、制度建设、发展模式、行为规范等方面深入分析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就如何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有为认为,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政策措施要细化。因地制宜的范围包括气候、资源、环  相似文献   

13.
徐倩 《华中建筑》2008,26(1):I0013-I0018
2007年10月15口,在中国共产党第17次全国代表人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其所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1月10-12日,以“探索中国‘山水城市’的科学道路与城市发展”为主议题的“全国第九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在洛阳胜利召开。在党号召的“建设生态文明”方针的指引下,这次“讨论会”的主旨在于从理论走向实践,倡导建立和谐的人居环境,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4,(3)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到26%,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日益增加。绿色建筑因其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特征,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必将成为建筑业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助推生态文明的发展。本文系统阐述绿色建筑在减少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倡导全社会发展绿色建筑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更是一项长远工程,21世纪以来,发展生态城市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发展共识。当前,我国把生态文明提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明一体共存发展的高度,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则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城市组成的基本元素,建筑在其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6.
视点     
《广西城镇建设》2012,(7):113-115
仇保兴:建设生态城市应遵循六条原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应遵循六条原则,即用地模式必须紧凑,避免城市发展"摊大饼";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必须要达到整个能耗的20%以上;绿色建筑要在所有建筑种类占比大于80%;生物多样性;绿色交通优先,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的比例大于65%;拒绝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项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到26%,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日益扩大。传统建筑业全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同时产生了相应数量的污染物。绿色建筑因其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特征,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必将成为建筑业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助推生态文明的发展。本文系统阐述绿色建筑在减少能源消耗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倡导全社会发展绿色建筑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微小型生态城市发展与建设及其建筑形态、交通出行和规划设计等的"城市生态细胞——立体城市模式探索"论坛,6月13日上午在广西桂林召开。该论坛是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合办的"2012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分论坛之一,由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主办。  相似文献   

19.
将绿色建筑"放大"和叠加就可以造就一座生态城市.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旧有的城市开发模式一直为人们所诟病.面对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城市化到了必须选择生态文明道路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郑斌 《福建建设科技》2014,(2):30-31,29
绿色建筑体系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目前绿色建筑体系难以有效的应用在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中,无法充分发挥其节能低碳的价值。本文通过借鉴绿色建筑体系的四大特点,总结出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分布式能源系统、土地开发模式、城市规划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应对之道。希望能为城市生态规划思路提供研究依据,为建设实施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