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的拉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多功能化的施工材料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外界荷载变化或土体位移,因而容易与土体相互作用,通过土体和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拉拔试验初步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工作性状。  相似文献   

2.
土工合成材料的拉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拉拔试验被认为能较好地反映加筋材料在土中的界面特性。通过单向土工格栅、经编土工格栅和有纺土工布在砂砾石、中粗砂和残积土中的拉拔试验,测定其界面摩擦系数,评价其界面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拉拔试验测定土工合成材料与风积砂的界面摩擦特性。根据试验结果分析风积砂与土工合成材料在接触面上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化,得出不同种类的土工合成材料对填料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界面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3,自引:1,他引:7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工程中 ,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 ,因此利用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 5种不同种类的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为加筋材料 ,以砂和石灰粉煤灰为填料 ,通过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比较各种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可指导土工合成材料的优选和研究加筋机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拉拔、摩擦试验研究绵阳非饱和土与不同土工合成材料间的界面相互作用特性及加筋效果试验,得出了三种土工合成材料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分析了曲线特征及土工合成材料与土体界面的相互作用特性,其结论为今后土工合成材料在绵阳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工合成材料与细粒尾矿界面作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有色金属铜矿的细粒尾矿为加筋填料土,利用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带和土工格栅)在填料土不同密实度、含水量及垂直荷载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土的界面作用特性,以及细粒尾矿加筋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土工合成材料在城市固体垃圾填埋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系列新型化工产品———土工合成材料在城市固体垃圾填埋场中的应用 ,特别对其中土工织物 (GT)、土工膜 (GM)、土工合成材料粘土垫 (GCL)、土工网 (GN)、土工复合材料 (GC)以及土工泡沫 (GF)等在填埋场衬垫、封盖系统中的应用作了全面的总结 ,详尽地分析了各种材料的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8.
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界面特性试验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接触面摩擦特性的试验研究有利于弄清土与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同时为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数。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几年来关于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界面特性研究中的四种试验方法(直剪试验、拉拔试验、斜板试验和扭剪试验)的试验设备、试验原理以及各种试验方法的特点,并简述了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在本文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工合成材料在废弃物填埋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废弃物处理的现状和土工合成材料在废弃物填埋场中应用的情况。废弃物填埋场中所使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膜,非织造土工织物和土工格栅,这些土工合成材料可起到密封隔离,排水,过滤,排气和加固填埋场边坡的作用,最后展望了土工合成材料在不保领域中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颗粒流程序(PFC2D)对土工合成材料的拉拔试验进行模拟,着重从细观角度来分析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接触界面。通过室内拟合试验,选取和校准离散元的细观参数,土工合成材料用平行黏结模拟,土颗粒采用由3个圆形颗粒组成一个椭圆形团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接触界面的厚度为6~7倍平均土颗粒直径,接触界面中的颗粒发生较大相对位移,孔隙率增大,接触数减小。PFC2D为从细观角度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接触界面特性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1.
土工合成材料大型直剪界面作用宏细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型直剪模型试验设备,在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一系列的土工合成材料直剪试验,应用数码可视化跟踪技术,结合土体变形无标点量测技术来研究双向土工格栅与砂土直剪界面作用的宏细观特性,同时分析界面附近土压力分布规律,并研究界面颗粒运动变化规律和细观组构演化特征与宏观特性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直剪筋土界面附近竖向压力分布从前端依次向后端减少;直剪界面位移达25 mm时,形成了稳定的剪应变集中带;在筋土界面(6~8)D50粒径厚度范围内,界面颗粒以旋转和平动方式同时位移,该范围外颗粒以平动方式沿剪切方向位移,且位移较小;在剪切过程中,界面颗粒发生旋转,土体发生剪胀,孔隙率增大,平均接触数减小,颗粒重新被压密,孔隙率减小,平均接触数增多,颗粒长轴排列趋于水平方向,各细观组构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加筋土结构中加筋与土之间的摩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全文  杨知水  周晖 《山西建筑》2005,31(20):125-126
利用拉拔试验,对不同加筋材料,不同填料的加筋土的摩擦特性、抗拔位移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为今后的筋材拉拔试验及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工试验中界面摩阻力的存在对试验成果的影响不可忽视,摩阻力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摩阻力的大小和减小摩阻力的措施是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试验方法直接测定土体材料与加载结构(钢结构)间的摩阻力,并研究减小摩阻力的措施。为此,专门设计了一种试验设备,并针对粗粒料进行了系统的试验,探讨了界面摩阻力的试验方法、粗粒料界面摩阻力大小和某种减小摩阻力措施的有效性。试验表明,粗粒料与加载结构间的摩阻力与正应力成正比,摩擦系数达0.45左右,经一定"减摩"措施处理后,摩擦系数可降至0.1左右,要更大程度上消除摩阻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在土工试验设备设计及试验成果整理中有必要考虑界面摩阻力这一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土工袋层间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工袋层间摩擦是土工袋柔性挡土墙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其大小直接决定了土工袋挡墙的内稳定性。通过铝棒土工袋的摩擦试验说明柔性土工袋层间摩擦与刚性体间摩擦特征的不同,进行了不同袋内材料、土工袋排列方式以及运行环境(水上或水下)等条件下的土工袋层间摩擦试验。结果表明:土工袋层间摩擦力随着袋体沿受力方向变形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层间发生整体滑动时达到最大值,并趋于稳定;土工袋层间摩擦不仅与编织袋体的摩擦有关,而且受袋内材料粒径大小及排列方式的影响;土工袋浸泡于水下时,由于水的润滑作用使得编织袋间的摩擦作用减小,袋内材料为细颗粒的土工袋层间摩擦作用减小,而袋内材料为粗颗粒的土工袋层间摩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土工格栅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土工格栅与土的界面作用特性直接影响着加筋土挡墙的安全与稳定性。因此,土工格栅与填料的界面技术指标在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中至关重要。本文在从试验方法、加载方式、试验箱侧壁边界效应和尺寸效应、填料厚度、压实度以及筋材夹持状况等几方面分析土工格栅界面摩擦特性影响因素基础上,进行了土工格栅在砂砾料和粘性土中的拉拔试验和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与砂砾料接触面抗剪强度较高,而与粘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很低;对于加筋土挡墙拉拔力较大的层位,应选用刚度大的土工格栅和砂砾料为填料。直剪摩擦试验不适合确定土工格栅接触面的抗剪强度。该试验结果对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索与膜材间摩擦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索膜结构分析时应该考虑索膜间摩擦力的影响,而要考虑摩擦力一般就要用到摩擦系数。鉴于目前仍缺少索膜间摩擦系数的相应资料,考虑工程实际应用情况,选用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膜材进行了索膜间摩擦系数试验,给出了可应用于工程分析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界面摩擦特性对其荷载传递机理极为重要。首先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研究了法向应力、软土含水率、碎石料相对密实度、筋材设置等因素对筋箍碎石桩桩–土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元方法分析了筋材设置、筋材开孔率、筋材抗拉刚度等因素对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室内试验及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桩土界面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碎石料相对密实度、筋材开孔率、筋材抗拉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软土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界面摩擦系数则随法向应力、软土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碎石料相对密实度、筋材开孔率的增大而提高,筋材抗拉刚度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对采用刹车片作为摩擦材料的摩擦消能器进行单轴往复加载试验,考虑摩擦界面的面压、加载速率等因素对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摩擦消能器中,采用高强螺栓与碟形弹簧串联为摩擦界面施加正压力,以减小温度应力等因素对消能器性能的影响。同样参数的试验重复三次,以观察消能器性能的离散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摩擦界面具有可靠的滞回耗能能力,摩擦力相对比较稳定。但在试验中,摩擦界面的面压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幅度与初始面压的大小有关。此外,与静力加载相比,动力加载条件下消能器表现出更小的动摩擦系数。采用通过静力加载得到的摩擦系数进行消能器设计,可能得到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