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本文首先用马来酸酐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并进一步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制备带磺酸基团的水性环氧树脂。系统地研究了马来酸酐改性环氧树脂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原料浓度及混合溶剂比例对反应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用量和原料浓度的增加,生成交联网状产物的副反应都会明显增强,体系易凝胶;溶剂甲苯与丙酮的混合比例较低时,反应体系酸值难于准确监测,并且生成交联网状产物的副反应增强不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在马来酸酐改性环氧树脂进一步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制备具有水分散性的环氧树脂过程中,用元素分析法测定产物结构中的硫元素含量,并分析了乳液的粒径分布,适宜条件下制备的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系平均粒径为110nm,粒径分布窄,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酸酐固化环氧树脂潜伏性促进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DSC、TBA和旋转粘度计等手段对一种乙酰丙酮过渡金属络合物对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潜伏性促进作用和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可做为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潜伏性促进剂.其体系的固化反应速率随金属络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在160℃~180℃体系具有非常短的凝胶化时间。在室温下,其体系的贮存使用期可达二个月以上。整个固化反应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对含有此促进剂和叔胺促进剂的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固化产物进行了电、力学和耐热性能的研究和对比。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聚乙二醇作为清洗剂,在浇铸中对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的固化和同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酸酐固化环氧树脂用促进剂评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评述了几类用于酸酐固化环氧树脂的促进剂及其在酸酐/环氧体系中的固化促进机理。同时,简要介绍了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酸酐固化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环氧树脂的增容剂,以甲基四氢苯酐为固化剂固化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体系,通过测定,中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析了其增韧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增容剂的加入提高了环氧树脂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相容性,当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为10%时,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最好;并通过热失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固化物的热性能,其耐热稳定性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2-乙基-4-甲基咪唑(2,4-EMI)和三乙醇胺(TEA)作为促进剂,探讨了后处理对3种EP(环氧树脂)/酸酐固化体系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4-EMI促进EP/T-80(改性酸酐固化剂)体系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后处理工艺可明显改善固化产物的性能,使得固化物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更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7.
8.
基于兼具修复效率高、兼容性好、热稳定性较好等优点的微胶囊化环氧?胺自修复体系,研究了其在一种中高温(100~170 ℃)酸酐固化的商用环氧树脂中的自修复性能。首先研究了所选用修复剂的热稳定性及其在微胶囊化后在树脂基体中的热稳定性,进而采用人工预混注入修复剂的方法研究了所选用修复剂与酸酐固化环氧树脂的兼容性,最后在树脂基体中加入双组分微胶囊研究了该微胶囊化环氧-胺自修复酸酐固化环氧树脂的自修复性能,并探究了微胶囊比例与浓度及树脂固化程序对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用的修复剂体系热稳定性较好,微胶囊化后在树脂基体中热稳定性较高,适用于酸酐中高温固化的环氧树脂的自修复,优化后的自修复效率较高,超过80 %。  相似文献   

9.
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研制的改性双氰胺(MDC-1)固化环氧树脂E-51,经自制咪唑盐及双酚A促进和改性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得到较大加快,可实现较低温度的中温固化。本文考察了组分用量对树脂固化反应特性和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树脂的固化工艺参数,得到的树脂配方为E-51/MDC-1双酚A/咪唑盐=100/8/20/0.5,固化工艺为80℃/1h+100℃/2h,后处理工艺为120℃/2h。树脂浇铸体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酰丙酮铝、三苯基膦、2-乙基-4-甲基咪唑(2E4MZ)等3种促进剂在脂环族环氧树脂(UVR-6103)/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HHPA)体系中的固化行为,通过Ellerstien方程计算得到了UVR-6103/MHHPA体系在3种促进剂作用下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8.6,69.2,90.2kJ/mol,反应级数分别为0.96,2.09和1.60。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呋喃改性胺,并用该固化剂固化E-51环氧树脂,研究了其浇铸体经108℃、25%的NaOH水溶液处理后,力学性能和电性能随碱煮时间的变化关系,并且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碱煮前后其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形貌。结果表明,改性胺用量为24phr时,浇铸体的力学性能最优。碱煮150min以后,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变化比较小,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的保留率分别为93.6%、87.1%和86.5%,绝缘性能有所下降,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出现起伏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环氧及酚醛树脂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环氧树脂(EP)及酚醛树脂(PF)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增韧改性,对改性CE的凝胶时间和DSC曲线进行研究并确定了改性CE的固化工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CE固化时形成了柔韧性结构。研究了改性CE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及微观形态,发现EP的加入可增加CE的柔韧性,PF的加入可使CE的热稳定性损失减小。当CE/EP/PF的质量比为70/15/15时改性CE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从改性前的123.6 MPa、5.2 kJ/m2提高到134.5 MPa、16.7 kJ/m2,耐热性及电性能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13.
低粘度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将低粘度交联剂加入到酸酐固化的环氧树脂体系中 ,能有效降低树脂体系的粘度 ,得到室温下仅为 0 .0 8Pa·s的酸酐 -环氧树脂体系。利用正交实验优选了树脂配方 ,获得了优异的力学及物理性能 ;通过DSC确定了树脂的固化工艺制度 ,并利用TG对该树脂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该树脂体系适合于RTM工艺及湿法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邻甲酚醛环氧树脂(o CFER)与邻苯二甲酸酐固化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用动态力学谱仪测定了玻璃化温度(Tg)。讨论了固化剂用量、固化时间等因素对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体系的玻璃化温度随反应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趋于一定值。利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完全固化产物的热分解动力学,说明热分解反应分2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环氧树脂的弹性体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技术、着重讨论了弹性体增韧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和发腱现状,并简要介绍了热致液晶聚合物、柔性链段固化剂和互穿网络结构等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端环氧基丁腈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端环氧基丁腈橡胶(ETBN)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研究了增韧环氧树脂浇注体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ETBN含量的增大,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其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降低,表明ETBN对环氧树脂具有明显的增韧效果.环氧树脂浇注体拉伸断面SEM照片表明,固化反应过程中ETBN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格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N,N—二甲基苄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合成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互穿网络(IPN)弹性体,考察了产物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IPNPU/EP比纯PU具有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加工性能,拉伸强度得到很大提高,并在EP含量为20%时达到最大,而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分子量分别为600、1000、1500、2000的聚乙二醇(PEG)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合成了不同种类的聚氨酯(PUR)预聚物,用来改性环氧树脂(EP),考察了由不同分子量PEG合成的PUR预聚物用量对改性EP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子量为1500的PEG与TDI合成的PUR且其含量为10%时,改性EP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108.02 MPa,拉伸强度达到78.25 MPa,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