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的显式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文中首先导出了构件6维惯性力矢关于主动副速度、加速度的显表达式,引入了仅与机构位形和质量分布有关的一、二阶惯性影响系数,进而应用达朗伯原理方便地建立起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显式动力学方程。最后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六自由度并联式机器人双环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硬件接口电路等。 相似文献
4.
5.
6自由度水下机器人运动轨迹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工作以我们正在研制的具有6个自由度水下机器人为背景,该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分层结构,这里研究的是执行级控制。首先分析了造成耦合的原因,然后从减小控制的耦合作用的角度建立了水下机器人本体的数学模型,接着提出了机器人本体运动的滑模控制方案。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以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7.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高效计算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一种集总计算结构的动力学建模公式.该公式采用广义杆质量特征量来集总算出各有关杆对方程系数的影响,广义杆质量特征量可由末杆向基座依次递推算得且具有明确的力学意义.与文献中可见的其他建模公式相比该公式不仅运算量为量少.而且结构简明,很好地表现了各系数与杆件质量特征量和运动结构特征量的关系.是最有效的建模计算公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串联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的多种人机交互的机器人控制方法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触觉输入输出设备、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物理结构、通讯方式及编程接口进行研究,使用Geomagic公司的触觉输入输出设备Geomagic Touch为人机交互信息采集设备,利用设备配套的OpenHaptics编程套件,通过UR10机器人及其控制脚本URScript,构建了一个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实时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简要论述了机器人功率行为这一新概念,它为准静定功率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改善机器人工作能力、效率以及动态特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并给出了操作手准静定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1.
并联6—SPS机器人的影响系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并联机构的特点,对位置反解直接求导,建立了并联6-SPS 机器人的一、二阶影响系数矩阵,解决了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问题.为机器人的误差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所得的一、二阶影响系数矩阵的形式简单统一,特别实用于计算机计算.最后给出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2.
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对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进行了研究.算法上采用输入转化的方法.使优化过程大为简化.在此基础上.对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各截面进行了分析.并详细讨论了结构尺寸与工作空间的关系.得出扩大工作空间的几种途径.这对设计和应用并联机器人都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柔性机械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动力学普遍方程,导出了单链柔性机械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以递推形式分析该方程的求解过程,递推的每一步只须解低维的方程组,因而便于计算.还讨论了多链柔性树状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案,它与单链柔性机械手系统具有相似性,便于编制程序. 相似文献
14.
机器人操作器惯性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刚体惯性参数的概念,给出了不同坐标系下惯性参数的变换公式,提出了求解机器人操作器的惯性参数的计算法,提出了用于计算机器人操作器惯性参数的程序包PIPM,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实例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工业机器人在特殊位形下的瞬时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具体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在特殊位形下的瞬时运动,以STANFORD机器人为例,分析其在特殊位形下约束运动的性质及允许移动的方向和转动时轴线存在的子空间,得出反螺旋的螺距为零时,处地特殊位形的6种组合形成,并给出了每种特殊位形在参考价值 标的反螺旋及存在的运动螺旋的一般表达式和相应的运动图谱。 相似文献
16.
17.
空间机器人柔性臂的动力学轨迹跟踪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器人柔性擘控制问题是目前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动用基于关节的求逆技术,得到了有关大质量负载的空间机器人柔性臂动力学轨迹跟踪非线性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法,并以一平面二杆空间机器人柔性臂为例进行了控制的仿真研究,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加速度传感器装在机械手手部,各关节的加速度由加速度分解算法得到.然后,提出了一种学习控制法,这种控制法利用加速度误差校正驱动器运动.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级数的极限条件估计学习控制过程收敛条件的理论方法.本文所提出的学习控制理论的有效性通过 PUMA-562 机器人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作者所在单位开发的极坐标三自由度电伺服机器人为例,讨论其运动学重复再现精度、操作器的线性及非线性补偿等问题。首先讨论运动学正问题的DH方法,指出运动学逆问题的奇异性并给出它的特解。进而重点讨论操作器的线性补偿问题,文章提出采用模型跟踪伺服系统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关于机器人的非线性补偿问题,也提出了若干具体对策。最后,对于分辨能力、重复精度等问题文中做了一般性说明,并讨论了影响精度的各种因素。仿真和实验表明这种方案的合理和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