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成瑞  季仲涛 《塑料工业》1989,(4):49-51,37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时,常用双硫腙(二苯基硫卡巴腙)作显色剂,其灵敏度虽高,但双硫腙与Cu~(2 )生成的络合物不溶于水,必须用有机溶剂萃取后才能进行比色测定,操作复杂、分析结果再现性也差。本文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作增溶剂,双硫腙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可直接在水介质中对高聚物中的微量铜进行比色测定。该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干扰少、灵敏度高,可测出0.2μg/25ml的铜含量,相对误差在7%以内。用本方法测定了聚乙烯与丙烯酸的接枝膜及有机硅像胶中的微量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含锌磷化渣为原料,先用氢氧化钠浸取制得磷酸钠溶液,再采用萃取法去除该溶液中的微量锌,在净化液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铁反应制得磷酸铁产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钠浸取磷化渣,能有效地去除磷化渣中的金属离子,获得含微量锌的磷酸钠溶液,磷酸根的浸取率可达93.97%,磷酸根的总利用率可达78.31%;采用双硫腙与P204萃取剂对该溶液进行萃取,其双萃取剂混合萃锌效果明显优于它们相应的单种萃取剂萃锌效果。在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1∶5时,锌的单级萃取率可达55.39%,产品磷酸铁中锌含量低于30.0 μg/g。研究表明,采用氢氧化钠浸取和双硫腙与P204双萃取剂除杂的方法,可有效回收含锌磷化渣中的磷酸根并制备出电池级磷酸铁。  相似文献   

3.
四氯化碳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对人体有一定毒害.现今采用的测定微量四氯化碳的方法中,还没有一种是特性地测定四氯化碳而不受其它氯代烃或氯化物干扰的.在利用四氯化碳作溶剂的氯产品生产所要求的大气和水质检验中,以及有的化工过程及产品分析中,也提出测定微量  相似文献   

4.
《纯碱工业》1993,(3):30-37
本文介绍了山东潍坊纯碱厂应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的邀请,赴日本考察离子膜技术的详细情况。考察结果认为:引进日本离子膜电渗析技术浓缩并精制地下卤水化盐制碱,技术上是可行的。经过离子交换膜处理的地下卤水可实现浓缩及分离钙、镁、硫酸根等杂质的目的,浓卤水化盐具备制碱要求,而且比直接处理海水有更大的优越性:一是处理后的卤水含盐量更高;二是可大大减少引进设备数量。在我国盐业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可大大降低该厂原盐的消耗及纯碱成本。  相似文献   

5.
张瀚  门闯 《纯碱工业》1993,(6):8-12
本文阐述了吉兰泰盐场发展盐业的优势,对吉兰泰碱厂使用精制卤水代固体盐制碱作了技术经济分析。建议吉兰泰盐场以卤水先提溴,再精制代固体盐制碱,开辟液体盐产品,综合治理盐池,合理开采,不断提高盐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快速、准确地测定溶液中的微量镍,以2-(5-嗅-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为螯合剂,四氯化碳为萃取剂,乙醇为分散剂,应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分离富集微量镍,并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富集倍数为18。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光光度法有效提高了分析仪器的检测能力,是痕量元素的检测新方法,将其应用于溶液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杨睿  胡耀东 《川化》2005,(2):33-34
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硫酸中的微量汞有一定的准确性。使用盐酸羟胺和EDTA来消除测定过程中铁和铜的干扰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化探样品中微量银通过双硫腙-甲基异丁基铜萃取富集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方法,该方法较富集前测定灵敏度提高了5倍,可替代石墨炉原子吸收进行测定。本文通过实验对萃取剂的选择、萃取酸度控制、萃取时间、测定干扰进行了讨论。本法结果与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及外检结果对照,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以卤水代盐制碱,充分利用地下资源是制碱工业的发展方向。 由于卤水成分复杂,特别是卤水含铵会给制碱工业带来不安全因素,必须经过处理。为了准确测定卤水中的铵,我们曾采用了几种测试方法。经多次实验,我们认为采用纳氏比色法监测卤水中的含铵和控制进槽盐水的铵含量是比较可靠的,能确保生产的安全性。本方法的准确度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文献报导有关汞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的如重量法、硫氰酸盐滴定法、半胱氨酸滴定法、络合剂Ⅲ直接滴定法、碘化钾滴定法等。这些方法离子干扰性较大,且只适用于半微量分析,而对于微量汞的测定则感到困难。双硫腙法在目前工农业的微量汞分析中是较为满意和常用的一种方法。最近盖尔勋斯等(A.)提出用秋兰姆铜测定农药中微量汞的方法,结果良好。本文提出借二乙氨基硫代甲酸铜比色测定微量汞的方法,是根据试剂的苯溶液与Hg~(++)离子形成无色稳定的络合物,从而使褐黄色的试剂苯溶液的颜色减弱来进行比色测定。经过我们多次实验,认为本法有如下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使用氰化钾而带来的毒性问题,本文采用硫代硫酸钠、柠檬酸钾和酒石酸钾钠组成综合掩蔽剂代替氰化钾,用双硫腙四氮化碳溶液萃取锌,用Na_2S溶液洗除过剩的双硫腙,以水为空白,在530nm波长处对锌进行比色测定。文内对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离子的干扰情况,以及洗除过量双硫腙最适宜的pH值作了探讨。试验表明,电镀废水中常见离子如Ni~(2+)、Cu~(2+)、Ag~(2+)、Cd~(2+)、Cr~(3+)、Cr~(6+)、Fe~(2+)、Fe~(3+)等≤100mg/L时,对锌的测定没有明显干扰;洗涤最佳的pH值为≤11。最后,还介绍了萃取溶剂四氯化碳的回收工艺,并用实验证实了回收的四氯化碳可以重新回用于化学分析中。  相似文献   

12.
测定镀银废水中的微量银,用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是一种比较快速的方法。由于该方法投资较大,一般实验室尚不具备条件。国外已有资料报导用双硫腙法测定水中微量银,但这种方法操作繁琐。本文根据双硫腙法测定微量银的原理,试验得出一种较为满意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不需特殊  相似文献   

13.
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氯甲烷作萃取剂,PAN作显色剂,通过光度法测定镀铜废水中的微量铜,选择了适合的测量波长,讨论了酸度,萃取剂用量及振荡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分析了干扰元素的影响及消除,该方法准确度高,可测量0.01-1.00μg/mL的微量铜。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白酒中微量铅的测定,一般均用比色法,即双硫腙法与硫化钠法,其中以双硫腙法应用最为广泛,但所需试剂种类繁多(达十余种),而且还要用极毒的氰化钾,由于试剂必需经去铅处理,所以手续十分烦琐。针对上述缺点,近年来已有采取其它方法测定酒中含铅的,例如齐曼(P.B.Zeeman)曾报导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酒中的合铅量。本文提出用极谱法测定白酒中的微量铅,业经使用证明,具有准确、简便和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正> 钯/碳催化剂中的微量铜是一种会降低催化活性的有害元素,因此铜的含量是钯/碳催化剂及其载体活性炭的一项质量控制指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极微量的铜,文献中一般采用APDC络合萃取的方法。但因钯严重干扰APDC对铜的络合萃取,故不能应用于钯/碳催化剂的测定。Allan曾探讨过有机溶剂对原子吸收法测定的影响,指出乙酸乙酯对铜有很强的增感效果。但由于该溶剂与水不互溶,因此仍需通过APDC络合萃取。本工作选择了可以与适量水互  相似文献   

16.
龙志娟 《当代化工》2009,38(5):540-542
采用HCl—NaCl处理铅电解液,将银转为可溶性配位离子,用EDTA掩蔽基体和少量其他干扰元素,于pH=5~6的乙酸钠缓冲液中,用0.002%双硫腙—四氯化碳萃取银,然后用0.5mol/L的HCl—1%NaCl反萃取液反萃取,水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流程较短,操作简单,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前言极谱连续测定铜、铅、镉、锌的方法很多,而这四种元素与镍同时测定或样品中含钴就不易同时测定了。我们曾用萃取极谱法测定了上述六种元素。本文不经萃取,同时测定一般矿石,钴精矿中的铜、铅、镉、锌镍五种元素。在氯化钠—盐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废水中微量铅的分析,目前大多采用双硫腙比色法,此法虽灵敏度高,但有试剂易分解需用剧毒物品氰化物,操作繁、又需反复萃取等不足,为此感到有诸多不便。本方法将以普通的络合指示剂二甲酚橙(以下简称XO)作为废水中微量铅(Ⅱ)的显色剂直接测定废水中微量铅(Ⅱ),在分析程序上尽量做到快速简便,二甲酚橙在光度分析中主要应用于金属合金,在水质分析方面应用甚少。本文研究了水中微量铅(Ⅱ)与XO显色剂新的试剂体系,通过研究并经大量实验,取得良好效果。本法通过对工业废水、运河水及地面水的测定,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在萃取进有机溶剂之后用原子吸收分光计检测微量钙的方法已用来研究磷酸及其盐中微量钙的测定。钙的萃取用羟基喹啉类络合物,萃取物引进火焰,并测定钙的原子吸收。pH、试剂浓度和若干种离子对萃取的影响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乙氧基镁的合成,是用四氯化碳为催化剂。为了控制系统中有机氯的含量(四氯化碳在固体中的含量,总氯的含量不大于0.1%),以保证产品质量,所以测定乙氧基镁中微量有机氯含量是必要的。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采用色谱法对乙氧基镁中微量四氯化碳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