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混合动力车、电动自行车、电车、电梯,到工业车床、机器人、生产设备、建筑起重机等,最近,越来越多使用电动机的设备都在引入电能再生技术.通过将电动机减速时产生的电能加以回收,并进行再次利用,能够提高设备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2.
汪学峰 《变频器世界》2008,(11):I0009-I0009
简要叙述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石化分公司电机变频调速节能高新技术工业应用情况。实践证明应用电机变频调速,不仅减少了电动机、机泵和阀门设备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节约电能效果显著,从而实现了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的经济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推进了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变频器世界》2004,(11):24-24
目前,全国上下用电告紧告急,如何合理用电,如何节约能源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工程。工业用电的三分之二为电动机所消耗,而在居民用电中这一比例亦高达四分之一,有鉴于此,电动机的效率问题继续受到各方的更大关注。标准的电动机应用完全能以更高的能量效率运行,就电能到机械能转换而言,大多数电动机的效率较低。这意味着它们浪费了大量的能量,以发热的形式散失掉,而未能变换为有用的机械能。电动机作为耗用电能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汽车、商业、公共设施、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包括驱动水泵、风机、压缩机、机床、生产加工设备、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等等。电动机的用电量在总用电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电动机的广泛应用,在农工业发展领域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电动机内部构造因素,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极大的电能损耗比例,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在倡导节能俭约的今天,解决电动机电能损耗的问题是我们亟需重视的课题,本文就电动机节能系统的设计及实际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汪学峰 《变频器世界》2010,(5):95-97,122
介绍了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九江石化公司电机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工业应用情况,列举了渣油进料泵、液氨输送泵和加热炉鼓风机的变频节能改造应用实例。实践证明,应用电机变频调速,不仅减少了电动机、机泵和阀门等设备的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节约电能效果显著,从而实现了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的经济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了石油化工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电能再生技术开始向各种设备渗透,并已经逐步应用于电车、建筑起重机、工业车床、混合动力车、带电子加速器的自行车等使用电动机的设备以及AC-DC转换器等.各公司的研究方向主要可分为提供附加价值、优化再生控制、开发基础技术等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农网中交流异步电动机应用广泛,但不少异步电动机负荷率低,常处于轻载或空载状态,无功功率消耗比有功功率大,电能浪费严重。因此,提高功率因数是节约电能、减少运行费用的有效措施。对合理选择和使用异步电动机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就地补偿提高总功率因数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变频调速技术产业当今社会,电动机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消耗的电能约占工业电耗的65%,因此合理使用电动机,提高其工作效率,十分重要。目前我国交流电动机传动大多为非调速型,耗能惊人,如改成调速运行,使电动机的耗电量实现随负荷大小而变化,则可节约大...  相似文献   

9.
在理想的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发出的电力是以正弦、三相对称,频率和电压保持相对恒定的电能形态向负荷供电。系统负荷主要由电动机、电气照明、电热器等设备组成,一般认为它们是线性的,不至于造成谐波问题。了解电源谐波问题对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者搞好设备维护,确保安全优质播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作者在工作中发现的谐波污染事例探讨电源谐波污染的成因、危害、识别方法和防治办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飞机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用电设备不断增加,电能品质成为飞机电网的重要问题。集成仿真能够对电气设备高度集成化的供电系统动态性能进行分析,是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有效方法。在集成仿真软件的研究中,建立各种用电设备的仿真模型是关键。本文研究了其中典型的用电设备-电动机构成的电驱动装置的仿真建模,其目标是在能够准确表明用电性能的基础上缩短仿真运算时间,讨论了不同设备的建模方法,并对仿真结果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沈祖培 《电力电子》2003,1(6):45-46
飞轮储能(Flywheel Energy Storage)是将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储存在高速旋转的飞轮中,它主要由高强度合金和复合材料的转子、高速轴承、电动饯电机、电力转换器和真空安全罩组成。其原理是由电能驱动飞轮到高速旋转,电能转变为飞轮动能而储存,当需要电能时,飞轮减速,电动机作发电机运行,将飞轮动能转换成电能,飞轮的加速和减速实现了充电和放电,也称为飞轮电池。  相似文献   

12.
为家用电器设计的电动机是全球电能产品的最大用户之一,并代表电子工业直接产生积极影响的应用领域。这些电动机的效率在不断提高,即使增幅很小,都会对世界能量消耗产生巨大影响,并使环境、政府和用户受益。基于逆变器的电动机控制是提高效率的关键,但只有减少常规逆变器设计的开发时间、材料成本和总尺寸,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工矿企业,相当一部分交流异步电动机正处在非经济运转中,浪费的电能惊人。基于此设计了一种交流异步电动机节电器,在电机启动时采用软启动的方式,减小启动电流,降低对电网的冲击,运行中可以在电动机轻载时降低端电压,节省电能。经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据估计,电动机消耗了中国一半以上的电能,传统的机械式控制方法用电效率不到50%,而基于逆变器的变速驱动设计可以节约大部分被浪费掉的电能。要提高基于逆变器的调速驱动器的使用牢,必须找到一种可以简化结构同时保持高效性能的设计方法。新型iMOTION^TM芯片组包括一个特殊的运动控制引擎(MCE,Motion Control Engine)和一个永磁电动机驱动专用的高压集成电路(IC)。本文介绍了该芯片组在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相关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5.
杨兴华 《变频器世界》2006,(7):13-16,12
据估计,电动机消耗了中国一半以上的电能,传统的机械式控制方法用电效率不到50%,而基于逆变器的变速驱动设计可以节约大部分被浪费掉的电能。要提高基于逆变器的调速驱动器的使用率,必须找到一种可以简化结构同时保持高效性能的设计方法。新型iMOTION^TM芯片组包括一个特殊的运动控制引擎(MCE,Motion Control Engine)和一个永磁电动机驱动专用的高压集成电路(IC)。本文介绍了该芯片组在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相关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我国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的情况下,电动汽车作为新一代的交通工具,对大气的污染几乎为零,再加上电动汽车以电能为能源,电能与其他能源比相对低廉,所以,进入21世纪后,电动汽车很受人们的欢迎。电动汽车的核心部分是驱动系统,而电动汽车的主要原件就是驱动电机。在诸多电动机中,永磁同步电动机无疑是电动汽车的首选电动机,这是因为永磁同步电动机不仅具有较好的调速性能,而且还具有高效率、高功率等优点。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永磁同步电动机做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温正伟 《无线电》2012,(8):14-18
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在现代社会中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机电类产品.电机技术的成熟运用,使得这种能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无处不在了,近到我们随身携带的手机里,远到探索星际的飞船上,都有它们的存在。它们有着多种多样的分类和用途,能制成大小各异的体积,满足各种各样的控制、传动需求。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即便是在电子爱好者中,它们也一样有着十足的用武之地——制作各式各样的小型机器人、遥控玩具车船、散热设备、电动工具。甚至是简易的发电装备等。这个系列的文章将简单地介绍一些常用的小型电机,方便大家了解和使用这些让我们着迷的小精灵。  相似文献   

18.
王正元 《电力电子》2003,1(6):43-44
据统计,世界上约有20%~25%的电能是以直流电的形式来消费的(这里还不包括高压直流输电所输送的强大直流电能):而电能的产生又主要是从交流发电机取得的。因此,高效率、安全、经济合理地把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环节就是由整流器来完成的。这里不谈早期的“电动机-发电机组”和“机械整流器”,就从水银整流器谈起。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当前,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开发和节约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种重要动力设备的电动机,它的用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0%以上。这些电动机都是按照最大负载下能正常工作为条件来选择的,但实际使用中,都经常在中载、轻载、甚至在空载下运行。因此,电动机的负载率低,效率不高,电能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这在我国用电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已成为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介绍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节能控制器,它采用单片微机技术,由三端双向可控硅组成三相调压  相似文献   

20.
石海钦 《变频器世界》2006,(3):74-75,85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STRB软启动器在160kW异步电动机上的应用,它能有效限制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减少对电网、电动机、负载机械设备的冲击。软启动器是传统的星/三角转换、自耦降压、磁控降压等降压起动设备的理想换代产品,是异步电动机起动的新一代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