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工矿企业产生的铬渣、含铬废水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土壤铬污染严重,迫切需要寻求低成本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出腐解稻草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提取液洗脱铬污染土壤的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以2种铬污染土壤(总铬含量为分别为121.54、941.90 mg/kg,六价铬含量分别为119.90、856.90 mg/kg)为研究目标,采用振荡淋洗法考察了固液比、淋洗时间、淋洗次数等因素对土壤中总铬、六价铬洗脱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淋洗前后铬形态变化及淋洗后土壤残留六价铬的持续钝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经35 d腐解后的DOM提取液洗脱土壤中铬效果最佳,确定为最佳淋洗剂;固液比1:15、淋洗4h/次、淋洗2次为最佳淋洗工艺条件,该条件下,2种铬污染土壤总铬分别洗脱了47.79%、85.92%,六价铬含量分别削减了51.76%、95.09%;DOM提取液呈弱碱性,包含大量羧基、羟基及酚类物质,对水溶态、弱酸提取态和残渣态铬有较好的洗脱效果,有效降低了土壤环境风险,且能持续钝化淋洗后土壤中残余的六价铬。  相似文献   

2.
利用酒石酸土柱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土柱淋洗方法,研究酒石酸溶液两种不同添加方式对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采用连续分级方法研究了淋洗前后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2.5 L酒石酸5次加样的淋洗效果明显好于10次加样的淋洗效果,其中5次加样淋洗能去除91.3%的Cd,11.1%的Pb,39.2%的Zn,11.1%的Cu;淋洗过程中铅的穿透曲线明显滞后于镉、铜和锌3种重金属离子.形态分级结果表明,酒石酸5次加样淋洗能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部分重金属离子,明显降低氧化物结合态部分重金属离子,而对有机态和残余态部分重金属离子作用效果不明显.可见用酒石酸土柱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某铬渣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振荡淋洗试验,研究了水、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柠檬酸、草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等淋洗剂对污染土壤中cr的去除率,并探讨了淋洗剂浓度、淋洗次数和体积比对不同淋洗剂复合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淋洗剂对土壤中Cr的去除率表现为:柠檬酸一草酸〉EDTA〉sDBs〉乙酸钠〉水。SDBS与草酸复合淋洗并没有促进草酸的去除效果,EDTA与草酸复合淋洗效果较好。草酸浓度为0.3mol·L^-1,草酸与EDTA体积比为3:1时,土水比为1:20,一次淋洗24h,Cr去除率为87.64%,淋洗三次,每次淋洗8h,Cr总去除率为91.04%。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铬污染场地的探测效果,建立了典型铬污染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以及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正反演计算,分析铬污染的电阻率特征,得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不同装置类型下的不同污染程度的探测效果。随后对河北某铬污染场地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得到该厂区地下污染羽的分布范围,探测结果得到了钻孔取芯验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探测结果表明,地下土体受到铬污染后,其电阻率表现为相对低阻特征,与同层未污染土体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差异;随着污染程度减弱,高密度电阻率的识别能力也随之降低,并且不同装置类型的探测效果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铬污染土壤处置的有效手段,不同性质的药剂对铬的还原、吸附、固化效果不同,优选出低价、高效的药剂对治理铬污染土壤具有重大的意义。采用常见的7种还原剂、10种吸附剂和6种固化剂分别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筛选出较好的还原剂、吸附剂和固化剂,并研究不同添加量对药剂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硫化钙、硫化钠、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优选为铬污染土壤还原剂,其中多硫化钙的效果最好,当投加摩尔比为0.8时,六价铬的稳定效率达90%以上;钙镁磷肥、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氧化镁和三水铝石为优选铬污染土壤吸附剂,综合考虑钙镁磷肥的效果最好,当投加质量比为20%时,六价铬的稳定效率达90%以上,总铬的稳定效率达80%以上;粒化高炉矿渣粉(分别购自重庆、河南)和水玻璃为优选铬污染土壤固化剂,其中粒化高炉矿渣粉(重庆)效果最好,当投加质量比为16%时,六价铬的固化效率达98%以上,总铬的固化效率达70%以上。所用材料在修复铬污染土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验室能达到较高的六价铬稳定性效率,作为铬固化/稳定化药剂的潜在价值及其修复效果值得在大规模的现场试验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新方法、提高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某化工厂铬渣堆存场内Cr(Ⅵ)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铬污染场地26种野生植物体内铬含量进行测量的方法,筛选出铬超富集植物高羊茅,采用秸秆-污泥-复合菌多种废弃物联合高羊茅修复铬污染土壤技术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了修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秸秆-污泥-复合菌多种废弃物联合高羊茅修复铬污染土壤技术可以将土壤中的Cr(Ⅵ)质量分数降低到30 mg/kg以下,土壤中微生物菌落数和线虫数量明显增加,具有较强的工程可实施性.该技术在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同时,为秸秆和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实现了"以废治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确定复合淋洗剂去除土壤中Cd、Cu污染物的最佳技术参数.方法通过一系列静态试验,以沈阳市张士灌区受污染土样为供试样品,采用振荡、离心法研究了以组成为柠檬酸和柠檬酸三钠的复合淋洗剂的浓度配比、pH值、液固比、振荡时间等对供试土样中Cd、Cu的去除效果.结果参数研究表明,复合淋洗剂的浓度配比为V(0.1 mol/L柠檬酸)∶V(0.3 mol/L柠檬酸三钠)=1∶1、pH值为6、液固比为25/1、振荡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能达到对Cd、Cu的最大去除率,去除率分别为90.25%、62.85%.结论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的复合淋洗剂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是理想的Cd、Cu浸提剂.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制革常规浸酸工序的盐污染,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用明矾预处理山羊软化裸皮以代替食盐浸酸及铝铬结合鞣制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5%明矾预处理120 min即可使软化裸皮的pH调整至适合于铬鞣,且不会酸肿,完全削减了Cl-的使用;再用5%铬粉(BCS)鞣制4 h,皮Ts达102 ℃;鞣制废液中的BOD5、COD分别减少了55%和63%,废液中的铬浓度也得以降低,铬吸收率达91%.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成革强度并无变化,但粒面紧实性与染色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是用于土壤样品分析的常用手段,应用密闭酸溶法消解样品,使用单元素铑标准溶液作为内标,并使用5个国家标准物质GBW 07403到GBW 07407作为样品分析的标准曲线,测定土壤GBW 07401和GBW 07402中镉、铅、铬、铜、镍、锌、钴、钒、铊、锰、铍、钼、锑等13种无机污染元素,结果表明,各元素相对误差为0.85%~5.64%,加标回收率为96.7%~103.3%,检出限为0.003~2.0 mg/kg,精密度为1.55%~4.18%,同时对GBW 07408分析了100次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此方法的长期稳定性也很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光合细菌对铬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铬污染土壤中接种光合细菌对小白菜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地上部分和根系铬含量的影响以及土壤中铬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重金属铬胁迫下,浓度越高,对小白菜的生长抑制越明显.接种光合细菌后能够显著促进铬胁迫下小白菜植株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小...  相似文献   

11.
黄土受到污染后,土体的组分以及内部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土体抗拉强度也随之发生改变。通过人工配置盐酸、硫酸和硝酸的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对比蒸馏水和污染后的土样进行直接拉伸破坏试验,探讨酸污染黄土的拉应力拉应变特征及过程,进一步分析不同酸溶液种类、浓度对土体抗拉强度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污染液的侵入,黄土的抗拉强度均小于未污染状态;且随着污染液浓度的增大,盐酸和硝酸污染黄土的抗拉强度均呈减小态势,而硫酸污染英黄土的抗拉强度却逐步恢复,拟合后的污染液浓度与抗拉强度呈现出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基于黄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探讨酸污染黄土的联合抗剪强度拟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快速分析不锈钢中磷和铬的联合测定的方法,针对不锈钢中高铬含量的情况,采用王水和高氯酸溶解后,准确控制发烟时间可使磷和铬全部氧化完全。试样溶解后磷的测定采用酸性介质中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的铋磷钼蓝光度法,在波长66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铬的测定采用高氯酸氧化亚铁容量法,实现了磷和铬的联合测定。通过研究与应用认为,此法对磷含量在0.005%~0.050%之间,铬含量在10%~35%的之间合金钢、不锈钢皆适用,试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电动修复技术处理铬污染黏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动修复技术对红星化工厂铬渣污染黏土进行修复,试验电压分别为20,30,40,50,60V,以0.1mol/L KCl为两极电解液,阴极采用乙酸控制pH值在6左右,试验周期为5d.结果表明:电动修复能够去除土样中的铬,最高去除率可达58.26%;本试验50V即1.25V/cm电压梯度为经济有效的去除电压;Cr(Ⅵ)以含氧阴离子的形式向阳极迁移,Cr(Ⅲ)迁移较复杂,在沉淀态和游离态之间转换;阳极电解液中Cr(Ⅵ)的浓度易达到饱和,对Cr(Ⅵ)的去除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14.
库水位上升对库岸边坡的影响程度与水敏性地层位置、水位、滑面倾角等多个因素有关。为了研究白鹿塬鲸鱼沟水库蓄水过程中库水位升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依据水库区的边坡演化、地层结构、库水位与地层的关系等因素,对库区内的51个边坡剖面进行统计和分类,可将鲸鱼沟内的边坡分为第三系砂泥岩边坡、黄土-砂泥岩陡坡、黄土-砂泥岩陡坡和残坡积土-砂泥岩缓坡等四种类型,并选取4个典型的边坡类型建立起地质模型,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计算了库水位升高过程中不同边坡类型的稳定系数。结果表明,任何库水位条件下,鲸鱼沟内的第三系砂泥岩陡坡、黄土-砂泥岩陡坡和残坡积土-砂泥岩缓坡的稳定系数均高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设计安全系数。黄土-砂泥岩缓坡由于Q2-3黄土披覆于整个坡面,导致其稳定性差,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稳定系数下降率大,易形成滑坡和库区塌方,经计算可知危险水位下黄土-砂泥岩缓坡滑移方量约占库区总滑移方量的13%。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对受污染土壤修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土壤污染现状,结合调查的污灌区状况,选择表面活性剂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实验研究,收到一定的效果,对以后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混合煅烧法成功制备了磁性甘蔗皮碳化材料CoFe2O4@CSC,并通过XRD、TEM、SEM和VSM等对材料的晶相结构、表面形貌和磁性大小进行了表征. 将所制备的材料用于水体中4种菊酯类杀虫剂的磁固相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当材料使用量为40 mg、体系pH为7.0、平衡吸附时间10 min、选用乙腈为洗脱剂时,目标分析物的回收率最高可达到100.44%、99.74%、96.82%及99.22%,且材料循环使用6次后,萃取效果无明显下降. 环境水样的实际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掘进机在几种不同土层中的自行进可行性和螺旋极限牵拉力的问题,以摩尔-库伦强度准则为基础,采用积分方法对螺旋所能提供的极限牵拉力理论公式进行了推导,并结合掘进机阻力公式进行了具体计算.结果表明:螺旋牵拉自行进式掘进机可以在黏性土体和改良后的砂性土体中实现自行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沙漠风沙土结构松散、强度较低等特点,采用聚丙烯纤维对其进行加固。采用3种不同含水量的纤维风沙土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对纤维风沙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强度特性及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纤维长度为3mm的纤维风沙土,含水量为12%时表现为应变稳定型,含水量为10%时表现为应变软化型;其强度在含水量为12%时最大,含水量为10%时次之,含水量为14%时最小。纤维长度为9mm的纤维风沙土,围压为100kPa时,3种含水量均为应变稳定型;围压为200kPa和300kPa时,含水量为10%时为应变稳定型,含水量为12%和14%时为应变硬化型;其强度在含水量为14%时最大,含水量为12%时次之,含水量为10%时最小。含水量对纤维长度为3mm和9mm的纤维风沙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不一样,说明不同纤维长度的纤维风沙土含水量对其强度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综上所述,含水量对纤维风沙土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