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已有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了膳食组成与血脂水平间有密切关系,膳食的很多营养成分对血脂水平有影响,如热量、脂肪摄入量、脂肪种类、胆固醇摄入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安市冠心病(CHD)患者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的CHD患者;采用膳食频率调查表,根据每日食物摄入种类及数量计算各种膳食脂肪酸供能比;测定体格指标和空腹血脂水平;采用协方差分析探讨CHD患者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152名,平均年龄60. 91±10. 94岁,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供能比分别为7. 9%±2. 4%、16. 6%±7. 8%、11. 4%±5. 6%。在校正混杂因素后,膳食MUFA供能比与血清Apo A呈正相关(P 0. 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随膳食MUFA供能比上升而下降(P 0. 05)。膳食SFA和PUFA供能比分别与LDL-C、HDL-C等间无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CHD患者膳食MUFA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相关,提示提高膳食MUFA供能比,对改善CHD患者血脂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体化膳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指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入北京友谊医院且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的90例患者,膳食干预3个月,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调查对象每天膳食中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比较,分析膳食干预前后患者的饮食情况、血脂指标和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每人每日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相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膳食干预前,蔬菜、水果、豆类食物的摄入量偏少,肉类、蛋、奶、油脂类食物摄入量偏高,营养素供能比例不适宜,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偏低;与膳食干预前相比,膳食干预后每日谷类食物、肉类、鸡蛋、奶、油脂类的摄入量显著降低,蔬菜、水果、豆类的摄入量显著增加,摄入的总能量显著降低,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的量及其供能比显著降低,动物蛋白的供能比显著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及其供能比显著增加);经过膳食干预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増高,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显著降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与膳食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降低体质指数,可以降低TC、TG、LDL-C等血脂指标,升高HDL-C,其营养状况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居民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提前,中老年人尤为明显。所谓血脂就是指血中的胆固醇、三酯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三种形式的脂肪均可来源于膳食脂肪。因此,合理膳食是防治高脂血症的基础。一、高胆固醇血症的对症食疗1.饮食原则(1)控制总热量。男性每天300 g、女性200 g主食,以全麦面包、燕麦、小米、土豆、南瓜为佳,不吃油炸食品和各类甜点。(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每天摄取量应控制在  相似文献   

5.
杂豆膳食纤维因具有良好的降血糖、降血脂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等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杂豆膳食纤维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控消化酶的活性、抑制葡萄糖吸收以及改善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等途径降低血糖水平;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以及增殖肠道益生菌等途径降低血脂水平。对杂豆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为杂豆膳食纤维相关功能食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大豆粉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同时利用大豆粉对大鼠进行干预,分别在试验第11 d、22 d、33 d、73 d取血检测实验大鼠血清有关脂类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豆乳粉组能有效地抑制由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引起的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的升高,表明大豆粉对高脂血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海藻膳食纤维功能食品的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霜  肖美添  叶静 《食品科学》2014,35(17):220-225
研究以海藻膳食纤维为主,传统降脂中药山楂、绞股蓝、泽泻为辅的功能食品的降血脂作用。参考卫生部保健食品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灌胃给予含不同成分的复合物(海藻膳食纤维高、中、低剂量组,复合物Ⅰ、Ⅱ、Ⅲ组,辛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4 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计算肝脏系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结果表明:海藻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及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且加入少量药食同源的中药(绞股蓝提取物和泽泻提取物)后的复合型海藻膳食纤维能使高脂小鼠血脂水平更接近正常值。说明复合型海藻膳食纤维功能食品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饮食习惯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胆固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有学者给家兔喂饲胆固醇,建立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结果发现建立模型过程中先有血脂的异常升高,继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说明不合理的膳食调配以及继发性载脂蛋白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膳食脂质是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荐摄入量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实现新时期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都有着重要影响。对中国居民膳食脂质参考摄入量的修订提出几点建议。(1)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膳食脂肪供能比可接受范围上限(U-AMDR)是30%E,低于欧盟和北美国家的35%E。有学者建议提高我国成年人膳食脂肪供能比的U-AMDR,但仍缺乏足够的证据,暂不宜做修改。然而,考虑到老年人需要高能量和营养密度膳食的特点,应考虑提高老年人膳食脂肪的U-AMDR。(2)一些研究表明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n-6/n-3PUFA)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我国居民膳食中n-6/n-3PUFA比值的平均值达到8.6,在某些人群中甚至更高。因此,建议将膳食中n-6/n-3PUFA比值的推荐值纳入新版膳食脂质参考摄入量推荐中。(3)尽管开展了大量研究,但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等多项慢性疾病发生结局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为264.0 mg,农村居民为168.8 mg,处于正常范围。基于目前的研究证据,仍无法针对一般成年人群制订膳食胆固醇摄入限量。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建议参考相应疾病指南中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的推荐。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香椿叶提取物(TLE)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抗氧化功能,以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观察TLE对小鼠血脂和肝脂质水平、血清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肝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LE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同时LDL/HDL水平亦显著下降;TLE能降低小鼠肝指数和肝脏TC及TG含量,提高血清总抗氧化力(FARP)水平,改善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能降低血清和肝脏MDA含量.因此TLE具有调节脂质代谢和增强抗氧化功能的作用,可减少高脂膳食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