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品牌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企业品牌研究基础上产生的。城市品牌是凝聚城市的灵魂,其内容由高度概括、高度凝炼的反映城市价值的信息构成。城市品牌系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CI战略、城市文化、地域形象。创立中国型的城市品牌战略理论,应以当代CI理论为基本构架,根据城市品牌固有的基本特征,设计和推广新的识别系统,即从精神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3个系统进行设计推广。  相似文献   

2.
杭州城市识别系统的诠释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宇亮  王竹 《华中建筑》2006,24(8):105-109
借鉴系统识别理论的原理,通过综合分析,建立城市识别系统概念,构筑起包括城市理念识别系统、城市行为识别系统和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三个方面的理论平台。在这个理论平台的基础上,根据杭州市的实际状况,通过分析、调查和研究,确定杭州市的城市理念识别系统定位,计划适宜的城市行为和城市事件,合理运用具有杭州特色的城市视觉识别基本元素,对杭州城市的部分视觉识别内容进行了意向性设计。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城市特色在当今的发展中已日渐单一,城市广场空间也趋于雷同,导致人的定向感和归属感减弱以至消失,公众无法识别物理空间环境,难以感知城市的文化特色。因此,在城市广场空间的实际与改造中应尊重地域信息,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可识别性的广场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4.
城市广场地域特色与可识别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杨茂川 《山西建筑》2009,35(31):9-10
从范围划分及研究对象两方面探讨了城市广场地域特色与可识别性的区别,同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最后指出具有地域特色及可识别性的城市广场,不仅可以避免千城一面、零识别的城市失落感,而且可以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5.
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城市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特色风貌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本文首先通过对城市特色危机"问题的剖析,指出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视是创造城市特色的关键;然后详细探讨了城市特色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最后以北京为例,指出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贾欣 《广西土木建筑》2013,(11):118-122
城市色彩是城市地域特色的直观体现。好的城市色彩既能够展现城市精神,带给人舒适感和愉悦感,也能够展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通过解读城市色彩内涵,分析城市色彩地域特色的形成因素,并以防城港市为例,挖掘防城港城市色彩的地域特色,系统论述将地域特色融入城市色彩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以临汾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剖析了城市景观生态现状和问题,阐述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目标和原则,制定了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对策、关键措施、体现城市特色的途径和城市绿地系统整体结构。临汾市的景观生态规划目标要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围绕“华夏文明发源地和尧都根祖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北方“濒河傍水花果城”的地域景观特色,塑造独特城市景观,建设可持续的和宜人的人居环境。为此,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是:保持和提高城市景观异质性;协调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关系;兼顾环境功能优化和生态可持续性;保持城市文化景观特色。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对策是:保护城市景观环境敏感区;建立和完善城市绿脉系统;开放城市景观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现临汾市地域文化特色和景观特色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绿地系统整体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打造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的成因,从顺应自然环境、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技术材料等方面,提出了塑造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的方法,有利于实现城市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城市CIS理论,对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御临河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从理念、行为、视觉、触觉、地缘特色五方面,论述了可识别的特色滨河空间营造方法,有利于满足城市景观功能需求、提升城市形象、传承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杨俊 《室内设计》2023,38(5):117-124
城市历史景观是一种人地关系长期互 动的结果,是在漫长的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不 断层积叠加的产物。城市发展是动态变化的,城 市历史景观必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透过层层 积淀的时空变化把握其关键核心,从而维持并 强化城市自身的特征和风貌特色。通过要素梳 理与分类、特征提取与识别、历史分期与层积分 析等三个方面对城市历史景观进行特征识别与 层积认知分析,并以南京为例进行识别和认知 的实践研究。城市历史景观的特征识别和层积 认知可以帮助平衡和管理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 当代发展的关系,使其在城市的新发展阶段焕 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最后提出了建构锚固点 网格体系,实现遗产区与新建区的良性互渗;织 补景观空间肌理,强化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建 立层积演变内生逻辑,注重城市历史景观多元文 化表达等保护与创新利用策略,旨在实现南京城 市历史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活动如火如荼,伴随着欣欣向荣的城市发展,我国城市面貌日益趋向同质化。千篇一律的公共空间建设使得城市地域特色黯然失色,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降低。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城市地域特色缺失的问题,立足于地域性视角,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提出地域特色的设计策略,以延续城市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域文化在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内涵,提出了具有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设计要求,分析了景德镇地域文化在陶瓷学院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以设计出极具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代表性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3.
本土植物在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红 《中外建筑》2009,(8):126-128
现代城市功能与城市景观建设干遍一律,城市地域特色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源动力和基础条件之一,极具地域特色的本土植物将在地域特色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园林景观管理实践,从植物地域性与文化性二方面详细分析阐述了本土植物在建设地域特色城市园林中的作用与设计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地域性是特定区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生活方式、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等元素的抽象反映,可分为自然地域特色和社会地域特色。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肩负着传播区域文化、提供休闲娱乐空间等责任。将地域特色融入城市广场设计中,有助于增强市民的地域认同感,赋予城市广场更加浓厚的地方韵味。因此,应当重视地域特色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体现与运用,促使地域属性在城市广场这一特定载体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城市色彩是不同城市地域特色最直观的体现之一,不仅能够展现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控制意义重大。通过对城市色彩规划及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色彩等概念进行解读,明确地域色彩的组成,影响地域色彩的因素及地域特色的营造,需要从自然环境、民族风俗、历史建筑及地域服饰着手,从而建立起基于桂林地域特色的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色彩控制体系。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以期为新一轮编制桂林城市色彩规划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地域特色的功能性、文脉性、生态性要素为出发点,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提炼出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要素;并结合我国规划体系进一步本土化,从宏观-城市、中观-街区、微观-建筑3个层面做出分析,最终形成岭南特色城市设计构成要素叠加框架,倡导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与青岛沿海景观的营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地理、城市现状等要素分析了城市沿海环境对景观地域特色的影响,阐述了青岛沿海景观地域特色的营建,指出对于地域文化在城市住区景观环境中的应用要采取广义地域主义创作观点,从而创作出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城市沿海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地域特色的城市广场设计作为城市公共景观的一部分,作用不容小觑,其发展现状在国内外各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城市广场设计概念尤为重要,由于依据不同分类也不尽相同。城市广场设计的地域特色风格形成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策划一个成功的地域特色城市广场设计是个难题,需要考虑的元素很多。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
地域特色文化是城市个性形象设计的重要资源,城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地域特色文化的资源开发,将地域特色文化转化为城市个性形象的视觉符号并加以合理利用是现代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湘西北的门户,常德要想打造独具个性的城市形象,需要挖掘自身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也显示了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的缺失,如何挖掘城市地域特色是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方面,文章就体现材料、历史文脉、自然条件和民俗活动四个方面对城市广场设计的地域特色营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