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不同老化时间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羧基丁腈檬胶(XNBR)共混硫化胶交联密度及物理机械性能、耐油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热空气老化时间的增加,松弛对间先降低后上升,体系整体交联密度先增加后下降。拉伸强度和100%定仲应力先上升后降低,撕裂强度先上升后略有降低,扯断伸长率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硬度略有上升,永久变形降低后趋于平稳,体积磨耗量先降低后增加。随热油老化时间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先降低后趋于平稳,100%定伸应力先上升后趋于平稳,体积和质量变化率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羧基丁腈橡胶(XNBR)共混硫化胶各相交联密度及热空气老化前后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油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混炼工艺,从工艺l到4,CM相交联密度减小,XNBR相交联密度增大,两相交联密度之差增大,整体交联密度增加;工艺1MH-ML值最小,后三组工艺相近,硫化时间工艺1最长,工艺4最短,工艺2、3相近;工艺1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硬度最高,并有最好的耐磨性能,工艺2撕裂强度最大,工艺3扯断伸长率最大;热空气老化后,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硬度、100%定伸应力均整体提高,扯断伸长率和体积磨耗量整体下降;热油老化后,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整体下降,100%定伸应力整体上升;热油下的体积和质量变化率呈略微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研究了不同老化时间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羧基丁腈橡胶(XNBR)共混硫化胶交联密度及力学性能、耐油性能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热空气老化时间的增加,XNBR相交联密度先增加后降低,CM相交联密度呈上升趋势,两相交联密度之差先增加后降低;松弛时间先降低后略有上升,体系整体交联密度先增加后略有下降;拉伸强度和100%定伸应力逐渐上升后略有降低,撕裂强度基本呈上升趋势,拉断伸长率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硬度上升后趋于稳定,永久变形和体积磨耗量先降低后增加。随热油老化时间增加,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先降低后趋于平稳,100%定伸应力先上升后趋于平稳,体积和质量变化率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噻二唑类硫化体系用量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羧基丁腈橡胶(XNBR)共混硫化胶整体交联密度及热空气老化前后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油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焦烧时间随PT75或903的增加均呈现减小趋势,硫化时间随PT75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903的增加呈下降趋势,MH-ML随PT75的增加呈增长趋势,903的增加对MH-ML影响较小;体系松弛时间随PT75含量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903对松弛时间影响较小;常规条件下,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随PT75或903的增加均先上升后下降,100%定伸应力随PT75的增加先基本不变后明显增加,903对100%定伸应力影响较小,体积磨耗量随PT75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903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硬度整体变化不大;当PT75或903含量较高时体系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共混比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羧基丁腈橡胶(XNBR)并用胶在热空气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耐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XNBR用量的增加,焦烧时间缩短,硫化速度加快,拉断伸长率、拉伸强度先减小后增加;100%定伸应力出现极大值;拉伸永久变形、撕裂强度、体积磨耗量和高温下浸油前后的体积和质量变化率均按一定规律减小;常温下体积和质量变化率均很小;硬度明显提高且基本稳定;热空气老化后,拉断伸长率整体下降,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均有明显提升,DIN磨耗量除CM纯胶有明显降低外,其他配比的磨耗体积基本维持不变;热油老化后,伸长率、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CM与XNBR各自常用硫化体系,研究了不同CM/XNBR共混比的共混硫化胶在热空气老化前后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油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XNBR用量的增加,焦烧时间缩短;拉伸强度先下降后上升;100%定伸应力、200%定伸应力、伸长率、撕裂强度、硬度、常温下的体积和质量变化率均变化较小;体积磨耗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拉伸永久变形、热油下体积及质量变化率明显降低;热空气老化后,伸长率整体下降,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和200%定伸应力均有明显提升,撕裂强度和硬度没有明显变化,体积磨耗量除CM纯胶有明显降低外,其它配比的磨耗体积变化不大;热油老化后,伸长率明显降低,拉伸强度略有降低,100%定伸应力基本不变,200%定伸应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和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分析,研究了共混工艺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羧基丁腈橡胶(XNBR)共混胶两相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温度对相容性有所影响,共混时间对相容性影响不大;随共混温度的增加,在80/20、60/40两种配比下共混胶的门尼粘度、硬度和扯断伸长率变化不大,拉伸强度先升后降,100%定伸应力先降后升;随共混时间的增加,门尼粘度和100%定伸应力呈下降趋势,硬度基本不变,拉伸强度先上升后趋于平稳,扯断伸长率先升后降,永久变形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应用均匀设计法分别研究了噻二唑硫化体系和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动态硫化型CM/PVC共混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硫化剂与促进剂并用下,CM/PVC共混物可以获得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利用数据处理软件作出硫化剂与促进剂用量变化对共混体系物理性能影响的等高线图,可从图上直观分析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添加剂对自硫化CSM/XNB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没有任何硫化剂的条件下,氯磺化聚乙烯(CSM)和羧基丁腈橡胶(XNBR)的共混物(质量比1∶1)能在185℃×60min下模压硫化。溶胀分析、凝胶测定、硫化曲线及红外谱图分析证实了CSM中的氯磺酰基和XNBR中的羧基之间发生了交联反应。共混体系能用50份炭黑增强,30份氯化石蜡增塑。加入CSM的稳定剂增加了共混硫化胶的凝胶质量分数。碱性物质能大幅度提高自硫化CSM/XNBR共混物的强度。共混物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PVC/ENR/XNBR(NBR)动态硫化共混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干不氧化天然橡胶(ENR)、聚氯乙烯(PVC)和羧基丁腈橡胶(XNBR)之间的自硫化反应,实现了PVC/ENR/XNBR三元共混物的动态友化,由此得到了具有热塑性弹性体的一些典型特征的PVC/ENR/XNBR动态自硫化共混物。该人混物与自硫化反应不明显的PVC/ENR/NBR共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动态自硫化反应显著提高了共混物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当橡塑比为70/30时,前者的拉伸强度为11.8  相似文献   

11.
刘震  邓涛 《橡胶工业》2014,61(10):586-589
采用三维溶解度参数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物理性能分析法研究不同并用比的氯化聚乙烯橡胶(CM)/羧基丁腈橡胶(XNBR)并用胶的相容性。结果表明:XNBR和CM的三维溶解度参数分别为17.61和19.91(J·cm-3)1/2,两种橡胶每一维度的溶解度参数均相差不大,不同并用比的并用胶均具有一定的相容性;随着XNBR用量的增大,并用胶物理性能改变,当XNBR用量为40~50份时,并用胶的物理性能变化趋势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刘春林  邓涛 《弹性体》2013,(6):53-55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M)和乙烯一醋酸乙烯酯橡胶(EVM)共混比为70/30时,不同硫化体系加入方式下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两相交联密度及动态力学性能,以及老化后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及两相交联密度。结果表明,硫化体系的加入方式对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影响不大;4#共混胶的力学性能较好;热空气老化、耐油老化后,2#共混胶的性能变化程度较小;热空气老化后,2#共混胶的两相交联密度变化程度较小;RP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分析显示,4#共混胶的总体交联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刘春林  邓涛  辛振祥  杨锋 《弹性体》2013,23(2):20-22,29
研究了不同共混比的氯化聚乙烯(CM)/乙烯-醋酸乙烯酯(EVM)共混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两相溶胀度及两相交联密度;并研究了共混胶中CM相和EVM相产生相间交联的特征、动态力学性能、CM硫化胶与乙酸乙酯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及EVM硫化胶与丁酮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当m(CM)/m(EVM)-30/70时,共混胶的拉伸强度较大;共混胶中CM相与EVM相的交联密度比较匹配;两相间有相间交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助硫化剂对过氧化物共硫化NBR/CM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助硫化剂S、PDM和Zn(MMA)。均能有效地提高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助硫化剂S和TCY均能降低共混物的DIN磨耗体积。  相似文献   

15.
The crosslinking of carboxylated nitrile rubber (XNBR) with a special preparation based on zinc oxide/zinc peroxide (Struktol ZP1014) is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ionic species, by metallic salts formation, and covalent crosslinks, by zinc peroxide decomposition, are formed. The complete process can be empirically split in two contributions, with mathematical modeling rendering a satisfactory fit to experimental data. However, infrared and calorimetric analyses support the contribution of at least three mechanisms to the torque build-up: a very fast ionic species formation process by the initial zinc oxide present; covalent crosslinks and additional ionic species formation coming from zinc peroxide decomposition and contributing at all times from the beginning but decaying with time; and a third, not yet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that accounts for the torque increment at long ti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