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适用于实验动物用房排风热回收的热管热回收、乙二醇热回收、热泵热回收3种回收方式的优缺点。分别计算出3种热回收方式热回收量与耗电量的平衡点的气象参数,并结合武汉某实验动物用房,计算出3种热回收方式的全年回收能量及投资回收期。得出热泵热回收更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实验动物用房能量回收。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年逐时动态模拟计算方法,计算了上海地区各类公共建筑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的全年节能量、风机耗能量、运行费用节省额及相应的投资回收期。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总结了各类公共建筑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建筑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性基本一致,其经济性则由运行风量和运行时长确定,其中出租率对热回收装置的经济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安强  高晓军 《建筑技术》2013,(12):1090-1092
介绍排风热回收应用于厂房热风采暖的必要性及工作原理,对比各种热回收装置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排风热回收装置在热风采暖上的系统设计及设计选型,并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对排风热回收在热风采暖上应用的运行费用进行逐时计算和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根据空调排风热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实例,针对具体地区,分析了需选择的不同排风热回收方式,以达到真正的节能效果。主要应用动态温度和动态效率的方法,对厦门某公共建筑中所采用的热管式排风热回收技术进行节能性和经济性计算与分析,得出热管式排风热回收技术不适合用在夏热冬暖地区。通过对比显热回收与全热回收的节能效果,得出厦门地区排风热回收的适用形式。此文总结出并非所有空调系统只要采用了排风热回收技术就一定能达到节能、经济目的。  相似文献   

5.
就医院的集中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并结合实际会出现的不利情况,设置送风通道旁通风管、备用旁通排风机,并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等方式,以保证热回收机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就医院的集中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并结合实际会出现的不利情况,设置送风通道旁通风管、备用旁通排风机,并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等方式,以保证热回收机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将热回收转轮应用于上海某高大车间空调,对排风量与新风量不相等条件下的热回收效率及节能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上海地区采用全热回收转轮的节能运行判定条件:新/排风相等时(新排风比=1),夏季新/排风焓差>10kJ/kg;当新风小于排风(本项目新/排风比为0.43)时,新/排风焓差>15kJ/kg;并通过经济性分析表明在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技术性、经济性、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提出了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节能效果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空调系统新风能耗的组成,认为北方地区适宜采用显热回收。结合该办公建筑空调系统板翅式显热回收装置冬、夏季运行的实测结果,采用热回收量、投入产出比、一次能源节省量、二氧化碳减排量等参量对该系统进行了热回收性能的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空调排风显热回收系统应用于北方地区公共建筑,冬季运行期间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收益。  相似文献   

9.
夏季,白天排风温度低于室外新风温度,室内含湿量也低于室外新风含湿量。利用热回收对排风和新风进行热交换,可以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冬季,排风温度高于室外新风温度,排风含湿量高于室外新风含湿量,全热回收可以利用排风热量预热和加湿新风。具体做法为,在排风出口安装热交换器,排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各自的通道进行间接接触换热;利用排风余热来预热新风(或者利用余冷来预冷新风),从而达到回收排风余热的目的。目前可以采用的热回收设备分为显热回收型和全热回收型两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户式系统及被动式建筑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带排风能量回收的除湿新风机组。该机组在排风通道内增设一台主冷凝器,用于回收室内排风的能量,避免传统排风热回收方式引起的交叉污染。制冷工况下,利用室内较低温度的排风来冷凝高温制冷剂,从而降低机组的冷凝温度;制热工况下,制冷剂吸收室内较高温度排风的热量得以蒸发,从而提高了机组的蒸发温度。该排风热回收方式优化了系统的运行环境,不仅可以减少压缩机的能耗,同时也避免了冬季结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寒冷B区的5个典型城市,研究分析了气象文件、系统性热桥、高性能窗等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对气象文件中的温度、太阳辐射分析,可以确定供暖空调起始日期及对建筑能耗影响的比例。利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外墙外保温的单个锚栓对系统传热系数增加值为小于等于0.002 W/(m^2·K)。对高性能窗的性能进行研究,得出窗户的气密性及玻璃层数的配置,直接影响建筑能耗趋势,且采用活动外遮阳的总能耗比固定遮阳的降低9%左右。  相似文献   

12.
高校浴室废水热回收与节能减排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校浴室的特点,提出了以浴室废水为热源的热泵热回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探讨了其所具备的节能减排潜力.同时,基于浴室废水的水质特性,提出了对其进行再利用的一些建议.最后指出了浴室废水热泵热回收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较佳的节能与环保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设计了该系统的并联式驱动形式.基于发动机燃气消耗率以及发动机与压缩机的速度匹配,对并联式驱动系统的传动装置进行了设计.对余热回收系统的管道布置方式进行了区分和研究,选择了旁通式的余热回收系统.将并联式驱动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以及热泵系统结合构建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该热泵系统进行了电机恒定扭矩的充放电试验,研究了在不用运行模式下,整个系统的性能与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热泵性能系数(COP)、热泵制热量、发动机燃气流量、余热回收量.最后,基于对系统的试验性能研究,分析该系统的一次能源效率(PER)的变化规律,并与燃气热泵系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电机充电扭矩提高系统PER约14%效果明显,而电机扭矩提高系统PER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14.
将汽油内燃机改装成燃气内燃机,搭建小型燃气内燃机CCHP系统实验台。对小型燃气内燃机CCHP系统的冷却系统余热和烟气余热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随着负载的增加,系统余热回收量增长,但其所占总能量比例降低,系统整体能源利用率在80%以上。发动机CO排放随着过剩空气系数增加而降低,NOx排放量在过剩空气系数为1.16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Energy and Buildings》2001,33(5):495-502
More and more air handling units are equipped with heat recovery systems, with the aim of decreasing the energy use in building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heat recovery system is oft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energy saving. However, air-handling units do not always function as planned. In particular, parasitic shortcuts and leakage may decrease dramatically the efficiency of ventilation and heat recovery. In addition, these units need electrical energy for fans, which may be more precious than saved heat. Measurements, using tracer gas dilution technique have detected various malfunctions in several units.This paper addresses real energy recovery with air handling units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and presents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on 13 units. In the best three cases, the real, global heat recovery efficiency was between 60 and 70% for units having a 80% nominal efficiency. In the three worst cases, the global efficiency was less than 10%. For these cases, the heat recovery system uses more energy than it saves.  相似文献   

16.
封小梅 《暖通空调》2012,42(9):68-71
提出一种基于室外气象参数的排风热回收性能分析方法。在计算热回收装置的节能量时考虑了装置本身的运行能耗,计算得到不同热回收方式下该地区可使用热回收装置的最低比焓或温度。以上海地区某图书馆为例,逐时计算了热回收装置的回收量和电耗,经比较获得了全年不同条件下相对节能的热回收方式和工作模式,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酒店的空调能耗状况及冷热负荷特点,对酒店空调采用冷水机组冷凝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以某五星级酒店空调工程为例,介绍了其空调热回收系统的优化设计。增大了热回收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同时采取热水罐串级连接,对水温进行分层,有效地实现了热水的梯级利用及顺序利用。经分析,该优化系统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冷水机组的冷凝热,更加节能,而且供水温度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州某会所室内恒温泳池的温湿度设计参数,计算了该泳池全年制冷、除湿、泳池加热和采暖负荷动态需求。通过分析动态冷热负荷曲线提出冷凝热回收应作为泳池综合节能方案的基本出发点,进一步比较了泳池专用热泵系统与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系统两种方案的运行特点和全年能耗特性,并建议采用小型热回收型热泵系统与普通风冷热泵的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某锅炉房设计搭建了一套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回收1台29 MW锅炉的烟气余热系统。工程实测分析表明:测试期间,最终排烟温度基本稳定在20~30℃区间,平均回收烟气余热量为2.67 MW,吸收式热泵平均综合COP为1.62,供热效率平均提高11.54%。采用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