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能源供需态势我国煤炭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1990年1月1日世界能源机构的统计数字,煤炭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74%,石油为10.7%,天然气为4.2%。据此,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之说已依据不足。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已成定局,1993年...  相似文献   

2.
<正>1燃用高灰高硫低热值劣质煤的意义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我国煤炭资源已探明保有储量约为  相似文献   

3.
1998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这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依法管理节能工作的新阶段。我国的能源节约综合利用事业在未来几年必将迎来一个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都将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我国能源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川F常贫乏,煤的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石油的人均占有储量仅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根据我国能源中长期供需分析,到ZOSO年,我国能源供应缺口…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我国发展和改革十分关键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会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目标完成得不好,今后压力会更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退路,必须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力气抓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如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5.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能源财富,但开发利用并不令人满意。国际上通行是以能源人均占有量、能源构成、能源使用率和对环境的影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持续发展、能源大量消耗、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怎样把一个可持续利用能源的国...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能源短缺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突出问题,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来自能源短缺的严峻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优质资源不足的国家。在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进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情况下,我国却不得不从自身“贫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能源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我国能源问题的核心在于人均能源占有量太少(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3),而单位产值能耗过大(约为日本的4倍)。我省能源资源十分贫乏,按已探明的资源折算成标准煤,人均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9%。随着我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1987年为13%左右。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省能源形势严峻,节能工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于1997年11月1日经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江泽民主席发布第9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1制定节约能源法的必要性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一。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刚超过1吨标准煤,也不足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2.4吨标准煤的一半,居世界第89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之一,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毛线厂建成节水型企业北京第二毛线厂李广有中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名列世界各国的第86位,华北平原是我国极端缺水的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1/10,北京地处华北,属于我国北方的半湿润区,常年降水量为600毫米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能源现状 我国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可采储量亦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特别是能源利用率低,环境容量有限,石油短缺等已开始阻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03年以来,全国各地又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使得中国能源成了热门话题。我国能源战略如何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满足日益增涨的人民生活需求已面临挑战。当然,我们赞同“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优先”的方针,它可以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的能源。为此,本文拟对节能方针、潜力、措施等进行一些分析,提出一点看法,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的能源资源储量很小,以人均占有量计,只有18.2吨标准煤,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95%,为全国贫乏的一个省.“六五”期间,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工农业增长速度,能源弹性系数0.59,电力弹性系数0.57,但自给率由20.9%下降为16.4%,能源缺口特别是电力缺口较大,估计,因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这在储藏量和消耗量上都有体现。然而,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小,因此更应该充分、恰当地利用国家的能源。目前我国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还比较低,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对能源与经济的客观关系作简单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能源经济的发展战略。经济离不开物质基础,当然也不能脱离科学技术,必须充分利用不断更新发展的科学知识,这是能源经济战略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所以要更理性地发展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遇到能源短缺的巨大挑战。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及同期发达国家的20%,而能源综合利用率仅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以上。绝大部分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藏运输和终端使用的过程中损失了。在GDP的总量中,能源支出高达13%(美国仅7%)。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节约要比增  相似文献   

14.
高效节能光源的发展赵竞成华东电子管厂一.序言发展节能光源是国家的节能重点方向之一。如果我们能在各个节能项目中都节电50%,就可延长能源使用期一倍。因为我国的矿物能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仅为俄罗斯的1/7,美国的1/4。因此,节能对我国有...  相似文献   

15.
提起小康水平,人们往往想到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受教育程度等,往往忽视了更能体现人们生活品质的另一项重要指标:人均生活热水消耗量。目前,发达国家家庭热水能源消耗占总能耗的比例为25%~30%。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人均常规能源占有量极低,21世纪面临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节能环保的双重课题。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解决全部或部分家用热水,节能环保意义重大,推广普及太阳热水器决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唯一有效途径。就现状而言,解决普通百姓生活热水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和太阳热水器三种。我们从能…  相似文献   

16.
多种形式发电的前景段立诚西安交通大学(西安710049)目前我国电源结构以煤电(占75%)和水电(占20%)为主,有少量油电和核电,虽拥有雄厚煤炭(居世界第三)、水力(居世界第一)和较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按人均能源的占有量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至2...  相似文献   

17.
《节能与环保》2004,(5):1-3
一、充分认识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重要意义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国内保障程度低.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由于我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污染重,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加大,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加强设备润滑管理增强节能与环保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润滑油的节约与环保1.节油与环保的意义:目前,我国石油消费约占全部能源消费的22%,尽管我国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短缺将长期存在。同时,由于润滑油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润滑油的节约与环保工作已刻不容缓。如何做好节油与环保工作,我体会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规范油品采购渠道:一是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市场调研,精心挑选油品生产厂家。二是要优先选用绿色油品(即可生物降解的油品),从根本上减少污染,为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  相似文献   

19.
孟宪淦 《太阳能》1989,(4):28-29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无污染的能源。由于地球上的矿物燃料储量有限,常规能源将日益枯竭。从七十年代起,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太阳能利用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能源资源与产量在总量上很大,但人均占有量和人均能耗量都很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处于紧张状态,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能源紧缺更为严重,还有两亿多人口未用上电,这不仅直接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两个文明的建设,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充分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甚低,必须探索建立节能型综合运输系统。运输系统的能源消耗,主要是运行能源消耗,其次是制造(或建设)和维修中的能源消耗,此外还有运输工具的能源线路超耗。建立能源节药型综合运输系统,除了针对运输系统的能量消耗机制采取对策措施外,还应从各种运输方式的结构比较、综合运输系统布局和改善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