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2.
南京长江沉管隧道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沉埋隧道整体地震反应分析的数学模型和平面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对高速铁路南京长江沉管隧道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计算了该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评价了该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4.
《城乡建设》2017,(4)
一、工程概况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中的重要项目.南京长江隧道作为南京市跨江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彻底改变了以往南京市长江单一桥梁过江交通方式,对于沿江开发,缓解跨江交通压力,减少了车辆绕行和能源消耗.该工程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与三桥之间,连接河西新城区-梅子洲-浦口区,总长3790m,包括两条长度3020m的盾构隧道(管片外径14.5m),770米始发井、接收井和明挖段土建以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按双向6车道快速通道建设,设计车速8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选用两台直径14.93m泥水盾构由浦口工作井始发,同向掘进施工,隧道主要穿越粉细砂、砾砂、圆砾和钙质泥岩.开工时间2005年9月,竣工时间2012年8月,总投资16.57亿元. 相似文献
5.
6.
1 沉管隧道的发展1 .1 水底隧道工程由于海峡的存在 ,陆地被分割 ,造成两个区域之间的交通障碍及文化差异。连接海峡两岸主要有 3种方式 :轮渡、桥梁和隧道。轮渡受气象影响较大 ,并且不能直接连通 ,人员物资的转运十分麻烦。修建桥梁往往受跨度、水深的影响 ,且建成运营后也同样受到气象影响。而修建海峡隧道既可以穿越较大跨度直接连通海峡两岸 ,又可使其运营很少受气象条件影响 ,能保持连续通行。世界上已建成许多海峡隧道 ,也有一些正在研究中。日本关门海峡两岸在本世纪 40年代即用隧道连接 ,以后又建了桥梁。该隧道是世界是上最早的… 相似文献
7.
8.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里长江首条跨江交通隧道 (武汉长江隧道 )已于 2 0 0 4年 11月 2 8日正式开工建设。介绍武汉长江隧道的基本概况 :项目的由来 ;工程功能、规模、主要技术标准 ;地质状况 ;工程主要难关和特点 ;工程的先进性和存在的若干土工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12.
13.
14.
15.
16.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采用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盾构直径11.38m,已成功始发掘进。通过介绍盾构始发的各项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汉长江隧道横断面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盾构法在隧道施工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抗震性能的研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了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段横断面的地震响应规律.首先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对各典型地层构造处进行一维场地地震响应分析,以隧道所在土层的最大剪应变水平作为判断衬砌结构受力大小的依据,并选择危险控制断面.然后对该断面建立二维模型进行动力有限元计算,计算模型考虑了各类管片接头的影响及边界处能量的传输,能够有效地模拟土--结构系统的动力相互作用.计算表明在静力和地震共同作用下,隧道横断面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1月28日,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正式开工兴建,它是由中铁隧道集团联合体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中铁隧道联合体由中铁隧道集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武汉城市规划院、奥地利D2咨询公司组成。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同类工程对比分析的方法,以南京长江隧道和杨子江隧道工程实例为基础,指出在高水压、超浅埋、长距离、高强度的卵石地层修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应掌握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在恶劣的复合地质条件下,如何考虑设计盾构开挖刀具,延长盾构刀具的使用寿命,以及重视工程水文地质的研究并针对性的部署应对措施是大直径穿江盾构隧道工程成败的关键,寄希望能对国内外同类工程建设发挥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