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设节约型城市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遵循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曾培炎副总理也就建设节约型城市提出了节地、节能、节水的要求.这非常必要,非常适时.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石油、天然气、可耕地和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9、1/23、31%和1/4.  相似文献   

2.
3.
一、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 1.开发地下空间的利益 地下空间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它的开发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改善环境和提高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4.
中央遵循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曾培炎副总理就建设节约型城市提出了节地、节能、节水的要求,非常必要,非常适时.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石油、天然气、可耕地和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王璇  束昱 《地下空间》1994,14(4):253-256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人们对促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因,大多归结为城市化引起的人口激增和城市土地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对于促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土地集约化使用的前提下,城市用地的扩展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矛盾,因此既要争取生存空间,又要保留生态空间,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只有探索并拓新生存空间,研究开发地下空间资源,进行三维式发展——地面空间,上部空间和地下空间协调拓展。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化与城市问题1980~1990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的10年,城市化指数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几。1990年后产业人口向城镇地区大量流动与聚集,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星罗棋布的小镇蓬勃发展,城市地带的城市群逐步形成,据建设部94年统计...  相似文献   

9.
10.
11.
纪晨  李珍琪 《城市建筑》2013,(24):50-50
近年来,由于城市公共空间问题而引发各类冲突事件频频发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实践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规划体系的分析,明确如何科学地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为创建和谐社会及城市发展更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设计》2015,(11):227-229
<正>共建城市的社会基础,不再是基于自上而下的集中式权力控制结构,而是基于自下而上的松散式权力结构,因此,一种全民化公共参与的权力设置框架,是共建城市的政治基础。市民、建筑所有人与使用人、建筑师、规划师、开发商和政府等多个权力主体之间,如何重构一种新型的空间关系?这是共建城市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刘晓都:首先我想问第一个问题,对深圳来讲,城市的进化真的不好吗?是否有更高的利益、更多的人口,对于这样的城市便是一种更好的发展呢?还是说这样的进化会不会有一个拐点,在什么样的地方是平衡的?  相似文献   

13.
以健康城市、高生活质量和优空间品质为发展目标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导向.文章基于"城市织补"理论,在目前城市快速发展、疫情突发的背景下,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存在的双向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归纳两者之间发展的关联,明确两者发展协调的重要性,研究总结如何以基础设施作为织补点,点状织补城市空间并带动二者转型优化,形成基础设施网,网状织补城市破碎空间,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式良性互馈,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中原地区最重要的矿业城市——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以矿为本,城随矿建"的城镇格局和矿业遗产现状,结合焦作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提出将塑造城市特色空间与矿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以矿业遗产保护为手段,整合自然环境、城镇格局、历史文化、道路交通和城市空间等要素,确定多层次的规划路径和具有落地性的设计策略,对于焦作以及其他亟待城市转型的矿业城市在城市特色、景观规划和矿业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乜志颖  陈涛 《城市住宅》2021,28(9):114-117
近年来,海绵城市发展迅速,逐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成都·安仁大匠之门文化中心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为例,借助优化绿地系统、海绵设施与城市绿地的结合,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减少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控制面源污染,达到内涝防治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庞辉 《城市住宅》2021,28(3):95-96,99
通过对中西室内设计中的"有"与"无"的理论思考,为室内空间可变设计系统找到设计理论依据,提出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仍需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同时要跟上世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吴天谋  蒋万芳 《规划师》2004,20(1):58-59
提高城市空间品质是当前城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城市细部的复合性、艺术性、文化性、教育性、生态性对城市空间品质有重要影响,城市设计需要在城市细部设计的层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8.
关注城市生活的“边角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蜀阳  刘丹 《规划师》2007,23(1):90-91
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往往可在街头巷尾、墙角、"丁"字路口、公园广场边角等地方发现许多中老年人、小孩在下棋、聊天、打扑克、看报纸……这些空间不是经过刻意设计而形成的,往往是因为每天都有人自发在此活动而自然形成的.这种空间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数量众多,我们称之为"边角空间",即城市中未经设计、容易被忽视的公共空间边角地带.  相似文献   

19.
周颖 《中外建筑》2009,(11):74-75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设计实践,详细分析阐述了现代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动力及新城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依据城市规划的一般原理,从多方面深入探讨了现代城市新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中解决对策与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心是人类文化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人类的立足点。通过对中国古代城市空间中心的研究,归纳出聚、居、事、思、逸、礼、市七个方面的特点,由此分析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文化的深层内涵,对于我们思考城市空间的历史承传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