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交联剂及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交联剂和引发剂与丙烯酸的摩尔比分别为0.95×10-5和4.8×1-0 3,中和度7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 h。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在室温下30 m in每克吸蒸馏水和自来水分别约为其自身质量的1000和200倍。 相似文献
3.
4.
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在淀粉接枝丙烯酸的共聚物中填充一定量的糊化淀粉,进行热交联,由于二者的协同作用,使树脂的吸水率不仅不降低而且还略有提高,树脂中淀粉含量明显增加,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利于高吸水树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锰盐引发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本文研究了以锰盐为引发体系的淀粉和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除了研究一般反应条件如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之外,还着重研究了淀粉用量、介质pH值、淀粉团粒大小对接枝的影响,以探讨淀粉在接枝共聚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产物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设计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方法表征产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淀粉=3.5,丙烯酸中和度=83.3%,过硫酸钾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0%和0.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产物吸水率>800g/g。聚合过程中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并且接枝反应破坏了淀粉颗粒结晶结构,接枝产物趋于无定型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玉米秆、棉花秆、地瓜蔓等不同种类纤维素农作物秆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倍率的吸水树脂。研究了农作物秆与食用淀粉不同比例含量及不同的吸水体系(包括吸去离子水、自来水及雨水)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棉花秆与丙烯酸的接枝产物吸去离子水850多倍,用玉米秆/地瓜淀粉混合物制备的接枝产物吸自来水和雨水分别为550多倍。这对玉米秆、棉花秆及地瓜蔓等富含纤维素农作物秆的深加工与应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6种不同中和度的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凝胶试样,测量了在25℃纯水中的平衡溶胀率,发现:α〈40%之前,随α增加,1/Φ却随α增加而稍微下降。 相似文献
9.
淀粉接枝丙烯腈吸水树脂的微波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学生的化学实验课中开设了“淀粉接枝丙烯腈吸水树脂的微波合成”实验。学生对此实验非常感兴趣,文中探讨了实验中淀粉糊化。接枝共聚,皂化步骤对此实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反相悬浮法淀粉接枝丙烯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实验室合成的乳化剂十八烷基烯酸单酯(NP18)作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体系(W/O)进行了淀粉接枝丙烯酸钠的研究。探讨了产物的最佳成球条件、产物吸水能力与淀粉用量的关系、吸水能力与油相组成的关系、纤维素对单体转化率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产物的最佳成球条件和最大吸水能力的存在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13.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碱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与丙烯腈的摩尔比为4.5×10-3,碱与丙烯腈的摩尔比为1.32,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h.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室温下30min每克吸蒸馏水和自来水分别约为其自身质量的1000倍和200g倍.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微波辐射海带接枝AA/AM合成高吸水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微波辐射法制备了海带接枝丙烯酸(AA)和丙稀酰胺(AM)高吸水树脂。讨论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及引发剂用量、辐射时间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合成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海带用量35%,AM∶AA比例为20%,引发剂用量8.1%,交联剂用量0.052%,NaOH的中和度为79.3%,辐射时间45s时,制备的高吸水树脂的吸自来水倍率达176.62g/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