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导体桥火工品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半导体桥火工品属高新技术火工品,因其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同步性,高工艺一致性,低发火能量以及能与数字逻辑电路组合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发展十分迅速,本文从理论,结构,封装,测试和改进等方面评介了半导体桥火工品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半导体桥(SCB)火工品是桥丝式火工品的理想换代产品,且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前景;今后应在理论基础。生产自动化。低电压点火起爆和直列式钝感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对于弹药引信,历史上一直使用敏感的炸药元件,在解除保险之前,它的输出被机械地隔断,在这些引信中解除保险过程的控制是用机械方法完成的。近年来,随着炸药爆炸元件的发展,特别是安全钝感的爆炸箔起爆技术的发展,使引信爆炸序列的机械隔断不再是必需的;固态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引信安全设计发生了变化,直列式爆炸序列电子安全与备作技术成为新型武器安全引爆系统设计和研究的焦《之一。在技术发展需求的牵引下,美国海军武器系统炸药安全审查局于1990年9月制订了2万余字(译文字数)的“非隔断式爆炸序列电子安全与备炸技…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火箭发动机常用点火系统对于闪电及高空强电磁脉冲防御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强电磁环境下火箭发动机直列式安全点火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子安全系统和冲击片点火管相结合的方式,对两大部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准则进行设计,并根据其所处的强电磁环境进行了抗电磁干扰设计。直列式安全点火系统在火箭发动机上的应用验证试验和电磁兼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点火系统在强电磁环境下既能有效防止误发火,又能在收到点火指令后使发动机可靠点火,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简昊天  汪柯  高峰  朱朋  沈瑞琪 《含能材料》2022,30(4):396-411
从直列式点火系统构成、许用点火药硼-硝酸钾(Boron-Potassium Nitrate,BPN)的燃烧机理和新制备工艺以及国内外直列式爆炸箔点火相关标准三个方面,综述了直列式爆炸箔点火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直列式点火系统有多功能多任务需求,因此作为控制模块的电子安全与解除安保装置呈现出编程寻址、多点协同的发展趋势,系统中各元件通过小型化和低能化减少系统装置所占空间。BPN通过新制备工艺进行组分粒度微纳米化,生成核壳结构,优化BPN燃烧性能、吸湿性和安定性等。总结并对比了国内外直列式爆炸箔点火相关标准。分析了直列式爆炸箔点火尚需研究的问题:冲击片直接点火BPN机理和BPN组分粒度对冲击点火感度的影响;BPN隔板点火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多种隔板点火结构的性能比较;BPN新制备方法及其对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将“飞片”雷管用作保险/解除保险装置中的烟火品对完成导弹发动机和战斗部点火序列很有意义。实际上,发动机点火安全性要求越来越接近于战斗部起爆的安全性要求。低能级和中能级电点火器在设计的点火后没有物理屏障的传火序列中的用途是有限的。飞片雷管因其固有的安全特性不需要这种传火序列屏障,这种特性使其系统在现代化导弹点火序列中非常具有吸引力。电子保险/解除保险装置(ESAD)的解释是以使用飞片雷管或者飞片点火器的“直列式”传火系列为基础,组合了使用电子功能的高安全性能级、高密度组件包装、以及简单设计和测试能力的一种现代化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型碳基导电药无桥火工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抗静电能力强、制作工艺简单的新型火工品,利用碳纤维独特形状及特殊电热转换特性,将其分别与叠氮化铅(LA)、斯蒂芬酸铅(LS)和叠氮肼镍(NHA)混合制备了碳基含能复合起爆药(CEC),并用于陶瓷塞火工品和M100独脚电雷管。通过改变碳纤维含量,研究了CEC火工品发火性能及静电感度等性能。发火特性及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碳纤维添加量为30%时,火工品发火电压最低,3种火工品50%发火电压由低到高依次为NHA-CEC火工品(14.1 V)、LS-CEC火工品(17.6 V)和LA-CEC火工品(27.8 V),安全电流分别为280 mA、250 mA和180 mA,其对应的脚-脚间50%发火静电电压分别为28.9 kV、27.3 kV和30 kV,脚-壳间抗静电能力大于25 kV. 高速摄影和雷管铅板实验结果表明:3种火工品均具有可靠的点火能力,其中LA-CEC和NHA-CEC能可靠起爆黑索今炸药并将铅板炸穿。相比于桥丝火工品和半导体桥火工品,该碳基含能复合物装配的无桥火工品具有抗静电能力好、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电子安全和解除保险装置技术在许多设计规范完成之前就已投入了使用。MIL-STD-1316D这份基本的S&A安全准则要求直列式爆炸序列使用的雷管按MIL-I2365-9鉴定,而23659主要是基于鉴定热桥丝雷管制定的,对于选用爆炸箔起爆器的直列式雷管的鉴定玉不太合适。  相似文献   

8.
火工烟火技术系列丛书的最后一册———《火工品设计原理》已于 1999年 10月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丛书包括《火工品设计原理》(蔡瑞娇著 )、《起爆药化学与工艺学》(劳允亮著 )、《烟火学》(潘功配著 )、《火工与烟火安全技术》(汪佩兰著 )、《火工品实验与测试技术》(李国新著 )、《起爆药实验》(刘自汤著 ) ,集中反映了本世纪末最新火工烟火技术的发展水平。火工烟火技术在武器弹药、航空航天、核武器以及煤炭、采矿、石油开采、工程爆破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用于点火、传火、引爆、传爆、延期、作功动力源以及烟火效…  相似文献   

9.
冲击片点火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叙述了冲击片点火管的设计原则,优化了结构及设计参数,并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圆柱形冲击片点火管有较小的电感和电阻,发火阈值能量较低,是一种安全点火管,适用于直列式点火.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部队电火工品发火可靠性测试精度、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低的难题,对电火工品发火可靠性检测的数字化测试进行研究。将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数调线性电源技术与数字电子测量技术相结合,设计、制造了测试系统的软、硬件。介绍了测试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并根据电火工品的电阻值大小和在规定电参数下是否发火判定电火工品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技术能解决部队电火工品发火可靠性测试精度、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火工品》2005,(4)
高新技术火工系统作用机理与故障拟制技术实验室实验室包括高新火工技术研究、爆炸性能研究、激光测速、微密制备与光绘、电子在线测量、激光应用与控制及爆炸逻辑网络实验室等,拥有爆炸测试密封罐、高速摄影、VISAR、激光光绘机以及电子线路在线测量仪等仪器设备80余台套。现阶段主要进行直列式安全起爆与点火系统研究、激光起爆与点火系统研究、半导体桥(SCB)火工品研究、爆炸逻辑网络技术、MEMS火工系统概念研究、信息化微电子火工系统研究等。应用物理化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火工品》2006,(4):F0004
实验室包括火工系统钝感药剂技术研究实验室和火工系统集成化药剂技术研究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完善的化学合成工作平台、柔性合成化学反应系统和三维重力混药机等高新设备。主要进行新型药剂设计方法研究、新型环保起爆炸药技术研究、新型钝感传爆药、纳米点火药、烟火药技术研究、微装药技术研究等。针对有关新技术火工系统进行爆炸逻辑网络用药剂研究、激光点火和起爆药剂技木研究、爆炸箔直列式安全点火与起爆系统中钝感点火药及起爆炸药研究、光电对抗中无源干扰烟火技术研究和火工烟火药剂的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引信微小型化发展的需求,采用基于微机电系统工艺技术,开展微小型起爆序列的设计及性能测试研究。起爆序列初步集成了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及发火功能,体积为3 cm3; 该结构包括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其中底层包括隔断单元和传爆药装药,中间层由微雷管和硅基烟火微驱动器构成,顶层为信息控制电路。测试结果表明,微小型起爆序列实现了解除保险、安全隔爆与可靠传爆的功能,平均输出爆轰压力为10.85 GPa.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脉冲激励安全性,建立了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温升数理模型,研究了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发火判据,设计了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临界发火电流的计算流程,揭示了单脉冲和脉冲串电流的激励参数对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临界发火电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单脉冲激励下,当脉冲宽度小于5 μs时,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临界发火能量固定,即桥药系统处于绝热状态,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是否发火与桥丝输入的能量有关;而当脉冲宽度大于15 ms时,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临界发火电流固定,其发火状态与桥丝的电功率有关。在窄脉冲串电流激励下,临界发火电流随重复周期变化曲线的时间常数与脉宽无关,且当重复周期大于1.25 ms时,桥药系统无热累积效应,其临界发火电流与单脉冲电流作用情况一致;而当重复周期小于1.25 ms时,桥药系统出现热累积效应,该效应导致临界发火电流随重复周期降低而迅速衰减。  相似文献   

15.
在静电放电(ESD)模型和炸药热点理论基础上,研究了ESD对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作用的数理模型,并依据一定的点火准则,求出了桥丝温度曲线和药剂温度曲线。  相似文献   

16.
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静电发火数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静电放电(ESD)模型和炸药热点理论基础上,研究了ESD对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作用的数理模型,并依据一定的点火准则,求出了桥桥温度曲线和药剂温度曲线。  相似文献   

17.
作为电火工品的核心部件,换能元直接影响着电火工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火工品结构微型化、换能信息化、序列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换能元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何实现在低能量刺激下可靠发火,同时提升换能元的点火输出能力,即如何实现电火工品换能元的效能提升成为目前火工品换能器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文从换能元基底和电阻材料的优选、发火结构优化设计、自含能一体化增效以及含能薄膜复合增效等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电火工品换能元低能发火与输出增效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开展换能元增效研究的重点:建立换能元材料参数基因库,借助机器学习算法等手段提高换能元发火结构优化设计的效率,针对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等开展新换能体制的基础研究,探索含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含能钙钛矿等新型含能薄膜材料在换能元上的集成制备。  相似文献   

18.
对点火具、点火药、点火药盒和延期点火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半导体桥(SCB)火工品是桥丝式火工品的理想换代产品;喷管堵片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防潮、防尘作用外,其点火建压作用更为重要;开发智能型SCB点火技术和药盒新材料是点火器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引信发火系统无损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瞬态脉冲试验(TPT)的原理,分析了美国TPT技术在引信发火电路锈蚀检测中的应用,以及我国TPT技术用于电火工品储存性能无损测试验结果,论证了利用TPT技术进行引信发火系统无损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简单介绍了瞬态脉冲试验(TPT)的原理,分析了美国TPT技术在引信发火电路锈蚀检测中的应用.以及我国TPT技术用于电火工品储存性能无损检测试验结果,论证了利用TPT技术进行引信发火系统无损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