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安塞油田坪北区低渗透储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塞油田坪北区延长组特低渗透储层,通过这几年钻探发现主力油层为长4+52层、长61层和长62层,油层厚度达20余米,油层层数、油层厚度、原始原油地质储量和油井产量都有明显增加。从储层评价入手,系统地研究了坪北区储层沉积特征、储油层物性、孔隙结构、储油层平面分布,进行了储层分类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安边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北段,其主要目的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油层组,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根据研究区露头、钻井岩心及岩石薄片等资料,对安边地区构造裂缝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统计。安边地区长7储层主要发育NE-NEE与NWW-NW向的高角度裂缝,以剪性裂缝为主,大部分未充填且为有效缝。依据长7构造裂缝特征值,采用三维有限元裂缝数值模拟技术,完成安边地区主要储层裂缝定量预测和评价分析,预测目的层裂缝相对发育区、次发育区和不发育区及张剪裂缝走向。  相似文献   

3.
钻探情况显示南堡3号构造储层裂缝发育,易发生井漏和溢流,井控难度大,风险高,导致钻井事故复杂和成本高,制约了该区块整体勘探与开发进程,为解决这种“喷漏同层”钻井难题,从南堡油田3号构造潜山油气藏钻井提速提效为出发点,开展了储层井壁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分析,对安全密度窗口敏感性进行研究,得出岩石内聚强度、抗张强度、水平地应力随井斜角变化对井壁稳定的变化规律,考虑到碳酸盐岩储层特性,建议开展微流量控压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4.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油藏埋藏深、压力高、地质条件复杂、钻井难度极大.其主要地质特点是:下二叠系盐层发育,盐层厚度可达3000m以上;石炭系灰岩油层孔隙压力系数高达1.90~1.94,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溢漏同层,极易出现先漏后喷的复杂局面.由西南石油学院针对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复杂地质条件研究开发的钻井液系列技术,包括钻巨厚盐层技术、漏喷同层的压力控制技术、高密度盐水流变性控制等技术,大斜度井防卡、解卡技术、灰岩裂缝性油气层的保护技术等,解决了诸多直接影响钻井安全的问题.经2002、2003年肯基亚克盐下油田9口井的应用,钻井复杂事故率大大降低,钻井速度显著提高,油井原油产量大幅上升,钻井成功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文是"肯基亚克盐下油田的钻井液技术研究"一文的续文.)  相似文献   

5.
渤海A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潜山带中部,为古潜山裂缝油田,裂缝的发育特征及预测对油田开发意义重大。综合利用岩心、镜下薄片、倾角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分析了A油田潜山裂缝发育特征。分析表明其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沉积,裂缝明显存在多期作用,裂缝基本上沿北东和北西两个方向展布,这与渤海湾盆地应力场变化相吻合;裂缝多为高角度裂缝,裂缝角度多在45°以上(寒武系凤山组裂缝甚至超过了80°);应用地震资料,以地震属性和反演方法相结合,对A油田下古生界裂缝发育带进行半定量化预测。A油田下古生界上油层组裂缝较为发育,平面上主要发育在油田中南部,下油层组裂缝发育较弱,这为油田后期综合调整指明了方向,也为同类油田的裂缝预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镇泾油田延长组属于低孔低渗复杂致密砂岩储层,用传统以电阻率为背景的流体评价技术已经不能适用于目前勘探开发的需要.为了增强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精度,根据镇泾油田延长组储层束缚水饱和度较高的特点,建立了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比值图版,其比值在1.00~1.17之间为油层或差油层,在1.17~1.55之间为油水同层或含油水层...  相似文献   

7.
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是典型的孔隙一裂缝性火成岩低压储层,常规钻井中机械钻速低、易发生恶性漏失,给钻井及储层保护问题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为此,本文根据漏失速度,优选并优化了充气钻井方式及注入气液排量,同时应用了“PDC+螺杆”的欠平衡复合钻井技术,2007—2008年现场规模应用井数25口,使三塘湖油田原油日产量实现了千吨突破,解决了火成岩裂缝性储层井漏与机械钻速低的矛盾,为火成岩储层的快速高效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直罗油田储层孔隙结构及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直罗油田延长组长2油层组储层孔隙结构及油水分布的研究,分析了直罗油田低渗硝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试图对长期困扰油田勘探与开发的油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直罗油田延长组第二油层组孔隙类型以细小的次生孔为主,孔隙结构非均质较为严重,孔隙,喉道半径较小,孔喉分选较差,较差的孔隙结构导致油水分异作用较差,油水同出带厚度为185.7m油层全部为油水混出的油水混合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西峰油田,是近几年发现的亿吨级大油田。其中白马中区为西峰油田重点区块之一,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该区块的主力油层。通过对长8段岩石颜色、沉积构造以及粒度特征的研究,得到沉积相特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河口坝微相发育的砂层较厚,物性较好,是该区重点开发的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10.
王场东区钻井中钻井液密度高于油层压力系数的矛盾突出,油层保护工作难度大,通过开展屏蔽暂堵技术研究,结合现场试样采集和跟踪试验,发现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加入油溶性屏蔽暂堵颗粒临时封堵储层井壁孔隙,可防止滤液和固相颗粒进入油层孔隙,从而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屏蔽暂堵剂颗粒应控制在所钻遇油层孔喉半径的2/3,才能达到较好的封堵效果;在对暂堵剂的匹配上,特别是针对各种油层孔喉相匹配的硬粒子、软粒子和纤维状粒子的搭配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铝胺水基钻井液体系具有稳定井壁能力强、抗高温、抑制能力强、润滑性好、保护储层等多项优点。基于对铝胺水基钻井液的理论分析和实验室的试验,江汉钻井一公司在松滋油田区块的SH11-X13井进行了现场实践。与邻井相比,SH11-X13井的机械钻速明显提高,钻井周期缩短,钻井成本下降。这些事实说明,铝胺水基钻井液体系是一种适合松滋油田区块的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哈浅区块油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前期使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施工,由于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储层不匹配,导致储层受到污染.分析储层损害机理后,优选塑性膜封堵钻井液体系.体系的抑制性强,封堵性能好,储层保护效果好.该体系在哈浅区块5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配合现场钻井液施工工艺,施工顺利,有效保护了油气层.  相似文献   

13.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直罗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近年来新开发的一个主力油气产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表明,直罗油田长6油层组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成岩作用控制了储层砂岩孔隙发育特征,其中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超低渗的主导因素,而次生溶蚀孔隙的形成对储层砂岩物性具有一定改造作用,并控制了该区长6油层组相对高孔高渗储层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八面河油田北二区为复杂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开发时间长,井网密度大,注采不平衡,主力油沙体水淹严重,纵向上钻遇的油层多、断块多,形成了剩余油的富集区,主要通过水平井、大斜度井挖潜。首次在该区角5-平14井应用无固相甲酸盐储层保护钻井液体系钻遇油层,结果表明,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体系具有好的防塌能力和润滑减阻效果,性能稳定,粘度、切力较低,减小了有害固相及滤液对储层的伤害度,在八面河油田水平井钻井油层保护技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以大港油田风化店地区井漏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风化店地区井漏现状及漏失成因,可知该地区上部地层主要以砂砾岩渗漏为主,下部地层则以裂缝性漏失以及大段断层漏失等为主.总结该地区防漏堵漏的对策,依据大港南部油区漏地区实际堵漏案例,研究了堵漏材料的性能要求及优选原则,制定了堵漏技术措施及施工要求注意事项.辉绿岩地层漏失一直是井漏预防和堵漏的难题,实际案例通过随钻堵漏,并结合承压堵漏,合理调整堵漏剂配方,并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场油田是江汉油区钻井施工中井溢、井漏的常发区块,造成该区块发生井溢、井漏的主要原因有盐间裂缝,盐间注水,局部高压油层、水层,地层亏空,低压地层,断层等。合理确定井位、科学设计井身结构、针对可能发生的井溢、井漏,制订完备的应急预案及针对井溢、井漏风险较大的重点区块制订的专项应对措施,可保证在该区块进行钻井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坪北油田延长组湖盆东北部边缘河流入湖处,以三角洲相沉积为主,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过渡区域,储集砂体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上;长4+52~长62小层储集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为主,占70%~75%,河口坝砂体占7%~10%,河道间湾砂体占10%~14%。通过对沉积微相及含油性变化的分析,认为该区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河道主体和河口坝微相为较好储层,但储层经过压裂改造后,在生产上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差异,油井产量分布主要受裂缝方向与井网、储层含油性及地层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毛细管压力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镇泾油田长6与长8油层组油井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储层微观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封盖条件以及储层伤害等是决定镇泾油田油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镇泾油田长8和长6油层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沉积相带及其储层特征的差异,从改进油井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调整开发方案,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断块油气田水平井储层钻遇率,中原油田结合老油区已有的地质资料,综合利用MWD定向测量参数、随钻Gamma测量参数和气测录井C1(甲烷)数据,进行着陆段和水平段导向控制,提高储层钻遇率。应用MWD+Gamma+C1技术时,应充分利用钻前掌握及现场录井资料,加强地层对比,应突破靶的限制。MWD+Gamma+C1技术利用气测参数C1滞后时间短,弥补了GAMMA滞后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动态找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