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发现植物乳杆菌ST-Ⅲ菌株降低胆固醇作用受胆盐和胆固醇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胆盐,能增加ST-Ⅲ菌株降胆固醇能力,依次为牛磺胆酸钠>牛胆盐>胆酸,当牛胆盐的添加浓度为3.0g/L时,降胆固醇率达到最高值38.57%;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来源和不同浓度的胆固醇,ST-Ⅲ菌株均具有降低作用,但降低能力有差异,依次为羊血清>鸡蛋黄>卵磷脂-胆固醇胶束溶液,且降低能力受胆固醇的浓度影响较大,当浓度低于0.5mg/mL时,降胆固醇率可维持在40%左右,高于0.5mg/mL时,降胆固醇效果则显著降低;降胆固醇量在胆固醇浓度为1.0mg/mL时达到最高值307μg/mL,这可能是高浓度胆固醇抑制ST-Ⅲ菌株的生长所致。   相似文献   

2.
植物乳杆菌ST-Ⅲ菌株降胆固醇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植物乳杆菌ST-Ⅲ菌株降低胆固醇作用受胆盐和胆固醇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胆盐,能增加ST-Ⅲ菌株降胆固醇能力,依次为牛磺胆酸钠>牛胆盐>胆酸,当牛胆盐的添加浓度为3.0g/L时,降胆固醇率达到最高值38.57%;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来源和不同浓度的胆固醇,ST-Ⅲ菌株均具有降低作用,但降低能力有差异,依次为羊血清>鸡蛋黄>卵磷脂-胆固醇胶束溶液,且降低能力受胆固醇的浓度影响较大,当浓度低于0.5mg/mL时,降胆固醇率可维持在40%左右,高于0.5mg/mL时,降胆固醇效果则显著降低;降胆固醇量在胆固醇浓度为1.0mg/mL时达到最高值307μg/mL,这可能是高浓度胆固醇抑制ST-Ⅲ菌株的生长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维生素、碳源和氮源(蛋白胨、氨基酸)对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脱脂乳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碳源对其生长及凝乳没有显著影响;添加鱼蛋白胨可显著促进Lb.plantarum ST-Ⅲ在脱脂乳中生长和凝乳过程。鱼蛋白胨溶液经过分子截留极限为5000ku的膜超滤的透过液也具有促进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生长和凝乳的作用,该透过液经过Sephadex G-25和Sephadex G-15凝胶柱分离后,获得1个可以促进Lb.plantarum ST-Ⅲ在脱脂乳中生长和凝乳的单一峰,根据其洗脱体积,可以断定其主要成分为寡肽。因此,Lb.plantarum ST-Ⅲ胞内蛋白酶和肽酶活性较弱可能是限制其在脱脂乳中生长和凝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植物乳杆菌MA2的体外和体内降胆固醇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的胆固醇的初始浓度对植物乳杆菌MA2的胆固醇去除率影响显著,当胆固醇的终质量浓度为30mg/dL,不添加胆盐的条件下,菌株MA2的胆固醇去除率达到(55±4.5)%。死菌体和休眠菌体也可去除培养基中的胆固醇,且菌体细胞浓度的影响显著。添加胆盐对菌株MA2的胆固醇去除率影响显著。体外实验表明植物乳杆菌MA2通过吸附胆固醇,进而将胆固醇吸入菌体细胞中来降低培养基中的胆固醇。MA2菌株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表明其作为降血脂的益生菌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植物乳杆菌ST-Ⅲ的生长特性与保存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植物乳杆菌ST-Ⅲ与酸奶发酵剂在不同温度混合发酵时的生长特性以及在不同pH值发酵乳中的保存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酸奶发酵剂在37℃或40℃混合发酵时,植物乳杆菌ST-III不出现明显生长,活菌数始终保持在5.0×106 mL-1左右;在酸奶冷藏(0~6℃)保存2周的过程中,植物乳杆菌ST-III具有良好的存活性能,酸奶的初始pH值(4.00~5.00)不影响其存活性能。  相似文献   

6.
分离自泡菜的植物乳杆菌ST-Ⅲ能够在盐浓度高达8%的环境下存活,其特有的质粒上存在一个与转运相容性溶质相关的proU基因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proU基因簇与耐盐能力较高的戊糖乳杆菌IG1相应基因的相似性达100%,因此推测proU可能与植物乳杆菌ST-Ⅲ的耐盐能力相关。将proU及其包含的基因proX、proW、proV分别克隆到质粒pNZ8148上,并电转化到耐盐能力较低的乳酸乳球菌NZ9000中。重组菌株在添加3%NaCl和1mmol/L甜菜碱的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CDM)中培养,以原始菌株乳酸乳球菌NZ9000(pNZ8148)为对照,测定耐盐能力。结果表明,各个基因均能在重组菌中表达,表达量与对照菌株相比至少提高了106倍,且重组菌株的耐盐能力均优于对照菌株,因此,proU与植物乳杆菌ST-Ⅲ耐盐能力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植物乳杆菌NDC 75017的降胆固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乳杆菌NDC 75017分离自中国内蒙古传统发酵乳制品。本实验对其体外环境耐受性及其降胆固醇作用进行研究。采用活菌计数法检测植物乳杆菌NDC 75017在pH 2.0~3.0的酸性环境、胆盐质量浓度0.3g/100mL、NaCl质量浓度0~7g/100mL以及模拟人工消化液环境下的耐受情况;同时以邻苯二甲醛法测定其体外降胆固醇能力。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NDC 75017可耐受pH3.0及0.3g/100mL胆盐环境;在7g/100mL的高盐质量浓度条件活菌数仍可达108CFU/mL;可以通过胃进入肠道而保持活性,在肠道处理8h后存活率为58.73%。体外降胆固醇实验测得细菌发酵上清液、菌体洗涤液和细胞破碎液中的胆固醇脱除率分别为16.43%、26.35%和32.87%。植物乳杆菌NDC 75017环境耐受能力良好,具有体外降胆固醇作用,该菌株可以作为降胆固醇的潜在益生菌。  相似文献   

8.
胆盐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BSH)是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胞内酶,因其与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关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实现了4种胆盐水解酶基因在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Ⅲ的过表达,并利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了表达4种BSHs重组菌的酶活,结果显示表达BSH1重组菌的酶活最高,其次是BSH3和BSH2的重组菌,而以BSH4重组菌酶活最低。本研究结果表明,BSH1可能在L.plantarum ST-Ⅲ水解胆盐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其次为BSH3,而BSH2和BSH4在L.plantarum ST-Ⅲ中对牛磺酸结合胆盐的水解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从泡菜中分离的一株植物乳杆菌制备发酵乳并研究其降血脂功能。方法:采用该植物乳杆菌混合市售发酵剂制备发酵乳,发酵剂与植物乳杆菌接种量分别为0.05%(V/V)和2%(V/V),发酵温度为37 ℃,时间14 h。采用高血脂模型小鼠研究发酵乳的降血脂功能,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发酵乳组3 组,正常组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发酵乳组喂高脂饲料,正常组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发酵乳组灌胃发酵乳,正常组和对照组小鼠饲养14 d后采血,检测血清中的TC、TG含量,小鼠饲养28 d后,测定血清中的TC、TG、LDL-C、HDL-C含量以及肝脏中的TC、TG含量。结果表明:所得发酵乳具有清香、口感好的特点;动物实验显示,小鼠饲养14 d后,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血清中的TC、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高脂模型诱导成功;28 d后,发酵组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微生物检验结果表明,肝脏中没有发现乳酸菌,发酵乳在小鼠体内不会发生肝肠易位现象。结论:含有植物乳杆菌的发酵乳对高脂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功能,可以使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以寻求一种经济的乳酸菌培养基质为目的,研究了植物乳杆菌ST-Ⅲ在番茄汁中的生长和冷藏特性。当植物乳杆菌ST-Ⅲ按2%接入番茄汁中,在37℃培养8 h后,培养液中乳杆菌的活菌数可达1.0×109 cfu/m L以上。将经过植物乳杆菌ST-Ⅲ培养的番茄汁在5℃进行冷藏,培养液中的乳杆菌活菌数在14 d内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益生菌在干酪中应用的降胆固醇活性,以菌株胆固醇降解率、胆盐水解酶活力及模拟胃肠道耐受性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益生菌,并添加到低脂干酪(脂肪含量为1.0%)中,灌胃小鼠35 d,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动脉硬化指数(AI)及肝脏、粪便中TC、TG含量。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降胆固醇特性优于其他菌株,胆固醇降解率达到63.72%,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存活率为82.21%,胆盐水解酶活力为0.71 U/mL。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灌胃添加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干酪小鼠的TC、TG、LDL-C及AI分别下降21.23%、19.30%、31.73%和35.05%,肝脏中TC、TG显著降低,粪便中TC、TG显著升高(p<0.05)。实验获得了1株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以干酪为载体在动物体内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说明其具有应用于干酪发挥降胆固醇活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改良的体外模型为测定手段,评价了植物乳杆菌ST-Ⅲ(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Ⅲ)以蒸煮大豆为培养基料时,其接种量、发酵温度对发酵产物抑制麦芽糖酶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植物乳杆菌ST-Ⅲ在最优条件下发酵大豆豆浆和蒸煮大豆的产物对麦芽糖酶的抑制效果及其相应粗提物对麦芽糖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比较,评价了植物乳杆菌ST-Ⅲ在不同形式的大豆基料中产-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能力,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ST-Ⅲ发酵蒸煮大豆产生麦芽糖酶抑制物的最适条件分别为接种量2%(v/w)、发酵温度37℃。在优化条件下,植物乳杆菌ST-Ⅲ发酵大豆豆浆10 h的产物对麦芽糖酶的抑制效果可达80%左右,而发酵蒸煮大豆时达到相同抑制效果需发酵10 d以上。发酵两种不同形式大豆基料制得的粗提物对麦芽糖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989 mg/mL和2.597 mg/mL。因此,液体状态的大豆豆浆是植物乳杆菌ST-Ⅲ发酵产-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优选基料形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从发酵米粉中筛选出的一株植物乳杆菌Zhang-LL探讨其胃肠道耐受性及体外降胆固醇功效。本实验分别在p H1.53.0、胆盐浓度0.1%0.5%的条件下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采用活菌计数法检测菌株Zhang-LL耐胃肠道逆环境特性及邻苯二甲醛法检测降胆固醇效果。结果表明:初始菌数为1×107CFU/m L的植物乳杆菌Zhang-LL在p H1.53.0的环境中3 h后,活菌数仍可达106CFU/m L;在胆盐浓度为0.10%0.50%环境中8 h,活菌数可达105107CFU/m L;体外胆固醇降低率在20.69%35.68%范围。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Zhang-LL具有较强的耐胃肠道逆环境特性及良好的降胆固醇能力,为开发研制降胆固醇功能食品及微生态制剂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分离Kefir中的植物乳杆菌体外降胆固醇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在含胆盐的培养基中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能力,24h后培养基中的胆固醇可降低60%(0.18g/L);该菌体外降胆固醇作用的机理主要是其产生的胆盐水解酶水解胆盐变为游离态的胆酸,与胆固醇形成复合物,在酸性pH值条件下发生共沉淀。同时,也发现该菌产生的胆盐水解酶对反应底物(各种胆盐)的特异性不同,以脱氧牛磺胆酸最佳。  相似文献   

15.
HLX37是从福建南平地区农户自然发酵的酸乳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植物乳杆菌,本文对该菌株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和体内外降胆固醇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LX37菌株在p H为3.0和胆盐浓度为3.0 g/L环境下培养4 h的存活率分别为59.1%±4.8%和48.2%±4.9%,且对添加胆盐的MRS+CHOL培养基中胆固醇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24 h和48 h降解率分别达37.33%±2.55%和44.72%±2.74%);连续灌胃HLX37发酵酸奶65 d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而将该酸奶灭活后,其降胆固醇效果显著下降(p<0.05),说明HLX37活菌能够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综上,HLX37菌株在体内外均显示出良好的降胆固醇活性,具有较大潜力应用于功能性发酵食品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用胆固醇氧化酶指示平板和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活力的方法对干酪乳杆菌21008是否具有产生胆固醇氧化酶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以添加胆固醇的MRS培养基和蛋黄对菌株降胆固醇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干酪乳杆菌能产生胆固醇氧化酶类似物,并且测得胞内酶活为302.7U/L,但没有胞外酶。菌株使MRS-CHO培养基中的胆固醇降低69.5%,主要是通过菌体细胞吸收、转化作用;而在蛋黄中发酵,优化条件下:V蛋黄∶V水=2∶1,接种量8%,发酵30h,胆固醇降低16.82%,pH降为5.57。   相似文献   

17.
用胆固醇氧化酶指示平板和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活力的方法对干酪乳杆菌21008是否具有产生胆固醇氧化酶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以添加胆固醇的MRS培养基和蛋黄对菌株降胆固醇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干酪乳杆菌能产生胆固醇氧化酶类似物,并且测得胞内酶活为302.7U/L,但没有胞外酶。菌株使MRS-CHO培养基中的胆固醇降低69.5%,主要是通过菌体细胞吸收、转化作用;而在蛋黄中发酵,优化条件下:V蛋黄∶V水=2∶1,接种量8%,发酵30h,胆固醇降低16.82%,pH降为5.57。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产胆盐水解酶植物乳杆菌H13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其可能的降胆固醇作用机理进行体外试验研究.方法:采用MRS培养基,模拟人体胃酸环境(pH=3)和胆盐环境(0.3%),测定H13菌株在酸性及高胆盐环境作用后的存活菌数,并在此胆盐浓度下测定植物乳杆菌H13的胆盐水解酶活力、降解胆盐能力和胆固醇沉淀量.结果:菌体能够耐受pH 3的环境和0.3%的胆盐环境;该菌产生的胆盐水解酶在降低胆固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酶活性与游离胆酸量、胆固醇沉淀量呈正相关,而且胆盐水解酶对反应底物的特异性不同,以甘氨胆酸钠为佳.结论:植物乳杆菌H13体外降胆固醇作用的机理主要是其产生的胆盐水解酶使胆盐失去共轭作用,在酸性(pH<6.0)条件下,解共轭胆盐与胆固醇形成复合物共同沉淀下来.  相似文献   

19.
评价添加西藏灵菇源植物乳杆菌K25的发酵乳对饲喂高脂饲料小鼠降胆固醇的作用。结果表明:含植物乳杆菌K25的发酵乳能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水平;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显著地升高作用;对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无显著影响;饲喂含植物乳杆菌K25发酵乳的小鼠,其粪便中乳酸杆菌数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大肠杆菌数无显著差异。因此,植物乳杆菌K25发酵乳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功效,并能增加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三株植物乳杆菌降胆固醇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已筛选出的具有较高胆固醇去除能力和胆盐水解酶活性的3株植物乳杆菌(KLDS6.0330,KLDS6.0333,KLDS6.0335)的胆固醇同化作用,胆汁盐的去结合作用和胆固醇共沉淀作用。这3株植物乳杆菌能够同化较多的胆固醇(﹥43μg/mL);所有的菌株都表现出了对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的去结合作用,与牛磺胆酸钠相比,甘氨胆酸钠的去结合能够释放较多的胆酸;所有菌株都表现出了胆固醇与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去结合释放胆酸的共沉淀,与牛磺胆酸钠相比,甘氨胆酸钠去结合产生的胆酸表现出了与较多的胆固醇共沉淀;随着pH值的下降,解聚态的胆汁酸与胆固醇的共沉淀量增加,结合态胆盐与胆固醇的共沉淀量较少。结果表明这3株植物乳杆菌在体外可以通过3种机制去除胆固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