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低渗透气藏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随着生产的进行,储层压力下降,有效压力增加,渗透率下降,进而引起气藏产能的降低。在压力敏感性实验过程中,采用改变围压的方法来近似地模拟储层所承受压力的变化,主要研究了压力变化对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敏对渗透率的伤害是不可恢复的,根据渗透率区间建立了有效压力与储集层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建立的函数关系对苏里格气田水平井进行研究,模拟考虑和不考虑压敏性,累产量降低了3.47%,分析压敏性在低渗气藏开采过程中的影响程度,制定出合理的生产制度。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油藏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且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其微观渗流特征不符合经典的达西渗流规律[1-3].通过分析渗透率及启动压力梯度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创新的提出了启动压力梯度模量的概念,推导了综合考虑渗透率模量及启动压力梯度模量的单井产量模型,对其求导得到了最优生产压差计算方程.利用牛庄油田A区块油藏基本参数进行了研究,得...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次生孔隙发育与次生孔隙弱发育油藏在不同上覆压力下,渗透率的变化,研究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两类油藏由于储层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压力敏感性对储层渗透率的损害程度不同,次生孔隙发育油藏应力敏感程度要弱渗透率随着压力增加下降较缓慢,应力卸载后裂缝的渗透率恢复率达到原先的91.2%,对储层渗透率损害较小;而次生孔隙弱发育油藏应力敏感程度要强,随着压力增加下降较快,应力卸载后裂缝的渗透率恢复率不超过71.0%,对储层渗透率损害大。最后分析了压力敏感性伤害的原因及其对开发过程的影响,并为开发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油藏由于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单井产量低、压力传导能力差等因素,导致油井的自然产能极低且产量递减速度快,必须通过外界补充能量来稳定甚至提高低渗透油藏产能。而传统的三次采油技术并不能适应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征,针对低渗储层弹塑性突出、应力敏感性强等特点,超前注水技术能够弥补常规注水技术的不足,有效保护低渗储层、提高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更深入研究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以变径毛管束模型为基础,从理论上证明低渗透储层的强应力敏感性;并通过保持围压不变、改变流体压力的试验方法研究有效应力、孔隙结构及应力加栽方式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针对低渗透气藏压敏效应较强,随着储层压力的下降,有效应力不断变化,引起气藏产能逐渐降低的特点,通过固定围压,改变内压(四升四降内压)的方法来研究内压变化对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同时分析评价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综合分析应力敏感现象在低渗透气藏开采过程中的影响程度,为低渗透气藏的合理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准确计算低渗气藏单井控制储量对于气藏动态分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低渗气藏水平井渗流原理,考虑气水同产以及储层应力敏感效应,定义气水两相广义拟压力,建立了目前地层压力以及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结合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求解得到低渗水驱气藏气水同产水平井单井控制储量计算方法。实例计算与对比发现,利用本文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常规AIF、压降法、二元回归法以及三元回归法等方法计算单井控制储量结果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均较小,验证了本文模型计算单井控制储量的准确性,同时也避免了复杂的水侵量计算过程,可以较为广泛的运用。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水气体积比与应力敏感指数的逐渐增大,气井单井控制储量均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该文研究可为低渗气藏产水气井单井控制储量的计算提供更加简明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庄油田沙二下油气藏渗透率0.29-43×10-3μm2,压力系数为1.21.4,属于典型的高压低渗油藏,并且构造复杂,断块破碎,油藏,大多数井都是单井单块,弹性开采,能量下降快,产量难以维持,因此单井产量低,采收率低。在该油田开展注水开发研究对提高该地区采收率及采油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气水两相渗流能力变化、储集层与流体的弹性驱动能量和应力敏感引起的储集层物性变化等因素的气藏气水两相流井产能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各因素对产气量的影响。基于广义达西公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考虑储集层应力敏感和气水两相渗流能力变化的稳态及非稳态渗流数学模型,推导了相应的产气量方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储集层含水率上升造成气相渗流能力减小,导致产气量降低,在气水两相流井产能评价过程中不能忽视气水两相渗流能力变化对产气量的影响;生产压差较小时产气量随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增强变化不大,而生产压差较大时产气量随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增强显著减小,对于应力敏感性气藏,初期生产压差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9.
实验从影响储层应力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出发,研究某油田主力低渗储层的有效压力与渗透率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有效压力的增加,储层的渗透率下降;岩石的初始渗透率越小,受压后的伤害率越大,应力敏感性表现越明显;其次,由于受压时间不同所造成的渗透率损害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进程得进一步发展,人类对于资源的渴求程度也随之增大,由于时下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水平不高,因此人们对油藏资源的深度勘探也提上了日程。应用控制变量法,采用变流体压力应力敏感的实验策略,在保证围压一定的前提下,应用不同的流体压力对某地渗透油藏的岩心的渗透率进行科学校验,并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符合一般规律的研究结果。实验现象表明:围压一定的前提下,流体压力越小则岩心渗透率越低,但其减幅趋于平缓;同时,其应力敏感性越高,整个过程呈不可逆态。通过对于径向渗流理论的深度探究,结合应力敏感度相关性质,进一步分析此得到对于低渗透应力敏感性油藏的合理开发办法,希望能够以此为相关从业人员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裂缝性低渗透油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应力敏感现象,本文中采用变围压的室内试验方法对裂缝性低渗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了实验和分析,以研究在裂缝性低渗气藏中岩石孔隙度、渗透率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减小,并且发生了不可逆的应力损害。岩石表现出极强的应力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特低渗油藏注水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西采油厂所开发的特低渗油藏,由于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等原因,导致油水渗流阻力增大,注采井间难以形成有效驱动,从而造成特低渗油藏采收率过低,严重影响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为提高桩西采油厂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和采收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注采井井间压力分布及启动压力、注入压力与注入量的关系等,从而改善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特低渗油藏的采收率。现场应用6口井,日增注达到了142m3,对应油井累计增油5436t。  相似文献   

13.
水气交替(WAG)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和应用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借助室内驱替实验,明确了WAG驱在平面非均质油藏的适应性及其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将并联式填砂管替代常规岩心夹持器,进一步减弱了长岩心驱替产生的末端效应和应力敏感现象,模拟真实的平面非均质油藏条件。实验结果表明,WAG驱可减缓气窜,改善吸水剖面。注入N2可加强三相分子之间的交换、扩散、渗吸作用。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储层,水气交替注入后水驱封堵高渗带,气驱驱扫小孔隙,帮助形成稳定的驱替前缘,提高低渗储层的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4.
对w油田N2^1超低渗储层岩心进行单相油渗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在低速渗流时,非线性渗流特征明显,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且水敏性低渗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明显更高。w油田N2^1水敏性低渗储层原油渗流能力差,一般油相渗透率不大于气测渗透率的2%。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稳态脉冲超低渗透率测量仪对页岩储层渗透率进行测量,得到页岩渗透率随孔压、轴压和围压的变化规律并且确定了页岩的应力敏感性和各向异性,为页岩储层渗流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页岩在特定的工作液中污染不同的时间前后的渗透率变化,来反映工作液对页岩储层的伤害程度。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井钻完井、增产改造和开采过程中储层保护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6.
柴博  华溱  艾建强 《辽宁化工》2012,41(2):168-171
低渗透油藏受特殊的成藏条件、沉积环境影响,具有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细小,油藏渗透率低,一般小于50×10-3μm2;储层非均质严重,平面渗透率级差最高达几百个数量级;驱替压力大、存在一定的启动压力;天然裂缝发育且存在人工裂缝等特点;因此,在不同渗透率级差下,如何建立起有效的驱替半径建立合理、经济的井网井距,对提高低渗油藏水驱油效率及采收率,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低渗透油藏唐157井区为例进行研究,建立了合适的井网井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储层的岩心样品进行储层物性分析和统计,利用X-衍射法测量粘土矿物、压汞法测定孔隙结构、储层敏感性测定、启动压力梯度测定和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检测等室内实验手段,综合评价和分析了该地区兴安岭储层的基本物性和渗流特征。结果表明,兴安岭储层属于强水敏、强酸敏和中等速敏的低渗透储层,粘土含量较高,有较高的启动压力梯度,水相相对渗透率较低,两相共渗区较小,含水率上升速度快,注水开发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8.
试井压力曲线的相似性导致难以量化分辨储层发育、渗流机理、油水关系、井筒-地层耦合的复杂性及其差异,多解性强,缺少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普适性好的解释方法。利用现场低渗储层压力恢复试井资料,开展常规试井解释和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对比分析。通过归纳分析,从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论证了复合模型的适用性和裂缝模型应用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在研究的典型超低渗储层中,复合模型是压力恢复试井解释首选模型。低渗透油藏压力恢复试井过程中,即使没有出现压力导数水平段,依然可以得到较可靠的渗透率。  相似文献   

19.
根据异常高压油藏的特点,以中原油田文13西异常高压区块和渤中25-1油田取心井的岩心覆压孔渗实验为基础,对其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减小,特别在有效压力小于20M Pa前减小幅度最大,并建立了以不同有效压力为基准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变化的通用数学模型-幂函数模型。该模型简单实用,结合实际,在渤中25-1油田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大牛地气田为典型低孔低渗砂岩气藏,不易形成自然产能,勘探开发中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保护储层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该气田所使用的钻井液体系均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储层保护效果。近年来,针对低孔低渗砂岩储层保护的新型钻井液技术——Aphron钻井液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在美国的Fusselman油田得到推广应用。本文据该钻井液技术的相关特性及大牛地气田储层特征分析,得出Aphron钻井液体系在大牛地气田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