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伟伦 《福建电脑》2010,26(11):46-48,67
本文在现有移动IPv6的标准切换、快速切换和层次切换方案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新切换方案(FH-MIPv6),通过仿真实验,结合用gawk,gnuplot和xgraph等工具软件对仿真产生的文件进行处理,在得到的图表基础上,分析和比较各组实验的TCP延迟,拥塞窗口,丢包和吞吐量变化情况,说明新方案比标准切换,快速切换和层次切换有更好的切换性能,更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IPv6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方向,移动IPv6是现在互联网应用的重点所在.本文主要介绍了IPv6切换的基本原理及目前几种主要的移动IPv6切换技术,并综合比较这几种切换技术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移动节点在两个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而基本的移动IPv6切换延迟太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因此IETF提出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本文对移动IPv6的切换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快速移动IPv6和层次移动IPv6切换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快速层次移动IPv6的切换方案,减小移动IPv6的切换时延,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4.
移动IPv6快速切换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移动IPv6协议切换过程造成的延迟无法保证实时通信业务的服务质量,人们在基本移动IPv6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改进的切换方案.本文介绍了目前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了当前主要的切换方案,并对各切换方案做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最后总结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移动IPv6网中,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问移动时产生切换,由此产生的延时和丢包问题限制了移动IPv6的应用.可见,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概述了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几种基本的改进切换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种针对时延改进的切换技术进行时延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改进的切换技术确实能有效减少切换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性能.其中,层次型快速切换是最能减少切换时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平滑切换技术、快速切换技术和层次切换技术三种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  相似文献   

7.
IP移动性是IPv6标准的一部分。由于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特征,当移动终端发生切换时,保持正在进行的通信,是IPv6支持移动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研究在IPv6中优化移动节点的移动切换管理,提出分级切换和快速切换机制来优化IPv6网络中的移动切换管理。  相似文献   

8.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I-ETF正在开发快速切换和层次型移动IPv6来为移动IPv6提供切换机制。该文在两种技术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最后给出了一个在层次型移动IPv6模型下的快速切换新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移动IPv6的流切换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动IPv6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流的切换协议。该协议增加了2个消息(流绑定更新、流绑定应答消息)和流绑定更新列表。系统通过修改Linux内核网络部分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结构,实现了移动切换过程中数据流灵活的重定向功能,为上层的智能切换策略提供更多功能。通过实验仿真能够看出采用流切换的方式,可以提高传输效率,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移动IPv6的一项关键技术,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技术对保证其通信过程中的通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特别是其信令流程,以及各种快速切换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Chen  Zhang 《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7,30(18):3870-3880
Flow-based fast handover method is designed for Mobile IPv6 network. The FFHMIPv6 uses the flow state information to redirect the traffic flow to a new location.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hat the reception of packet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BU registration process, thus minimizing the delay experienced in the handover. But it does not consider the route optimization. In this paper, a new flow-based fast handover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enhanced the existing flow-based fast handover method to support route optimizat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is scheme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existing FFHMIPv6 scheme.  相似文献   

12.
层次型移动IPv6域间无缝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蕾  杨鹏  何剑锋 《计算机工程》2008,34(24):85-87
针对层次型移动IPv6协议中存在的域间切换问题,提出一种交互式实时应用的层次型移动IPv6域间快速无缝切换方案,该方案能够优化移动IPv6的切换延迟以及分组发送延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移动IPv6切换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IPv6(MIPv6)切换技术是MIPv6关键技术之一,实现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多媒体业务(如语音、视频等)的无缝切换是其最终目标。根据MIPv6技术的发展过程,对其切换技术进行综述,提出了影响切换性能的关键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饶亮  张奇支  黄兴平 《计算机科学》2012,39(8):47-50,78
移动IPv6是一种需要主机参与管理的移动管理协议,而代理移动IPv6不需要主机参与移动管理.在成熟的MIPv6环境下使用PMIPv6,需考虑二者互通问题.已提出的互通方案多属硬切换,没有考虑切换的时延.运用域内快速切换思想,提出一种优化的域间快速切换方案,并对比优化方案和已有切换方案的网络切换时延.分析结果显示,优化方案的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5.
吕晓吾  蒋祥刚  栾新 《计算机工程》2005,31(21):107-109
Mobile IPv6为全球的移动数据通信提供了一个平台。当一个通信主机在不同的子网间移动时,希望在进行切换的时间段内仍能保持通信的连贯和通信的性能。该文介绍了一个切换算法,分析了它的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16.
已经提出的快速和平滑切换框架中,普遍使用接入路由器进行信令的处理和数据的缓存,这种结构不易部署和扩展。本文提出了利用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的归属信息进行预测切换的协议,描述了预测切换协议的切换过程,阐述了归属信息的组织和使用方法,分析了切换协议的时延特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该协议通过对本地管理单元和域管理单元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切换时延和丢包!并具有易部署和易扩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移动IPv6快速切换的特点和上下文切换技术相结合,综合快速切换和层次化移动管理的优势,通过对移动IPv6快速切换模型和信令交互的修改,以及对邻居发现协议的扩展,提出一套基于移动IPv6的服务质量上下文转移方案QoSCT.该方案引入功能实体切换指示节点(HDP),搜索最适合的接入路由器并指导相应邻接路由器传递实时业务流的QoS上下文;利用快速切换方案的链路层触发机制作为上下文切换的触发点,在移动节点完成切换的同时完成QoS上下文的转换,避免了移动节点盲目切换和资源浪费.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QoSCT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实时业务切换时的延迟抖动,实现移动节点的无缝切换.  相似文献   

18.
利用π演算理论分析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严格而规范地描述其协议过程,并给予代数验证。文章基于π演算理论来分析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机制。首先建立了切换的π演算模型,然后通过推导,证明了模型的一致性。这将为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操作系统平台可移植Mobile IPv6协议栈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峰  张大方  李军  蒋海  王嘉 《计算机应用》2007,27(5):1113-1115
阐述了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可移植的Mobile IPv6协议栈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了实现的详细过程,并基于模块划分的策略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移植方法,将可通用代码和非可通用代码分离并将其模块化,移植过程被简化为非可通用模块的替换。同时简单介绍了该协议栈中网络安全的实现方法。对于其他互联网协议以及移动设备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