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框架结构一般先浇筑梁板柱混凝土,后砌筑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框架结构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侧砖或立砖或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60°左右,砌筑砂浆应饱满。这个要求对厚度为240mm、370mm厚墙体容易做到,但当墙厚为300mm或180mm时就困难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现浇构造柱对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三榀足尺单层单跨框架结构开展了拟静力试验,总结了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同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的裂缝萌生、扩展规律,分析了各框架结构的滞回曲线、耗能特性和刚度特性。研究表明:现浇构造柱改变砌体填充墙的裂缝发展模式,无构造柱砌体填充墙破坏以水平滑移裂缝为主,现浇构造柱砌体填充墙“X”形剪切裂缝为主;相对于无构造柱砌体填充墙,现浇构造柱填充墙框架结构屈服荷载提升70.18%,屈服位移提前34.17%,最大刚度提高1.48倍;填充墙的存在显著增强了框架的耗能能力,构造柱对砌块填充墙的等效黏滞阻尼比影响不明显,对累计耗能能力影响显著。根据填充墙体的对角撑杆效应,建立了现浇构造柱填充墙框架简化力学模型,提出考虑构造柱对墙体承载能力影响的框架填充墙侧向刚度计算公式,基于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其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阻尼砌体填充墙的砌体单元抗拉能力不足及预留缝隙不便于建筑使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墙体构造措施,并制作2榀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拉结筋通长布置的构造措施可有效解决砌体单元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克服了砌体单元的拉裂破坏后,阻尼砌体填充墙的耗能效果显著提高,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衰减更慢,滞回曲线更饱满,耗能能力更强,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达到0.12以上;用M1.5砂浆和用发酵聚氨酯填缝的构造措施都是可行的,可确保阻尼砌体填充墙率先耗能、发挥保护主体框架的作用,明显提高阻尼砌体填充墙早期对框架的刚度贡献,同时保留阻尼砌体填充墙不过强约束框架变形、不改变框架结构的延性破坏模式、不造成框架结构延性变差的良好性能;填缝后,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初始抗侧刚度明显提高,位移延性系数在6.0以上,极限层间位移角在1/40以上,可以满足结构在大震下的弹塑性变形要求。  相似文献   

4.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外墙大多为填充墙。为防止框架同后砌墙体间产生裂缝而渗水,目前的常规作法为:当砌体砌至梁下约20cm时,最后一层砖采用立砖斜砌挤紧。这种作法虽然延缓了裂缝的产生,但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为解决这项质量通病,我单位对原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在某工地进行了试验,做到了基本杜绝裂缝后患。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1.填充墙在砌筑最后一道立砖时,在砌体外侧预留宽20  相似文献   

5.
张琦 《山西建筑》2009,35(21):216-217
从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砌体组砌方法错误、砂浆不饱满、墙体留置阴槎、栏杆扶手连接不牢、门窗洞口留置木砖不妥、填充墙砌筑不当七个方面,介绍了砖砌体施工通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提高砖砌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司拴牢 《工程质量》2010,(12):53-55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轻质砌体填充墙施工中存在的影响砌体质量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指出了选用正确的砌筑方法进行填充墙施工和质量控制,是减少或消除使用过程中墙体裂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对比悬挂式预制混凝土墙板框架与纯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普通砌体填充墙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别建立了3种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反应谱分析以及时程分析。通过反应谱分析得出模型的基底剪力、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和最大应力位置等,通过时程分析得出基底剪力、顶点位移以及应力随时间变化等。分析结果表明:悬挂式预制混凝土墙板框架比纯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普通砌体填充墙框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墙板部位的破坏程度比普通砌体填充墙轻;墙体对框架结构的影响比较大,不合理布置墙体容易导致框架结构出现薄弱层,对抗震极为不利,建议对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墙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填充墙砌体满足抗震、安全、节能等要求,针对当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墙体裂缝、墙面起壳、伸缩缝、外墙渗水等问题,通过采用设计及施工技术交底、砌筑流程、施工工艺优化及监理验收管理等措施,有效减少砖砌体工程的质量缺陷,实现填充墙的各项功能,确保砌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砌体填充墙开洞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考虑了整体砌体填充墙和开洞砌体填充墙两种类型。进行了5榀缩尺比例为1/2单层单跨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对比试验,设计参数为填充墙开洞率及开洞位置。分析比较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耗能性能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整体或局部砌体填充墙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框架结构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其提高程度与砌体填充墙的开洞率大小及其洞口的位置等有关。部分砌体填充墙高宽比越大,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支撑作用减弱,其对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的贡献随之降低。部分砌体填充墙能够提高框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实际工程中可采取设置部分砌体填充墙的措施来改善既有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前,住宅产品工程大部分为剪力墙、框架结构,填充墙砌体材料大部分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后出现空鼓开裂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避免因墙体砌体抹灰空鼓开裂引起后期返工和对精装交楼质量的不良影响,可采取如下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洪邦 《建筑安全》2002,17(6):39-41
1住宅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1.1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渗漏框架填充墙渗漏主要发生在填充墙与框架梁柱的接壤部位,尤其是住宅楼宇顶层屋面梁底与砖墙砌体顶面接触处,是裂缝渗漏的多发部位。框架填充墙是由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组合而形成的。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在相同的温度下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的变形值不同而在梁柱与砖墙接壤部位产生裂缝,雨水在风压作用下沿裂缝渗入梁屋内;楼宇顶层钢筋混凝土屋盖与邻接的墙体存在较大的温度变形差,而且屋面梁底与砖砌体接触处既无钢筋连接…  相似文献   

12.
多层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砌体填充墙沿框架层不连续布置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榀两层单跨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模型、1榀单层单跨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模型、1榀两层单跨框架结构模型和1榀单层单跨框架结构模型的对比试验,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承载力退化和耗能性能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单层单跨还是两层单跨的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其水平峰值荷载和初始刚度比相应的纯框架结构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其刚度退化程度比相应纯框架结构要缓慢;砌体填充墙的存在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使框架结构的变形由剪切型逐渐转变为弯剪型;砌体填充墙参与了结构的滞回耗能,填充墙框架的位移延性和累积耗能能力明显优于框架;砌体填充墙沿框架层不连续布置会引起框架结构层间侧移刚度和层间受剪承载力发生突变,影响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但由于砌体填充墙参与了框架结构的滞回耗能,故其仍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空框架和普通砌体填充墙框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研究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性能和破坏特征等。结果表明:阻尼砌体填充墙通过砌体单元往复剪切阻尼层参与结构的滞回耗能,具有良好的耗能效果,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1以上;阻尼砌体填充墙能为框架提供一定的抗侧力和抗侧刚度,但其对框架提供的抗侧刚度和约束效应较普通砌体填充墙大为削弱,避免了框架柱产生剪切破坏;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衰减速率和刚度退化速率明显较普通填充墙框架结构缓慢,极限层间位移角与空框架的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4.
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及变形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常规的设计方法都没有考虑砌体填充墙的作用。从框架结构的主体及填充墙的破坏形态和应力分析可知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受力及变形性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文就此对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受力、变形、计算及设计要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围护墙、内隔墙,目前还大量采用实心粘土砖砌体,在地震区对这类房屋的墙体,要求它嵌砌于框架平面内,为区别于其他情况,称之为砖填充墙框架房屋。  相似文献   

16.
墙体满足框架变形的能力及其对主体框架初始刚度的影响是研究填充墙工程中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本文通过4个砌块填充墙原型试件拟静力试验,分别对实体填充墙和开洞填充墙自身抗震性能,以及挤塑板柔性连接对减小墙体对主框架影响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洞砌体墙体初始刚度较实体墙小,但二者对框架初始刚度影响不容忽视;实体、开洞砌体填充墙变形能力均无法满足框架抗震要求;加入挤塑板后墙体对框架初始刚度影响降低50%左右,同时墙体变形能力基本满足框架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7.
皮山地震发生后,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开裂严重,震害明显。分析了震害的特点和原因,对比计算不同砌体材料、砂浆等级和有无构造柱的填充墙的抗震受剪承载力,以嵌砌于一榀框架内的填充墙为例,计算分析表明此次皮山地震作用下框架层间位移在填充墙面内产生的内力超过了墙体自身的抗震受剪承载力,基于此并结合皮山地震的实际震害,提出对带填充墙框架结构的设计建议,为今后框架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开洞对装配式砌体填充墙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2榀装配式砌体填充墙试件,一榀为普通装配式砌体填充墙,另一榀为开洞装配式砌体填充墙。拟静力试验显示,各试件均为剪切破坏,并且都按照砌块—内肋格—外框格的顺序依次失效,体现出此类墙体具有3道抗震防线;而开洞后试件的承载力、刚度有明显的减小,但对试件的变形能力有所提升,且开洞后墙体试件的裂缝出现提前。最后对装配式砌体填充墙的材料要求、构造措施、承载力和刚度验算等给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贺  朱勇  蔡其彪  姜慧 《工业建筑》2012,42(3):20-24,63
针对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结合汶川地震,分析了填充墙框架结构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建立了填充墙简化分析的等效双压杆模型。着重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填充墙对框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砌体填充墙对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和强度有一定的作用,改变了框架结构塑性铰的分布和发展水平。同时也表明,砌体填充墙在地震作用时有一定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自承重填充墙平面外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自承重墙平面外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如边界条件、砌体强度、墙体高厚比等因素对填充墙平面外承载力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填充墙与四周框架梁采用刚性连接,提高了砌体和砂浆强度,增大了墙体高厚比,减小拉结筋间距有利于提高填充墙平面外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