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空气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絮凝剂产生菌,对其进行筛选并纯化,得到絮凝活性较高且稳定的菌株M1和M2.以啤酒废水为廉价培养基,对这2株菌的复合菌(M1-2)进行培养,考察各种因素对复合菌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1-2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直接利用啤酒废水,不另外添加碳源和氮源,只需添加质量分数O.5%的KH2PO4;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8.5,培养时间48h,摇床转速为160r·min-1.在此条件下所产生的絮凝剂对质量浓度为50g·L-1的高岭土悬液絮凝率可达95.0%,说明啤酒废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作为培养基为絮凝剂产生菌M1-2种提供丰富的碳源和氮源,从而可降低培养成本.  相似文献   

2.
王会 《广州化工》2009,37(7):109-111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种能够利用啤酒废水作为培养基制备生物絮凝剂F-12。研究了CODer浓度、辅助氮源、无机盐、pH及培养时间等条件对絮凝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12的最优产生条件为:1 L CODer浓度10000mg/L的啤酒废水中加入0.2g(NH4)2SO4,0.2g KH2PO4,初始pH值7.0,摇床培养48h。在最优条件下絮凝率可达96.24%。  相似文献   

3.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产絮凝剂的霉菌——总状星珠霉,该菌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活性可达90%以上。发酵试验表明该霉菌产生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NaNO3,碳源与氮源的质量比为1∶1,生长和分泌絮凝剂的最适温度是30~34℃,该霉菌液体发酵24h絮凝活性可达到89.9%,在培养基初始pH值为3.0~10.0范围内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活性始终保持在85%以上。絮凝剂理化性质试验表明该霉菌所产絮凝剂是一种多糖物质。实际废水处理试验表明该絮凝剂对啤酒废水和石化废水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3.2%和87.4%,悬浮物去除率则分别达到81.3%和92.8%。  相似文献   

4.
从油田采出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GL-6(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单因素实验(碳源浓度、有机氮源浓度、初始pH值)和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确定GL-6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碳源浓度为20g·L-1、有机氮源浓度为0.5g·L-1、初始pH值为7.0的发酵条件下,菌株GL-6所产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好。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微生物絮凝剂对含油废水中浊度、石油类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4%、62.1%和20.0%,絮凝效果优于无机絮凝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出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并提高其絮凝率,从印染废水的生化处理池中筛选出一株絮凝剂产生菌EW-1,并对其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出最优碳源为蔗糖、最优氮源为酵母粉,最佳发酵时间为48h,最佳初始pH值为6,最佳摇床转速为180r/min,最佳发酵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6.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低成本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以废水、废渣作为替代培养基.培养表实验室筛选出的经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TG—1絮凝剂产生菌。从多种废水、废渣中选出适合TG—l菌生长且对天然碱泥有良好絮凝效果的替代培养基——酱油渣培养基。产微生物絮凝剂的优化培养条件为:酱油渣含量为200g/L,初始PH值为8,摇床转速为160r/min.培养温度为30℃。替代培养基中外加蔗糖能够促进絮凝剂的产生,但絮凝率提高幅度不大,外加氘源不能促进絮凝剂的产生。向酱油渣培养基中添加K2HPO4能够促进絮凝剂的产生,絮凝率提高5%左右。生物絮凝剂的最高絮凝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7.
淀粉废水培养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株根霉M9和M17复配产生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并优化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对该复合菌的培养条件.该絮凝剂具有投加量少、絮凝效果和耐热性好的特点.马铃薯淀粉废水对该复合菌的较佳培养条件为:废水COD 1 600 mg/L,添加0.3 g/L尿素、0.04 g/L磷酸二氢钾,无需添加碳源和调节pH,M9接种60 mL/L、M17接种40 mL/L后培养35 h.在此条件下,投加5 mL/L的发酵液即可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到92.67%.经过培养微生物后的废水COD为510 mg/L,去除率93.60%,可直接经过好氧处理达标排放,或与净水混合后灌溉马铃薯种植基地,降低了工艺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絮凝剂产生菌,经絮凝活性测定实验筛选得到1株絮凝活性较高且稳定的菌株,命名为X4。对其进行絮凝剂培养条件的研究,得出最佳碳源为玉米面,最佳氮源为大豆粉。由正交实验得知菌株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佳pH为7.5,以及最佳振荡培养箱转速为150 r/min,絮凝率达到97.89%。  相似文献   

9.
从淤泥中分离到了一株絮凝剂新型产生菌AY11,初步鉴定为德克斯氏菌属。该菌能以廉价的蔗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发酵1d生产高效絮凝剂,该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6.08%(投加量为2%)。在pH值6~12,温度20~80℃范围内该絮凝剂均可获得较佳的絮凝效果。AY11所产絮凝剂对城市生活污水、日用化工厂废水、染料废水等多种废水均有很好的净化、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玲  万俊杰 《广东化工》2010,37(5):120-122
探讨了不同碳源、氮源、培养时间、温度、初始pH和谷氨酸钠添加量对枯草芽孢杆菌AS1-296产絮凝剂条件的研究,并通过数据拟合,创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得出最佳的培养条件。枯草芽孢杆菌AS1-296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添加量为2.25%;酵母膏为氮源,添加量为0.64%;谷氨酸钠4.50%、初始pH7.1、培养温度33℃。以此条件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产絮凝剂的絮凝率为7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絮凝菌MBF03为材料,探讨了碳源、氮源、初始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和金属离子对絮凝剂的产生及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对其絮凝活性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絮凝菌MBF03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铵、最适初始pH值为6、最适接种量为4%;培养24 h时MBF03菌达生长平台期,培养48 h时絮凝活性达到最大值,二者存在时间延迟;Ca2+的助凝效果明显优于Mg2+;絮凝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发酵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12.
从某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二级沉淀池污泥中筛选得到菌株C-6,其发酵产生的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高且稳定,对高岭土、蒙脱土、活性炭和泥浆4种悬液的絮凝率分别达95.31%、93.49%、89.89%、93.49%。经形态学鉴定,该菌种可初步确定为黑曲霉。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优化试验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酵母粉+尿素为氮源,初始p H值为7.0,接种量为2%,培养温度为35℃,以150 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52 h,菌株质量浓度可达4.803 g/L,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液絮凝率增至98.61%。扫描电镜显示分散的高岭土颗粒经絮凝产生的絮体大而密实,可快速沉降。  相似文献   

13.
蛋白聚糖类生物絮凝剂REA-11的发酵和絮凝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考察絮凝剂产生菌诺卡氏菌Nocardia sp. CCTCC M201005基本生长代谢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营养条件对生物絮凝剂REA-11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蔗糖是该菌生长及REA-11合成的最佳碳源;玉米浆既能刺激菌体生长,又能显著提高絮凝剂的水平;培养基碳氮摩尔比在20~30时,絮凝活性最大. 提出了促进REA-11合成的控制策略:发酵前期适当提高玉米浆的浓度,发酵后期按碳氮比为20~30,补加一定量的蔗糖和尿素. 絮凝条件研究结果表明,REA-11在偏酸性范围内(pH=3.0~6.5)絮凝活性耐热性较强; CaCl2能显著提高REA-11的絮凝活性;本实验体系中,CaCl2的最佳助凝浓度为8 mmol/L, CaCl2浓度增大使REA-11的最适投加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为出发菌,研究了其液体发酵产生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的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碳氮比和金属离子组成)和培养条件(温度、初始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和装液量)对产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浓度为1.0%;最...  相似文献   

15.
对32株南极海洋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筛选出3株具有一定抑菌活性的放线菌,分别命名为GD-F1、GD-F2和GD-F3,其中GD-F2的抑菌活性较高;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等条件对GD-F2产抗生素的影响,确定GD-F2产抗生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大豆粉或酵母膏、用天然海水和蒸馏水各一半配制培养基、无机盐浓度为改良高氏一号培养基的一半、pH值为7.0,为南极海洋放线菌的机理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海洋微生物溶菌酶的发酵优化与中试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洋细菌S-12-86为试验菌株,采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研究培养基组分(碳源、氮源、碳源与氮源的比例、金属离子)与发酵条件(培养温度、接种体积分数、装液体积分数、起始pH值、产酶周期)对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中试放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产酶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 g/L,蛋白胨5 g/L,MgSO45 g/L,CaCl22 g/L;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0℃,接种体积分数为4.0%,装液体积分数为10.0%,起始pH值为8.0,发酵周期24 h。海洋细菌S-12-86发酵优化后的产酶量(25636.8 U/mL)较优化前的产酶量(14454.4 U/mL)提高了75.4%。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中试发酵的产酶量达26697.87 U/mL。说明摇瓶发酵优化条件可以应用于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中试生产上。  相似文献   

17.
以淀粉废水为碳源培养高产絮凝剂的菌株NII4,研究培养菌投加量、温度、通气量、氮源和氮投加量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是:菌悬液投加量为3 mL、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60 r/min,淀粉发酵培养基中有机氮源脲与无机氮源硫酸铵复合使用最佳比的情况是:当总氮的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脲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3∶2,此时絮凝率最高达91.58%;当总氮的质量浓度为200mg/L时,脲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3∶1,此时絮凝率最高达90.88%。  相似文献   

18.
刘刚磊  邱业先 《广州化工》2011,39(12):84-87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一株名为J-3的奥默柯达菌进行产絮凝剂最佳培养条件的优化。通过试验得出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为8%,装液量为60 mL,摇床速度为200 r/min,初始pH为6,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66 h,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硫酸铵。最佳培养条件下奥默柯达菌絮凝剂的产量为2.15 g/L,成本为0.188元/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