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4年多的"渐进更新"和低成本的旧建筑再利用,一个典型的传统山地街区在延续原有城市肌理同时创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和就业岗位.街区的更新模式与建筑策略有别于普遍的"大拆大建"做法,是旧城改造新模式的探索.文中强调渐进更新和旧建筑再利用是"政府引导"、"群众动员"与"规划设计"共同作用的良性结果,并分析了规划设计与实践的方法、手段、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街区今天依然处于持续更新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快速更新的语境下,旧工业建筑如何冲破局限高效地融入当前城市环境是一个问题。文章将以新空间"介入"的形式,将旧工业建筑整合成有机整体并与城市环境融合共生,引入"中介空间"的概念,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完成空间之间的过渡。以建筑群组为对象,从城市、建筑两个层面分析旧工业建筑中介空间的组织模式,分析各种组织方式的特点,以期为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世界建筑导报: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您怎么看待城市与建筑的关系? 卢济威:我想建筑应该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我们的建筑建造比较少,而现在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群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以什么方式融入城市,这是现代建筑师要充分考虑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建筑导报: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您怎么看待城市与建筑的关系?卢济威:我想建筑应该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我们的建筑建造比较少,而现在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群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以什么方式融入城市,这是现代建筑师要充分考虑的。世界建筑导报:老北京和老上海分别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从城市布局到街道到居民住宅无一不是如此,而今天的上海浦东越来越像北京,而北京似乎也越来越少有古老的味道。对类似现象您怎么看?卢济威:城市的趋同现象不但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信息传播越…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7,(10)
精细化城市设计是将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以成熟的管理体系、广泛的社会常识和有效的技术手段为基础,重点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改进,从而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在城市复兴的大背景下,伦敦更新与建设了许多标志性公共空间,为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建设提供了镜鉴:精细化城市设计应作为城市整体更新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环节;精细化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更新必须以解决实际城市问题为导向,应适度摒弃"理想主义",追求"实用主义"等。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16,(6)
快速城镇化和外埠文化的强势植入,造成城市街区外部空间形态"异常"趋同,文化断层成为中国城市的普遍性问题。探寻现代化语境下传统建筑的外部空间形态地域性模式,有利于为城市的有机演替提供科学评价标准。以民国时期的重庆为例,对该地民国历史建筑群进行文献整理、实地调研、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边界、平立面要素、动线与形态是其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并探究出部分建筑外部空间特征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上生·新所城市更新项目为例.阐述了城市有机更新应从场所策划、建筑甄别、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等全方位、全过程综合介入和发挥效用,指出城市更新的目标是恢复和激发街区的活力。同时文章介绍了历史保护建筑和一般既有建筑在更新利用中的不同处理方式.有机更新应维持建筑的多样性和空间历史特色。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 "标志性建筑不仅应该是城市的地标,更应该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代表".我们参加梧州西江明珠塔投标时,这段话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要充分体现出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比如巴黎的卢浮宫、悉尼的歌剧院,这些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如今已成为现代城市的象征."西江明珠"作为梧州的标志性建筑,如何将梧州的文化历史特色和观光旅游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设计者突破传统"塔"的概念,大胆舍弃了传统"塔"的造型,而采用能够体现梧州特点的大门和宝石作为设计元素,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从向外扩张到内部更新的转型时代已经到来,规划策略也随之改变。如何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合理体现城市色彩风貌特色成为规划中的重点。以太原主城为研究对象,明确主城色彩空间逻辑,指导不同色彩空间建筑色彩的选择,从而带动城市的"有机生长"。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规划是对城市不同空间的功能主体进行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当今的城市生活,共同构成独特的城市历史文脉。历史文脉的保护和更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和更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课题。福州"三坊七巷"始建于唐朝,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建筑,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和更新规划进行研究,是对历史文脉保护与更新的具体实施,并以此实现城市空间规划和历史文脉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1.
城市工业遗产地的"空间复兴"面临系统性重构的讨论。该文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工业遗产地空间重构的必要性,提出了关于空间属性、形态与内容的重构策略,并通过重庆"特钢厂"的保护更新设计,展示重构策略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2.
周成 《中外建筑》2021,(1):173-176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在11号楼改造工程中,将二层办公楼改成图书室,营造了人文的阅读空间,在"有机更新"中尊崇了城市文脉延续性与建筑全生命周期延长性的原则,使建筑延续了医院整体环境的肌理和历史人文风貌,凸显了建筑改造的绿色、低碳与环保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圣保罗州立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圣保罗老城区,是一座建于19世纪末的新古典风格建筑,保罗·门德斯·达·洛查1994-1998年间对其进行保护更新设计.文章从遗产自身空间的历史变迁和与所处城市的空间结构变迁两方面解析建筑师的"空间转化"设计策略,不仅解决遗产建筑空间与当代功能以及圣保罗城市空间结构的矛盾,从而实现从"纪念碑的城市"到"城市的纪念碑性"的美学转化.此外,通过建筑师话语与学术思想的分析,文章力图探讨该历史空间更新设计策略背后的理论基础,涉及遗产真实性与"建造道德"概念某种程度上的微妙一致,圣保罗学派史学转向,建筑师对巴西殖民历史遗产的批判性态度以及对一种拉美现代性美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齐子轩  孙雁 《室内设计》2013,28(2):93-98
重庆近代民居建筑是重庆近代 建筑中颇具代表意义的一种建筑类型,现 存建筑实例也比较丰富。本文从重庆地区 特定的历史、自然、社会环境入手,分析 了几种典型的重庆近代民居类历史建筑, 总结了包括空间布局、平面型制、形态尺 度等在内的该类建筑空间的特点,旨在为 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和更新,以及对建筑 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较为准确详实的 依据;同时,对当下的建筑设计和城市的 建设与发展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上篇李兴钢:我问一个关于建筑和场地的关系问题。从城市的街道看到这样风格的一片房子,同时会看到远处的山,又是处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面,我想知道王昀是怎么考虑建筑跟场地、跟城市的关系的? 王昀:我想这是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第一实际上在这一带,现在看到的马路是新修的,原来周围什么都没有。当时  相似文献   

16.
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模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佳妮 《山西建筑》2009,35(7):31-32
指出废弃工业建筑的留存是城市历史的记忆,也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必然,针对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特点,从空间改造设计的方面着手,总结出“植、隔、连、交、合”五种空间再造的方式,以期在设计中能够对旧工业建筑的空间作出积极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上层空间的建设接近饱和。城市中心地区一般都会面临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中心待更新地区矛盾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但是,在城市更新地区开发和发展地下空间往往要受到地表面上建筑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其开发必然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的过程。本文针对目前城市中心城区的普遍问题,着重从城市更新地区视角下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世界建筑导报》2006,(1):10-10
世界建筑导报: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您怎么看待城市与建筑的关系? 卢济威:我想建筑应该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我们的建筑建造比较少,而现在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群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以什么方式带融入城市,这是现代建筑师要充分考虑的。  相似文献   

19.
建筑空间的文化更新与城市文脉的有机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磊  邱建 《城市建筑》2007,(8):18-19
本文针对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城市老城区更新中出现的文化危机,探讨建筑空间与城市文脉的关系,提出建筑空间的文化更新要注重城市功能和产业的转变,并指出在旧城区合理控制外来人口、力争保持原有居民生活特色,有利于城市文脉的继承和更新。  相似文献   

20.
汉口里分建筑是湖北省武汉市城市发展中不可复制的文化载体。随着城市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里分建筑处于孤立状态,其公共居住环境破败、杂乱,促使里分建筑改造复兴势在必行。本文对汉口永康里公共空间中的空间格局、功能构成以及绿化设施等方面进行调研探究,在有机更新理念的指导下,从空间、功能和人文等角度提出相关微改造策略。顺应武汉城市内在发展规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动态更新里分建筑的居住环境,延续居民的公共记忆,重塑里分场所精神,探索里分建筑的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