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顶向下的设计模式符合一般的设计规律,而以几何建模技术为主的各种CAD系统难以真正地对这一过程提供支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功能单元和功能特征的产品功能模型,它能够表达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功能关系,并建立对零件形状特征的功能约束。功能建模系统同基于特征的产品建模系统相连接,能够实现自顶向下的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就实体造型、尺寸公差建模、非簇建模、参数化建模、约束建模和特征建模等技术作简要的评述后,提出了在现有CAD系统基础上,实现产品特征建模系统开发的方法。系统利用特征定义将实体模型和特征模型紧密联系起来,特征识别和基于特征设计技术相互配合,使用户可自由地选取实体建模操作或特征建模操作来构造具有完整定义的产品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机械产品特征造型设计过程的分析,以EUCLID-IS、AUTOCAD等为软件平台,利用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建立机械产品特征造型系统,论述了系统建模方法、系统结构及系统功能,阐明应用系统实现机械产品特征造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本文归纳总结了面向集成的产品建模CAD系统的当前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了其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并由此提出了面向集成的产品建模系统新的体系结构,重点论述了基于约束的特征基产品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CAD系统是基于特征造型的系统,但这些特征系统普遍存在产品信息不全、产品数据中缺乏制造、装配和评价后续过程的相关信息以及特征定义的一致性差,导致特征识别的难度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建模方法,实现了基于STEP标准的、可实现自动特征识别的零件信息集成系统,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基于特征设计的CAX系统。  相似文献   

6.
面向集成的特征基产品建模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归纳总结了面向集成的产品建模CAD的当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其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并由此提出了面向集成的产品建模系统新的体系结构,重点论述了基于约束的特征基产品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平台的GPRS行业应用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狄振强 《计算机科学》2007,34(2):292-29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台的GPRS行业应用开发技术,并实现了基于平台的GPRS行业应用开发系统建模与仿真工具。这种GPRS行业应用开发技术基于任务流图模型进行GPRS行业应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增强了GPRS行业应用开发的通用型和可复用性。基于平台的GPRS行业应用开发系统建模与仿真工具能够准确地对GPRS行业应用系统行为进行描述,对GPRS行业应用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和初步性能分析,并很好地支持系统模型模版的复用。基于平台的农业环境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开发实例表明:这种GPRS行业应用开发技术保证了开发正确性,增强了通用性,缩短了开发周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特征语义的模型表示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适应语义特征建模系统的需要,使CAD/CAID系统能够在特征中封装更多更复杂的语义,提高传统特征建模系统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语义的模型表示法。这种表示法通过特征语义来构建特征外形的各个表面,用细胞元模型来管理特征的各种元素,采用“面的完整性验证”代替传统的约束求解来验证用户操作的有效性。因此这种表示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表示产品模型的复杂语义,还可以大大提高语义特征建模系统的性能。实验表明,这种表示法有更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STEP标准的产品功能信息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集成信息CAD系统中要解决的产品模型信息描述问题。基于STEP标准和IDEF产品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功能层的产品信息建模和产品信息模型的三层结构:功能层、零部件层和构造层。以工程中业已标准化的滚动轴承为对象建立了基于STEP标准的产品功能信息EXPRESS描述模型,为集成信息CAD系统的信息集成中性环境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实施CAD/CAM集成过程中对产品特征模型的需要,基于特征设计的建模理论,建立了特征的信息模型。研究了在AutoCAD系统上实现特征建模的方法,阐述了特征的参数输入、定位、生成及存储等特征建模的主要步骤。以齿轮泵泵体特征建模为例,证明了基于ObjectARX实现特征建模的可行性,为中小企业实施CAD/CAM集成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实施CAD/CAM集成过程中对产品特征模型的需要,基于特征设计的建模理论,建立了特征的信息模型。研究了在AutoCAD系统上实现特征建模的方法,阐述了特征的参数输入、定位、生成及存储等特征建模的主要步骤。以齿轮泵泵体特征建模为例,证明了基于ObjectARX实现特征建模的可行性,为中小企业实施CAD/CAM集成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SolidWorks软件简介 SolidWorks是一款参数化建模设计软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功能.该软件的三维零件设计工具,可以方便地通过拉伸、旋转、薄壁特征、抽壳、特征阵列以及打孔等操作来实现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众多的曲面创建命令,能够生成由复杂曲面产生的实体;提供了完善的装配特征功能,通过对设计模型的装配,可以发现零件设计尺寸是否正确、整个装配体的零件之间是否产生干涉.其中模具设计是SolidWorks自带的模块,可以使用一系列控制模具生成过程的集成工具来生成模具,它覆盖了初始分析到生成切削分割的整个范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明了产品集成建模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一种面向CIM的、基于特征的、以产品为核心的对象建模策略;给出一个特征分类、特征表示及特征对象模型;讨论了规范化、具体化的概念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特征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造型系统模型和特征建模方法。结合作者正在开发的基于ACIS的三维特征造型系统-Inte-Solid系统的开发,详细阐述了这种建模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产品主模型动态数据结构的原理与实现方法论,并结合国家“863”课题──秦川机床厂CIMS工程,在I-DEAS环境下开发了基于复合特征的机床大件参数化特征造型系统,实现了产品主模型的劝态特征建模。  相似文献   

16.
聂坤明  张莉 《计算机学报》2014,(3):3539-3550
软件产品线作为系统化的软件复用方式,可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软件产品线变化性建模是软件产品线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变化性模型以记录软件产品线成员产品的共性和变化性.目前的软件产品线变化性建模方法大都通过领域专家进行分析建立,这种方法过度依赖于领域专家的分析能力,在系统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变化性分析比较容易,但是如果系统规模变大,则系统的规模对于变化性分析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文中提出一种半自动的软件产品线领域需求建模方法,基于关注点分离的思路,利用特征模型表示软件产品线中系列产品的不同方面的特征信息,通过特征模型的对比和组合实现领域需求模型的构建.为有效地实现特征模型对比与组合,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标记和结构的特征模型对比方法,同时,文中实现了基于约束的特征模型组合.基于公开的特征模型,文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领域需求建模方法能够在一定准确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领域需求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产品集成建模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了阐明了产品集成建模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一种面向CIM的、基于特征的、以产品为核心的支象建模策略;给出一个特征分类、特征表示及特征对象模型;讨论了规范化、具体化的概念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特征技术产生的背景和特征建模的有关概念与方法。根据集成化制造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一套新的特征信息描述方法和系统结构;建立了折弯零件的设计特征库,实现了析弯零件的基于特征设计.分析、归纳了特征表达空间之间的关系和基于特征空间的特征映射原理与方法,完成了折弯零件设计特征模型到制造特征模型的转换,从而实现了产品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IDEF与UML两者结合的系统建模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IDEF对信息过程流建模和UML语义描述精确性及使用灵活性的不足.该方法采用IDEF0进行系统功能建模,用IDEFlx和UML模型进行信息建模和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设计.用该方法设计的沈阳某冶金设备有限公司的基于组件的生产过程管理系统模型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可扩展性和重用性,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传统非功能需求定义的不足,基于需求分析阶段的系统抽象—"需求模型"重新定义非功能需求,规范并简化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之间的关系。扩展面向特征的软件产品线建模方法,在特征模型中显式地建模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沿用传统特征模型中固有的变化性建模机制建模并管理非功能需求的变化性,显式地复用与非功能需求相关的建模知识和资产,为进一步研究定量评估产品线变体质量的新技术奠定基础。设计了一个基于多视图的特征建模方法,指导开发者在迭代的过程中建模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支持关注点分离和模型的复杂性管控。实现了工具原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